当前位置:主页 > 经济论文 > 经济管理论文 >

新型城镇化视阈下失地农民就业问题研究

发布时间:2017-03-28 18:27

  本文关键词:新型城镇化视阈下失地农民就业问题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我国已进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定性阶段,处于经济转型升级、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关键时期,新型城镇化建设也处于深入发展的重要时期。改革开放三十多年以来,我国城镇化发展经历了一个起点相对较低、速度较快的发展过程,城镇化率从1978年相对较低的17.9%提高到2013年的与世界平均水平大致相当的53.7%,成就之大、速度之快举世瞩目。但是,城镇化在取得高速发展和巨大成就的同时也带来一些亟待解决的突出矛盾和问题。比如大量的农业转移人口融入城市困难导致的农民市民化进程相对滞后、“土地城镇化”快于“人口城镇化”导致的城镇化质量相对低下等。这其中引起关注最大、产生矛盾最多的无疑是由征地引起的各类社会矛盾,失地农民的生存和就业问题,也成为城镇化发展过程中较为复杂且解决难度较大的问题。2014年国务院授权发布的《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纲要(2014-2020年)》明确提出在2020年之前实现1亿左右农业人口在城镇落户。新型城镇化的聚集效应使大量的失地农民在未来几年内转移到城市,虽然产业也会随之聚集,但是体制机制的障碍、市场对劳动力需求的复杂性加上农民自身知识技能素质较低等原因,失地农民必然会给市场就业带来极大冲击。失去土地的农民是天然的弱势群体,缺乏在没有土地资源下的可持续生计能力,他们的就业情况关系到新型城镇化发展的质量。解决不好失地农民的就业问题,就不符合新型城镇化以人为本的发展内涵,不符合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根本要求。我国针对失地农民就业问题的研究已经较为成熟,并在不断的实践过程中取得良好效果。但是新型城镇化不同于传统的城市化,它更加注重“人的城镇化”,即农业转移人口在城镇内平等的拥有享受各项公共服务的权利,最终实现人的无差别发展。因此,根据新型城镇化发展的要求,针对失地农民的特点和需求,为失地农民的就业提供良好的服务,创造良好的就业环境,是新型城镇化发展过程中解决农民就业问题的关键举措,是实现新型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的必要之举,关系到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的实现。本文以新型城镇化发展为背景,基于现阶段我国失地农民就业的现实,通过搜集整理信息、分析我国解决失地农民就业问题的相关调研结果和案例;用文献研究法、理论分析和案例分析相结合的方法系统分析概括了我国失地农民就业的现状、困难及原因;用微观分析和宏观分析相结合的方法解释了土地对于农民的特殊性及就业对失地农民的重要性;在新型城镇化、农民市民化和就业服务等相关理论的指导下,运用理论研究与对策研究的方法,提出在新型城镇化的发展要求下应从为失地农民创造就业环境、完善服务网络、丰富和拓展培训形式、健全社会保障制度四个主要方面着手解决我国失地农民就业问题。
【关键词】:新型城镇化 失地农民 失地农民就业 就业服务 农民市民化
【学位授予单位】:山东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F323.6;F249.2
【目录】:
  • 中文摘要10-12
  • ABSTRACT12-14
  • 第1章 导论14-26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14-16
  • 1.1.1 问题的提出14-16
  • 1.1.2 研究意义16
  • 1.2 国内外失地农民问题的相关研究综述16-23
  • 1.2.1 国外失地农民问题的相关研究综述16-17
  • 1.2.2 国内失地农民问题的相关研究综述17-23
  • 1.3 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23-26
  • 1.3.1 研究思路23-24
  • 1.3.2 研究方法24-26
  • 第2章 新型城镇化视阈下失地农民就业问题研究的相关概念及理论基础26-35
  • 2.1 新型城镇化视阈下失地农民就业问题研究的相关概念26-28
  • 2.1.1 新型城镇化及其内涵26
  • 2.1.2 失地农民和农民市民化26-28
  • 2.1.3 失地农民就业与就业服务28
  • 2.2 理论基础28-33
  • 2.2.1 城镇化和新型城镇化理论28-29
  • 2.2.2 职业功能理论29-30
  • 2.2.3 可持续生计理论30-31
  • 2.2.4 社会保障理论31
  • 2.2.5 社会资本理论31-32
  • 2.2.6 公共就业服务理论32-33
  • 2.3 新型城镇化与农民失地的必然性33-35
  • 第3章 我国失地农民就业的现状、困境及原因分析35-45
  • 3.1 失地农民的就业现状和困境35-39
  • 3.1.1 数量巨大,就业率不高36
  • 3.1.2 就业难度较大、渠道较少36-37
  • 3.1.3 工作收入低、稳定性差37
  • 3.1.4 就业意向受文化程度影响大37-38
  • 3.1.5 失地农民的结构性失业严重38-39
  • 3.2 失地农民就业困境的原因分析39-45
  • 3.2.1 政策和制度因素39-42
  • 3.2.2 社会和经济因素42
  • 3.2.3 失地农民自身因素42-45
  • 第4章 新型城镇化进程中解决失地农民就业问题的对策和建议45-54
  • 4.1 创造良好就业环境,减少失地农民就业阻力46-49
  • 4.1.1 实行优惠的就业政策46-47
  • 4.1.2 拓宽失地农民就业渠道47
  • 4.1.3 重点发展第三产业47-48
  • 4.1.4 鼓励农民自主创业48-49
  • 4.2 完善就业服务网络,加强就业服务能力49-50
  • 4.2.1 完善就业服务机构49
  • 4.2.2 强化就业服务职能49-50
  • 4.2.3 完善就业服务信息网络50
  • 4.3 丰富技能培训形式,提高就业竞争能力50-51
  • 4.3.1 重点发展职业技术教育50-51
  • 4.3.2 引导和强化培训意识51
  • 4.3.3 以需求为导向开展定向培训51
  • 4.4 健全社会保障制度,增强农民生存保障51-54
  • 4.4.1 明确对失地农民的保障措施52-53
  • 4.4.2 失地农民社会保障制度的法律化53-54
  • 结束语54-55
  • 参考文献55-60
  • 致谢60-61
  •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61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6条

1 罗宏翔;关于我国新时期小城镇发展政策的回顾[J];成都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年03期

2 奂平清;;“关系社会学”研究反思[J];科学社会主义;2010年01期

3 涂文明;城市化进程中失地农民社会保障模式的选择和建构[J];理论导刊;2004年12期

4 宋青锋,左尔钊;试论失地农民的社会保障问题[J];农村经济;2005年05期

5 江伟;;京郊失地农民的就业问题探析[J];现代商贸工业;2007年04期

6 丁如兴 ,茅增东;失土农民就业及生活状况的研究[J];浙江统计;2003年09期


  本文关键词:新型城镇化视阈下失地农民就业问题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272812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jingjiguanlilunwen/272812.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5cf87***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