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经济论文 > 信息经济论文 >

网络影响下国家与乡村互动方式的嬗变

发布时间:2018-08-03 20:50
【摘要】:网络问政的兴起推动着各级政府和乡村社区间的信息交流与互动由串联式向并联式转变,基层政府作为乡村社区和上级政府间的信息中介角色被弱化,其原有的双向信息优势被消解,这导致其自利性施政空间被压缩。网络化背景下社区外的多元社会主体可以参与到乡村与国家间的信息互动过程中,原有的国家——乡村二元互动转变为国家——社会——乡村三方互动。因网络技术而生发的诸变化昭示着乡村政治社会生态的某种趋势性变迁,乡村社区的治理机制需要进行适应性转型,应由封闭型治理转向开放型治理,由控制型治理转向合作型治理。
[Abstract]:The rise of network governance promotes the change of information exchange and interaction between governments at all levels and rural communities from tandem to parallel, and the role of grass-roots governments as information intermediary between rural communities and higher governments is weakened. Its original two-way information advantage is eliminated, this causes its self-interest policy space to be compressed. Under the background of network, the multi-social subjects outside the community can participate in the process of information interaction between the countryside and the country, and the original state-rural dualistic interaction is transformed into the state-social-rural tripartite interaction. The changes arising from the network technology indicate some trend changes of the rural political and social ecology. The governance mechanism of the rural community needs to undergo adaptive transformation, which should be changed from closed governance to open governance. From control-based governance to cooperative-based governance.
【作者单位】: 衡水学院法政系;
【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青年基金研究项目(11YJC810030)
【分类号】:D630;F49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2条

1 贺雪峰;董磊明;陈柏峰;;乡村治理研究的现状与前瞻[J];学习与实践;2007年08期

2 袁松;;信息交换中的国家与村庄——兼论理解税费改革的一个新角度[J];中共南京市委党校学报;2009年01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田飞龙;;中国村民自治的研究现状与理论新思路[J];安徽大学法律评论;2011年01期

2 杨术友;聂应德;刘彪;王恰;;乡土观念与村民自治组织绩效的关系[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2期

3 张开平;;新农村建设中我国乡镇政府与村委会关系探讨[J];安徽农业科学;2010年01期

4 刘同君;王筱琴;;村民自治过程中内部权利冲突的救济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10年29期

5 董海龙;;社会转型条件下我国农村法律秩序的特征与调适初探——以民间法为视域[J];安徽农业科学;2010年35期

6 李宗云;金卓;;论农村私营企业主的政治参与[J];安徽农业科学;2011年18期

7 杨成;;“三会村治”新模式探析——兼论我国村民自治组织建设[J];安徽农业科学;2011年26期

8 王贵东;;农民工行使选举权的现状与对策分析[J];安徽农业科学;2011年32期

9 朱振玉;;我国村民自治制度优化的路径选择[J];安徽农业科学;2012年03期

10 马跃;;大众动员和积极分子政治[J];安徽行政学院学报;2010年0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赵帅;魏建;;村民自治的挑战:空心化、村干部激励不足与自治行政化[A];2009年度(第七届)中国法经济学论坛论文集[C];2009年

2 李莉;卢福营;;性别平等视野下的女村委专职专选——以浙江C镇第八届村委会选举为个案[A];2009年中国社会学年会“中国社会变迁与女性发展”论坛论文集[C];2009年

3 黄晓红;;民族精神的历史传承与时代张力[A];“传承人文奥运精神,,推进精神文明建设科学发展”论坛论文集[C];2008年

4 韩震;;论民族精神的历史性与时代性[A];“社会发展与民族精神”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5 胡荣;;社会资本与城市居民的政治参与[A];福建省社会学2008年会论文集[C];2008年

6 李文辉;;“车轮型”模式乡村关系的构建——以广东省村民自治为例[A];村民自治进程中的乡村关系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上)[C];2001年

7 肖唐镖;;乡镇长直选的民意基础有多大——对村民自治的一项效应与后果分析[A];村民自治进程中的乡村关系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上)[C];2001年

8 王艳;;作为艺术研究视角的日常生活——新生代美术中日常生活表现的拯救路径[A];2010青年艺术批评奖获奖论文集[C];2010年

9 孔令栋;曲延春;;农村公共产品供给体制:家庭承包制实施后的变迁[A];纪念农村改革30周年学术论文集[C];2008年

10 熊万胜;;规则确定性视角下的小农地权稳定性——关于1867—2008年间栗村的地权纠纷史的素描[A];2008年度上海市社会科学界第六届学术年会文集(政治·法律·社会学科卷)[C];2008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张海斌;转型社会中的乡村自治与法治[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2 张雪艳;中国当代汉族作家的“少数民族文学创作”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0年

3 卞国凤;近代以来中国乡村社会民间互助变迁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4 刘伟;文化翻译视野下的“少数民族文学”[D];南开大学;2010年

5 颜水生;论中国散文理论的现代性转变[D];山东师范大学;2011年

6 徐萍;从晚清至民初:媒介环境中的文学变革[D];山东师范大学;2011年

7 史清竹;马克思货币哲学思想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8 张琳琳;城市化进程中农地使用权保障问题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9 何绍辉;贫困、权力与治理[D];华中科技大学;2011年

10 狄金华;被困的治理[D];华中科技大学;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季晓希;试论我国村民自治的历史变迁[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2 踪莉;村民自治问题研究[D];山东农业大学;2010年

3 董毛毛;《论语》杂志(前期)现代性探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4 彭艳;村民参与村务治理存在的问题与对策[D];湘潭大学;2010年

5 马婧;探析法治现代化进程中乡规民约的价值[D];江西师范大学;2010年

6 蔡良凯;村民选举若干问题的法律思考[D];江西师范大学;2010年

7 郑洵;大学生“村官”政策执行研究[D];苏州大学;2010年

8 项伟;大学生“村官”的角色定位问题研究[D];苏州大学;2010年

9 王玉春;制度变迁视阈下的青年政治参与探析[D];南京财经大学;2010年

10 谭文邦;现代组织视域下的村民自治组织研究[D];广西民族大学;2010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5条

1 安体富;;中国转移支付制度:现状·问题·改革建议[J];财政研究;2007年01期

2 陆学艺;走出“城乡分治 一国两策”的困境[J];读书;2000年05期

3 徐勇;;政权下乡:现代国家对乡土社会的整合[J];贵州社会科学;2007年11期

4 邬q;哲学信息论要略[J];人文杂志;1985年01期

5 卢晖临;;集体化与农民平均主义心态的形成——关于房屋的故事[J];社会学研究;2006年06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李勇平;;《乌托邦》对社会治理的借鉴意义[J];甘肃农业;2006年03期

2 包心鉴;;社会组织参与社会治理:理论与实践的有益探索——评《社会组织发展与社会治理转型》丛书[J];长白学刊;2011年01期

3 孙晓莉;多元社会治理模式探析[J];理论导刊;2005年05期

4 孙晓莉;公正:社会治理的重要维度[J];中共云南省委党校学报;2005年04期

5 任浩明;论社会治理中的诚信实现机制[J];四川行政学院学报;2005年05期

6 谭兴中;;扩大公民参与社会治理的基本途径——从重庆市“麻柳经验”谈起[J];探索;2005年06期

7 宋静;;以5.12汶川大地震中的公民参与为例,分析我国公共危机管理中公民有效参与现状[J];商业文化(学术版);2008年09期

8 南文卓;;中国非政府组织发展新环境中的角色分析——以汶川大地震为例[J];经营管理者;2008年12期

9 刘金发;;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社会治理的多重渐进转型[J];广西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09年03期

10 罗同昱;;未成年人犯罪社区矫正制度初探[J];前沿;2010年20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宣云干;刘永刚;;基于ifcXML的数据转换技术探讨[A];第九届建筑业企业信息化应用发展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2 孔p

本文编号:2162961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xxjj/2162961.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67e55***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