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经济论文 > 信息经济论文 >

互联网发展中的自媒体研究

发布时间:2020-04-15 15:51
【摘要】:人类历史上每一种关键性技术的突破,一种新技术架构的形塑,通常都会导致人类的生活方式甚至基本社会结构的转型,从而开拓新的生存空间,形成新的生活经验。互联网的出现和日益成长,正在迅速地改变着我们生活的世界。 作为一种新的传播媒介,自媒体在科学技术的丰厚土壤里孕育,在看不到边界的“一路飞行”过程中又反哺了人类科学思维的发展与更新。它引发了传统媒体和媒介理论的必然转型,并由此带来了文化传播方式、社会生态文明的复杂变革。 传统媒介从诞生到成熟,基本都经历了上百年甚至几百年光阴。此前须凭借数十年影响才能积聚的社会文化力量,在web2.0时代以自媒体为载体得以展示,其本身就是科技哲学视野下一种值得深度解析的研究课题。自媒体传播作为一种技术主导型的文化传播,形式上是科学技术,,但它的力量和影响更接近科技哲学的范畴。 本文依据科技哲学中“科技与社会”的相关观点,尤其是重大科技发明总会在人类思想文化中产生巨大影响这一观点,从互联网的发展和自媒体的兴起,自媒体概念以及代表类型、自媒体的传播特点、中国自媒体特色成因分析、以及互联网发展中的中国媒体业未来趋势研究等,论证20世纪下半叶互联网这一人类伟大发明,对于对人类更早期存在的媒体业的影响,以及对于自媒体未来发展的深远意义。同时,本文也对自媒体衍生的特殊矛盾进行分析和探讨,旨在提出健康传播生态的建构途径,力图为互联网时代的自媒体发展提供智力支持和理性分析。 全文分为四个部分: 第一部分为绪论部分,主要介绍研究问题的背景和意义,并对相关研究现状进行了简要的评述。 第二部分介绍互联网的发展与自媒体的兴起,包括互联网的发轫与变革、传媒发展变迁、互联网发展与自媒体兴起之间的辅成关系。 第三部分探讨了自媒体的相关概念,包括对自媒体定义的国内外研究、自媒体的代表类型。通过与大众媒体进行比较,侧重论述了自媒体的传播属性。 第四部分着重思考互联网条件下,自媒体在中国的传播影响力。该章节首先从用户数量、消费习惯、传播效果三个方面分析了自媒体在中国的发展现状及原因;其次解构了自媒体冲击下的国内传媒生态,通过研究自媒体和传统媒介各自的生存发展状况,提出互联网发展中的中国媒体业未来将依托科技平台,打造和而不同、平衡高效的传播生态。
【学位授予单位】:成都理工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1
【分类号】:F49;G206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李彦宏表示中国互联网发展令人不满[J];电信快报;2006年05期

2 杜燕鹏;;互联网“新”在哪儿?——浅析互联网创新为电信业发展带来的启示[J];中国电信业;2006年10期

3 蒋耀平;;促进互联网安全 健康 有序发展[J];信息网络安全;2006年12期

4 王甜;;互联网治理论坛第二次会议在巴西召开[J];互联网天地;2007年12期

5 ;我国网民数达2.21亿人超过美国居全球首位[J];信息技术;2008年05期

6 ;我国网民数达2.21亿人超过美国居全球首位[J];现代电子技术;2008年10期

7 吴茜;;欧盟未来互联网将重塑经济模式[J];中国教育网络;2008年09期

8 潘天翠;;互联网:改变中国知多少——专访中国互联网协会理事长、工程院院士胡启恒[J];对外传播;2008年12期

9 武佳;;改革开放三十年&互联网商业·创新·改革盘点纪实[J];互联网周刊;2009年02期

10 李大铭;;论互联网的发展[J];数字技术与应用;2010年06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段京肃;王锡苓;李惠民;;对落后地区农村互联网发展的制约因素的探讨——以西部农村的一些现象为例[A];新闻学论集(第19辑)[C];2007年

2 刘谦;肖守德;;基于下一代互联网的物联网应用创新实践[A];下一代互联网与应用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3 高世峰;吴迪;陈正捷;;“云计算”及其应用研究初探[A];全国第二届信号处理与应用学术会议专刊[C];2008年

4 刘文新;张平宇;;辽宁省互联网发展的区域差异分析[A];中国地理学会2004年学术年会暨海峡两岸地理学术研讨会论文摘要集[C];2004年

5 舒华英;;互联网治理的分层模型及其生命周期[A];通信发展战略与管理创新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6 艾浩;;网络实名制有利于现阶段中国互联网发展[A];全国计算机安全学术交流会论文集·第二十五卷[C];2010年

7 李幼平;郭伟;;从使用互联网转向参与互联网[A];2011中国电影电视技术学会影视技术文集[C];2011年

8 韦汝刚;;互联网发展对精神文明建设的影响与对策[A];2003年“求实、创新、发展——面向新世纪的广西精神文明建设”理论研讨会论文集[C];2003年

9 郭平;;媒体格局基础理论探析[A];新闻学论集(第24辑)[C];2010年

10 李琪;张越;;互联网因素对我国省区经济发展影响的实证分析[A];信息经济学与电子商务:第十三届中国信息经济学会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8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本报记者 吴玮;Facebook缘何赢得总统心[N];中国计算机报;2011年

2 耀文;两岸互联网发展论坛举行[N];中国电子报;2009年

3 何宝宏 通信标准研究所互联网中心主任;“改良型”还是“革命型”?[N];人民邮电;2010年

4 新华社“中国网事”记者 罗博 陆文军;互联网竞争进入“战国时代”[N];新华每日电讯;2010年

5 本报记者 滕飞;互联网巨头在华掀起并购争夺战[N];国际商报;2011年

6 侯云龙;部署IPv6网络刻不容缓[N];经济参考报;2011年

7 ;互联网发展呼唤融合[N];人民邮电;2003年

8 有悦;大力推动下一代互联网的发展[N];中国电脑教育报;2007年

9 见习记者 陆晋源;“3Q”后时代[N];第一财经日报;2010年

10 本报记者 林婧;2010,“网”事并不如烟[N];人民邮电;2010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史志高;上海互联网发展阶段研究(1994-2011)[D];华东师范大学;2012年

2 李超;互联网在宏观拓扑结构下传播行为的研究[D];东北大学;2009年

3 范剑文;虚拟社区社会分层研究[D];上海大学;2010年

4 郭虹;基于复杂网络理论的AS级互联网拓扑建模研究[D];解放军信息工程大学;2011年

5 卞清;民间话语与政府话语的互动与博弈[D];复旦大学;2012年

6 曾润喜;我国互联网虚拟社会的群体性事件网络舆情防控机制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1年

7 梁美妍;话语民主与微观权力:虚拟公民社会研究[D];黑龙江大学;2012年

8 曹书乐;论英国传播研究——一种马克思主义学术传统的考察[D];清华大学;2009年

9 吕静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进程中的网络政治监督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1年

10 陈义丰;艺术网络营销[D];中国艺术研究院;201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张皓云;互联网与公众政治参与问题研究[D];贵州民族学院;2011年

2 郭怡麟;互联网的应用对美国城市社区发展的影响[D];山东师范大学;2012年

3 陈颖;我国互联网发展的区域差异性研究[D];西南大学;2012年

4 张孟镇;意识形态批判视野中的互联网功能问题[D];华侨大学;2012年

5 李达伟;互联网对社会运动的影响机制分析[D];中国政法大学;2011年

6 杨璐;互联网组织的公民行动与积极行动者[D];福建师范大学;2011年

7 董筱庭;成都市农村社区建设中互联网的推广与应用研究[D];电子科技大学;2012年

8 王昆鹏;基于文化因子的互联网产品满意度研究[D];浙江大学;2011年

9 王冠明;基于互联网投票的网民民意调查系统研究[D];山东大学;2010年

10 林静时;互联网治理中行业自律机制研究[D];北京邮电大学;2011年



本文编号:2628723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xxjj/2628723.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b0ef7***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