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社区游戏的消费动机模型与实证研究
发布时间:2021-07-21 17:15
当今,我们的生活正经历着互联网带来的翻天覆地的变化。互联网发展到现在,已经集娱乐、生活、沟通交流、工作等方面与一身,应用结构更为复杂。而基于第三代互联网形态的SNS社交网站成为了人们互联网生存状态的新形式。根据梅特卡福法则(Metcalfe’s law)法则,社交网络对所有人产生的总价值是随着社交网络的人数的增长而成几何级数增长的,当今SNS发展迅速,未来SNS社交网站将为人们带来巨大的价值。而基于SNS社交网站的网络社区游戏,则是提高用户粘度,为SNS社交网站用户带来最多娱乐价值的SNS社交网站应用。了解用户对网络社区游戏消费参与行为的影响因素,对保持用户的粘度,为所在网络中的用户带来更大的价值,具有时代的意义。本文以网络社区游戏的代表作——开心农场为切入点对网络游戏消费动机模型进行实证研究,发现影响网络社区游戏消费的动机者包括娱乐动机、从众动机、低成本社交动机、低风险社交动机、人际保持与促进动机、角色体验动机、自我效能动机以及逃避动机。并通过结构方程算出各动机对消费参与行为的影响强度。最后在此研究的基础上,对社区网站游戏开发、社区网站游戏运营以及玩家自身的角度提出建设性意见。
【文章来源】:北京邮电大学北京市 211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77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互联网用户增加
1.1.2 网络社会化趋势
1.1.3 网络营销的社会化
1.1.4 网络社区游戏——新兴的社会化网络应用
1.1.5 总结
1.2 研究目的与研究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论文的创新点与研究成果
1.4 论文结构
第二章 文献综述
2.1 概念与研究对象的界定
2.1.1 动机、消费与消费动机、消费者概念的界定
2.1.2 网络社区与网络社区游戏
2.2 动机过程以及动机的特点
2.2.1 动机与行为
2.3 动机理论综述
2.3.1 早期的动机理论
2.3.2 近代动机理论
2.3.3 动机理论小结
第三章 网络社区游戏动机模型设计与研究方法
3.1 社区网络、游戏动机研究成果综述
3.1.1 Malone游戏参与动机模型
3.1.2 互联网使用动机模型
3.1.3 实名交往、个性与归属、自我效能因子
3.2 基于网络社区游戏的消费动机影响因素分析
3.3 网络社区游戏的消费动机模型设计
3.4 研究方法设计
3.4.1 问卷法
3.4.2 访谈法
3.4.3 结构方程验证模型
第四章 网络社区游戏消费动机模型实证研究
4.1 实证研究设计
4.1.1 量表设计
4.1.2 实证研究的假设问题
4.1.3 数据分析方法
4.2 实证研究数据回收及描述性统计分析
4.3 问卷信度分析
4.4 问卷效度分析
4.5 实证假设检验分析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5.1 研究发现与结论
5.2 网络社区游戏的开发与运营建议
5.2.1 开发建议
5.2.2 运营建议
5.2.3 消费者建议
5.3 研究的不足
5.4 进一步研究方向
参考文献
附录——实证研究调查问卷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SNS社交网站流行所引发的思考[J]. 廖福生. 科技传播. 2009(05)
[2]校园SNS井喷式发展的多元探析[J]. 李雪岚. 新闻传播. 2009(07)
[3]下一代互联网游戏形态研究[J]. 黄启镖. 数字通信世界. 2009(05)
[4]社交游戏化和游戏社交化[J]. 袁楚. 互联网天地. 2008(08)
[5]教育游戏的动机、成效及若干问题之探讨[J]. 尚俊杰,庄绍勇,李芳乐,李浩文. 电化教育研究. 2008(06)
[6]青少年迷恋网络游戏的心理学分析及对策[J]. 胡芳芳. 成功(教育). 2007(10)
[7]基于网络游戏的产品属性与消费行为研究——以大学生游戏成瘾为例[J]. 董建蓉,李小平,唐丽萍. 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07(S1)
[8]互联网使用动机、行为与其社会-心理健康的模型构建[J]. 张锋,沈模卫,徐梅,朱海燕,周宁. 心理学报. 2006(03)
[9]中国网络游戏玩家关键驱动因素研究——以MMORPG为例的探索性研究[J]. 李仪凡,唐嘉庚,任寒青,何孝德. 市场营销导刊. 2005(02)
[10]虚拟的自我实现——网络游戏心理刍议[J]. 黎力. 中国传媒科技. 2004(04)
硕士论文
[1]网络游戏消费者行为分析[D]. 郭兵.浙江大学 2006
本文编号:3295443
【文章来源】:北京邮电大学北京市 211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77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互联网用户增加
1.1.2 网络社会化趋势
1.1.3 网络营销的社会化
1.1.4 网络社区游戏——新兴的社会化网络应用
1.1.5 总结
1.2 研究目的与研究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论文的创新点与研究成果
1.4 论文结构
第二章 文献综述
2.1 概念与研究对象的界定
2.1.1 动机、消费与消费动机、消费者概念的界定
2.1.2 网络社区与网络社区游戏
2.2 动机过程以及动机的特点
2.2.1 动机与行为
2.3 动机理论综述
2.3.1 早期的动机理论
2.3.2 近代动机理论
2.3.3 动机理论小结
第三章 网络社区游戏动机模型设计与研究方法
3.1 社区网络、游戏动机研究成果综述
3.1.1 Malone游戏参与动机模型
3.1.2 互联网使用动机模型
3.1.3 实名交往、个性与归属、自我效能因子
3.2 基于网络社区游戏的消费动机影响因素分析
3.3 网络社区游戏的消费动机模型设计
3.4 研究方法设计
3.4.1 问卷法
3.4.2 访谈法
3.4.3 结构方程验证模型
第四章 网络社区游戏消费动机模型实证研究
4.1 实证研究设计
4.1.1 量表设计
4.1.2 实证研究的假设问题
4.1.3 数据分析方法
4.2 实证研究数据回收及描述性统计分析
4.3 问卷信度分析
4.4 问卷效度分析
4.5 实证假设检验分析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5.1 研究发现与结论
5.2 网络社区游戏的开发与运营建议
5.2.1 开发建议
5.2.2 运营建议
5.2.3 消费者建议
5.3 研究的不足
5.4 进一步研究方向
参考文献
附录——实证研究调查问卷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SNS社交网站流行所引发的思考[J]. 廖福生. 科技传播. 2009(05)
[2]校园SNS井喷式发展的多元探析[J]. 李雪岚. 新闻传播. 2009(07)
[3]下一代互联网游戏形态研究[J]. 黄启镖. 数字通信世界. 2009(05)
[4]社交游戏化和游戏社交化[J]. 袁楚. 互联网天地. 2008(08)
[5]教育游戏的动机、成效及若干问题之探讨[J]. 尚俊杰,庄绍勇,李芳乐,李浩文. 电化教育研究. 2008(06)
[6]青少年迷恋网络游戏的心理学分析及对策[J]. 胡芳芳. 成功(教育). 2007(10)
[7]基于网络游戏的产品属性与消费行为研究——以大学生游戏成瘾为例[J]. 董建蓉,李小平,唐丽萍. 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07(S1)
[8]互联网使用动机、行为与其社会-心理健康的模型构建[J]. 张锋,沈模卫,徐梅,朱海燕,周宁. 心理学报. 2006(03)
[9]中国网络游戏玩家关键驱动因素研究——以MMORPG为例的探索性研究[J]. 李仪凡,唐嘉庚,任寒青,何孝德. 市场营销导刊. 2005(02)
[10]虚拟的自我实现——网络游戏心理刍议[J]. 黎力. 中国传媒科技. 2004(04)
硕士论文
[1]网络游戏消费者行为分析[D]. 郭兵.浙江大学 2006
本文编号:329544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xxjj/329544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