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经济论文 > 信息经济论文 >

论互联网的传播秩序及管理

发布时间:2021-11-21 17:35
  在互联网蓬勃发展的大背景下,网络管理已成为一个重要的公共管理问题,进入了党和政府的视线。本文探讨了互联网世界应有的秩序、梳理了网络失范的具体现象、分析了失范产生的原因,介绍了外国互联网管理的方式,并提出了构建适宜于我国互联网特点的管理体系。这一研究对我国政府管理能力的提升,对互联网世界的健康有序发展,对网民更好的利用网络都会有积极的促进和帮助作用。本文的研究路线是先解读互联网的概念、发展历程以及它所构建的网络虚拟社会的特征,阐述虚拟网络社会对现实社会的影响,分析对其进行管理的重要性。其次通过梳理互联网世界的种种失范现象,如网络信息过剩,网络信息污染,网络侵权,网络犯罪等,论述这些问题给国家安全、社会秩序和人民生活带来的危害,并运用传播学的相关知识,从传播主体、传播内容、传播过程、受众、媒介控制五个方面分析互联网失范现象产生的原因,提出对其管理的必要性。再次介绍了国外互联网管理的主要方法,包括立法管理、行政管理、自律管理、技术管理,并根据民主模式、自治模式、监管模式三种不同的管理模式分别选取美国、日本和新加坡三个具有代表性的国家,介绍其互联网管理的经验,为我国互联网管理提供借鉴。最后分析... 

【文章来源】:湖南大学湖南省 211工程院校 985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60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与意义
        1.1.1 选题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文献综述
        1.2.1 国外研究现状
        1.2.2 国内研究现状
        1.2.3 研究综述
    1.3 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1.3.1 研究思路
        1.3.2 研究方法
第2章 互联网——开启信息传播的新时代
    2.1 互联网的概念及发展历程
        2.1.1 互联网的概念
        2.1.2 互联网的发展历程
    2.2 互联网置身的新传播环境——虚拟网络社会
        2.2.1 虚拟网络社会的概念
        2.2.2 虚拟网络社会的特征
        2.2.3 虚拟网络社会对现实社会的影响
第3章 互联网传播秩序的失范
    3.1 互联网传播秩序失范的表现
        3.1.1 网络信息过剩——信息过载、信息老化、信息重复
        3.1.2 网络信息污染——污秽信息、虚假信息、恶意信息
        3.1.3 网络侵权——人格权、著作权
        3.1.4 网络犯罪——网络黑客;网络病毒:网络盗窃
    3.2 互联网传播秩序失范的影响
        3.2.1 互联网传播秩序失范与国家安全
        3.2.2 互联网传播秩序失范与社会秩序
        3.2.3 互联网传播秩序失范与个人生活
    3.3 互联网传播秩序失范的原因
        3.3.1 传播主体与互联网传播秩序的失范
        3.3.2 传播内容与互联网传播秩序的失范
        3.3.3 传播过程与互联网传播秩序的失范
        3.3.4 受众与互联网传播秩序的失范
        3.3.5 媒介控制与互联网传播秋序的失范
第4章 国外互联网的管理
    4.1 国外互联网管理的主要方法
        4.1.1 立法管理
        4.1.2 行政管理
        4.1.3 自律管理
        4.1.4 技术管理
    4.2 主要国家互联网管理的具体措施
        4.2.1 美国——政府指导、行业自律的民主模式
        4.2.2 日本——行业自律、自我约束的自治模式
        4.2.3 新加坡——政府主导、立法介入的监管模式
    4.3 国外互联网管理的利弊及启示
        4.3.1 国外互联网管理的利
        4.3.2 国外互联网管理的弊
        4.3.3 国外互联网管理对我国互联网管理的启示
第5章 建构适宜于我国互联网特性的秩序管理体系
    5.1 建构互联网秩序管理体系的原因
        5.1.1 建构互联网秩序管理体系的必要性
        5.1.2 建构互联网秩序管理体系的重要性
        5.1.3 建构互联网秩序管理体系的现实性
    5.2 建构适宜于我国互联网特性的秩序管理体系的办法
        5.2.1 管理主体的多元化
        5.2.2 管理方式的法制化
        5.2.3 管理手段的科学化
        5.2.4 管理过程的系统化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共同开创视听新媒体的美好前景——在第九届全国互联网与音视频广播发展研讨会上的报告[J]. 黄勇.  现代电视技术. 2009(06)
[2]社会主义市场转型中的文化矛盾[J]. 陆益龙.  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9(03)
[3]新媒体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 于建华,李霞.  华北水利水电学院学报(社科版). 2009(02)
[4]简论行业自律公约法律效力的完善[J]. 杨艳.  中国商界(下半月). 2009(04)
[5]数字化对媒体内容监管的冲击和挑战[J]. 郭平,樊亚平.  兰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8(05)
[6]论当前我国舆论引导的新策略[J]. 郑保卫,邹晶.  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 2007(06)
[7]中国新媒体行政法律制度刍议[J]. 李隽.  广播电视信息(上半月刊). 2007(07)
[8]国外互联网管理经验分析[J]. 王雪飞,张一农,秦军.  现代电信科技. 2007(05)
[9]经济全球化中的中国传媒业如何应对及发展[J]. 曹筱凡.  山东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5(03)
[10]“网络生态危机”与网络生态伦理初探[J]. 唐一之,李伦.  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 2000(06)



本文编号:3509939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xxjj/3509939.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593a5***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