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理工论文 > 生物学论文 >

微塑料对中华绒螯蟹毒性效应的初步研究

发布时间:2020-04-05 21:34
【摘要】:随着海洋和淡水环境中的微塑料日益增多,微塑料现已成为威胁水域生物圈的重要污染物,并引起越来越多研究者的关注。本文从微塑料对水生生物影响的角度,以中华绒螯蟹(Eriocheir sinensis)为实验对象,探讨了微塑料在被生物摄取后在生物体内主要器官中的分布和富集,及其对中华绒螯蟹生长的影响,分析了中华绒螯蟹的各组织富集微塑料后对氧化应激,体液免疫因子以及肠道微生物的影响等,较为全面地研究了微塑料对中华绒螯蟹的毒性效应,结果可为深入研究新型污染物微塑料对水生生物毒性效应提供基础生物学资料。主要实验结果如下:1.微塑料在中华绒螯蟹组织中的富集及其对生长和鳃组织中ATP酶活力的影响本文以浓度为40mg/L,粒径为5μm的荧光聚苯乙烯微粒为实验材料,选取活泼健康的中华绒鳌蟹雌蟹为实验对象,进行7d富集实验。结果显示微塑料在中华绒螯蟹的肝胰腺、鳃和肠组织均有富集且富集量具有一定的时间效应。21天微塑料亚毒性实验发现,随着微塑料浓度(0mg/L、0.04mg/L、0.4mg/L、4mg/L和40mg/L)的升高,中华绒螯蟹的增重率、特定增长率及肝体指数均表现下降的趋势。此外,鳃组织中ATP酶活力在微塑料暴露7d和14d时呈上升趋势,而在21天时,高浓度微塑料暴露组显著抑制了鳃组织中ATP酶活力。以上结果表明微塑料可以在中华绒螯蟹的鳃、肝胰腺和肠组织中富集,且其在鳃组织中富集后,会影响鳃组织中的离子转运,长时间的高浓度微塑料暴露会显著抑制鳃中各ATP酶的活力。2.微塑料对中华绒螯蟹肝胰腺组织氧化应激的影响为研究微塑料对中华绒螯蟹肝胰腺组织造成的影响,本文检测了肝胰腺组织中一系列标志性酶的活力及其基因表达情况。其中包括反映肝胰腺组织损伤情况的谷丙转氨酶(GPT)和谷草转氨酶(GOT)的活性,神经毒性反应方面的乙酰胆碱酯酶(ACh E)活性以及氧化应激相关的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氢酶(CAT)、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Px)、谷胱甘肽转移酶(GST)的活力和还原性谷胱甘肽(GSH)、过氧化物质丙二醛和过氧化脂质的含量。此外,本文还从分子角度进一步检测了SOD、CAT、GPx、GST基因和与氧化应激紧密相关的MAPK通路上几种重要基因的m RNA相对表达量。结果表明,SOD、GOT、GSH与GPx活性均呈现出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ACh E、CAT、GPT酶活性较对照组显著降低;肝胰腺中抗氧化SOD、CAT、GPx和GST基因表达均呈现出先升高后下降的趋势;MAPK信号通路中的p38基因表达量升高,ERK、AKT、MEK基因的表达量均显著下降。以上结果表明微塑料会对中华绒螯蟹的生长造成负面影响,并会在肝胰腺中引发氧化应激反应,显著抑制了肝胰腺中的抗氧化酶力,并通过抑制抗氧化基因和MAKP信号通路上的基因的表达进而对细胞的生长和活力造成负面效应。3.微塑料对中华绒螯蟹非特异免疫及肠道微生物的影响为研究微塑料对中华绒螯蟹非特异性免疫反应的影响,本文检测了肝胰腺和血淋巴组织中酸性磷酸酶(ACP)、碱性磷酸酶(AKP)、酚氧化酶(PO)和溶菌酶(LSZ)四种酶的活性和血淋巴中血蓝蛋白(Hc)的含量。结果显示,血淋巴中血蓝蛋白含量、AKP、PO和肝胰腺中的AKP和LSZ酶活力,在7d和14d都会随着微塑料浓度升高呈先升后降趋势,而肝胰腺中的ACP、PO活力均呈上升趋势,在21d时较7d和14d均有下降趋势。为深入研究微塑料对中华绒鳌蟹非特异免疫的影响,本文从分子水平测定了肝胰腺和血细胞中Hc、ACP、AKP、LSZ、PO和caspase几种基因的m RNA相对表达含量的变化。结果发现,Hc、ACP、AKP、LSZ基因表达量变化趋势与相应酶活性变化相符。此外,血细胞中的caspase和My D88基因表达量高于对照组,而两基因在肝胰腺中的表达量较对照组均呈先升后降趋势。此外,对肠道微生物的研究结果显示高浓度微塑料可能会降低中华绒螯蟹肠道内微生物的丰度和均匀度,糖精菌、厚壁菌、放线菌、柔膜菌、拟杆菌和变形杆菌构成了中华绒螯蟹肠道微生物的主要结构。在40mg/L微塑料暴露下,厚壁菌和拟杆菌在中华绒螯蟹肠道菌群中的比例有所升高,而梭杆菌和变形杆菌的丰度呈下降趋势。综上结果表明微塑料对中华绒鳌蟹肝胰腺和血淋巴中的免疫相关酶和基因造成了显著负面影响,其在门、纲、属几个分类水平上对中华绒螯蟹肠道菌群的多样性和组成均造成了影响。
【图文】:

食物链,塑料


实验室有关微塑料的吸收实验大多集中在浮游动物和贻贝等无脊椎动物,室外研究也有发现一些鱼类和海鸟等脊椎动物可吸收微塑料。微塑料在食物链中的传递如图1.1所示。图1.1 微塑料在食物链中的传递(Wright et al., 2013a)Figure 1.1 The translation of microplastics in the food chain(Wright,. et al 2013)由于塑料大多为白色透明,其与北太平洋中央环流部分的浮游类生物甚为相似,灯笼鱼(Myctophidae)易把小的塑料碎片当作是其食物资源,,也会通过摄食已经摄入微塑料的浮游类进而间接食入微塑料。灯笼鱼可以被金枪鱼(Tuna)、

示意图,塑料溶液,聚苯乙烯微球,紫外消毒


实验用微塑料溶液均通过向紫外消毒过的曝气水中加入购买的微塑料溶液进行配制。图 2.1 微塑料在淡水中的分散情况(动态光散射)Figure 2.1 Dynamic light scattering (DLS) of microplastics dispersed in freshwater010203040500.1 1 10 100 1000 10000IntenistyPe(cernt)Size (d.nm)Size Distribution by IntensityRecord 38: 1 Record 39: 2 Record 40: 3
【学位授予单位】:华东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9
【分类号】:X171.5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王亚会;施文正;王锡昌;赵j;李方超;;中华绒螯蟹鲜活及死后品质评价[J];中国食品学报;2018年03期

2 ;中华绒螯蟹新品种——“长江1号”、“长江2号”[J];水产养殖;2016年12期

3 ;中华绒螯蟹新品种——“长江1号”、“长江2号”[J];水产养殖;2017年01期

4 ;中华绒螯蟹新品种——“长江1号”、“长江2号”[J];水产养殖;2017年05期

5 ;中华绒螯蟹“诺亚1号”[J];海洋与渔业;2017年06期

6 兰欣;徐承旭;;长江口中华绒螯蟹天然资源恢复效果突显[J];水产科技情报;2017年05期

7 徐跑;董在杰;庄红根;朱文彬;郭风英;;中华绒螯蟹“诺亚1号”[J];中国水产;2017年07期

8 ;中华绒螯蟹选育新品种——“长江1号”、“长江2号”[J];水产养殖;2016年01期

9 ;中华绒螯蟹选育新品种——“长江1号”、“长江2号”[J];水产养殖;2016年02期

10 江平;;中华绒螯蟹“长江2号”[J];农村新技术;2016年0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徐志善;孙钦军;王锡念;包建强;;中华绒螯蟹营养与风味的研究进展[A];2017年中国水产学会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C];2017年

2 孟庆国;顾伟;王文;;中华绒螯蟹螺原体抗原相关蛋白筛选[A];中国甲壳动物学会第十一届年会暨学术研讨会论文摘要集[C];2011年

3 杨志彪;赵云龙;杨健;;水体铜对中华绒螯蟹蜕皮、生长和存活的影响[A];中国动物学会甲壳动物学分会、中国海洋与湖沼学会甲壳动物学分会2004年甲壳动物学分会会员代表大会暨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C];2004年

4 朱清顺;周刚;张彤晴;;长江水系中华绒螯蟹良种选育与生态养殖[A];生态学与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中国生态学会第七届全国会员代表大会论文摘要荟萃[C];2004年

5 吴冰醒;杨先乐;;氧氟沙星与左氧氟沙星在中华绒螯蟹体内的药代动力学和残留消除规律研究[A];2014年中国水产学会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C];2014年

6 戴恒鑫;李应森;王武;刘伟;张关海;;中华绒螯蟹蟹种优质高产生态培育模式的研究[A];第二届全国现代生态渔业可持续发展论文集[C];2010年

7 邱高峰;刘萍;房君江;冯海洋;;成熟促进因子在中华绒螯蟹卵母细胞减数分裂成熟中的作用[A];中国甲壳动物学会第十一届年会暨学术研讨会论文摘要集[C];2011年

8 温小波;陈立侨;周忠良;艾春;;中华绒螯蟹仔蟹对必需脂肪酸的营养需求量[A];第七届全国海洋湖沼青年学者学术研讨会论文摘要集[C];2000年

9 艾春香;陈立侨;高露姣;温小波;;维生素C对中华绒螯蟹血清及组织中超氧化物歧化酶和磷酸酶的影响[A];中国海洋与湖沼学会甲壳动物学分会、中国动物学会、中国海洋与湖沼学会生态学分会2000年学术研讨会论文摘要集[C];2000年

10 成永旭;南天佐;吴旭干;;中华绒螯蟹第一、第二次产卵的生殖性状和苗种质量的比较研究[A];中国动物学会甲壳动物学分会、中国海洋与湖沼学会甲壳动物学分会2004年甲壳动物学分会会员代表大会暨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C];2004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本报记者 胡婧;中华绒螯蟹新品种“江海21”成果转让超千万[N];中国渔业报;2018年

2 杨娟 刘一珉;我市培育出一种新品螃蟹 通过国家审定[N];常州日报;2017年

3 淳宣;中华绒螯蟹标准化生产综合示范区通过验收[N];江苏农业科技报;2007年

4 许本宏邋林鸣;中华绒螯蟹特色哪里来[N];中国质量报;2007年

5 赵文;东台打造中华绒螯蟹原生态品牌[N];江苏科技报;2009年

6 阿米娜 阿尔法特;沙雅中华绒螯蟹热销区内外[N];新疆日报(汉);2011年

7 江苏省淡水水产研究所研究员 徐在宽;高效水产品种推荐——中华绒螯蟹[N];江苏农业科技报;2002年

8 姜奕轲;东海所回收人工放流中华绒螯蟹[N];中国渔业报;2011年

9 江苏省水产技术推广站;江苏省中华绒螯蟹育苗生产标准[N];江苏农业科技报;2006年

10 于志;江苏高淳建设全国中华绒螯蟹“种子库”[N];中华合作时报;2002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冯德祥;环境因子与维生素影响多氯联苯对中华绒螯蟹的毒性[D];华东师范大学;2017年

2 李丹;中华绒螯蟹跨膜型Dscam的可变剪接及免疫调控机制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8年

3 王海华;长江中下游中华绒螯蟹资源变动与保护策略[D];上海海洋大学;2018年

4 杨宗英;中华绒螯蟹肝胰腺坏死综合症发病原因及致病机理初步研究[D];上海海洋大学;2018年

5 黄孝锋;长江口中华绒螯蟹仔蟹对关键环境因子需求及其人工替代栖息地构建[D];南京农业大学;2016年

6 程琳;典型污染物对成年中华绒螯蟹的短期生态毒理效应及作用机理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8年

7 唐伯平;中华绒螯蟹触角的形态发育学及绒螯蟹的分类学和方蟹总科的分子系统学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3年

8 高志千;中华绒螯蟹种群分子遗传变异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1998年

9 吕孙建;中华绒螯蟹血细胞吞噬功能与凋亡分子机制的研究[D];浙江大学;2015年

10 李伟微;基于中华绒螯蟹EST序列的深度发掘—免疫和营养相关基因的克隆与表达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李佩瑶;中华绒螯蟹形态与性别发育相关的Hox家族和Fruitless基因进行鉴定及表达分析[D];中国科学院大学(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2017年

2 李路;中华绒螯蟹精子发生过程中组蛋白H1及其变体和分子伴侣的表达特征[D];河北大学;2019年

3 杜锦梅;水通道蛋白在中华绒螯蟹生精细胞的表达及分布特征[D];河北大学;2019年

4 杨蕾;中华绒螯蟹类泛素化修饰Neddylation在抗菌免疫中功能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9年

5 于萍;微塑料对中华绒螯蟹毒性效应的初步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9年

6 刘启彬;中华绒螯蟹幼蟹阶段生长和存活的初步研究[D];上海海洋大学;2015年

7 江贤峰;中华绒螯蟹EsSor和EsAntp基因的鉴定及其在幼体发育过程中的表达分析[D];南京师范大学;2015年

8 朱杰;莠去津对中华绒螯蟹生精细胞DNA和减数分裂的影响[D];河北大学;2018年

9 朱健明;菜粕、棉粕中NSPs对中华绒螯蟹生长、肠道形态与功能影响的研究[D];苏州大学;2017年

10 刘玉涵;中华绒螯蟹转铁蛋白在螺原体致病过程中的功能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18年



本文编号:2615559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projectlw/swxlw/2615559.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adee3***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