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理工论文 > 生物学论文 >

电化学发光法检测DNA的氧化损伤

发布时间:2020-08-18 12:58
【摘要】:生物体内的氧化应激反应是由于活性氧和抗氧化防御途径不平衡所致。生物体内的DNA、脂类和蛋白质经常暴露在活性氧类物质,如羟基自由基(OH·)、超氧阴离子(O_2~(-·))、单线态氧(~1O_2)和过氧化物(HOO~-)中。这些物质可以氧化DNA造成多种损伤,包括碱基脱落、碱基氧化和单双链断裂等。8-羟基脱氧鸟苷(8-oxodGuo)是羟基自由基和单线态氧存在时最主要的DNA碱基氧化损伤产物。DNA复制时,8-oxodGuo可以引起碱基G:C→T:A的突变,产生基因或遗传毒性。8-oxodGuo作为一种有效的DNA氧化损伤生物标志物在很多领域都有研究和应用。比如在医疗诊断领域中,8-oxodGuo被用于评价个体癌变几率以及诊断与自由基相关的疾病;而在衰老机制或退行性疾病的研究中,8-oxodGuo也是主要的探讨目标。因此,构建可以快速、灵敏检测DNA氧化损伤的分析方法非常有必要。已经报道的检测DNA氧化损伤的方法很多,例如电化学传感(光电化学、电化学、电化学发光)因检测迅速、设备简单、且易于实现高通量等优点引起了很多科学研究者的关注。本论文主要包括两部分内容:第一部分综述了DNA损伤的产生及检测方法,电化学发光法分析的原理、特点及其应用。第二部分为研究内容。首先合成一种“光开关”分子作为电化学发光信号探针,在此基础上引入特异性的DNA糖基化酶放大DNA损伤,构建一种快速简便且高灵敏的电化学发光法检测DNA的氧化损伤。主要包括以下三个部分:1.[Ru(bpy)_2dppz]~(2+)(简称Ru-dppz)的合成及其与DNA的相互作用:首先利用1,10-邻菲罗啉5,6-二酮与邻苯二胺反应制备联吡啶体配合物二吡啶[3,2-a;2',3'-c]吩嗪(Dppz),产物Dppz再与顺-双(2,2'-二吡啶基)二氯化钌(II)二水合物(Ru(bpy)_3Cl_2)反应制备二联吡啶二吡啶[3,2-a;2',3'-c]吩嗪钌,Ru-dppz。接下来,分别用紫外-可见光谱法、核磁共振波谱法和质谱法对产物Ru-dppz进行结构表征。再对合成产物Ru-dppz与DNA相互作用的荧光性质进行了详细研究。结果显示,随着DNA的加入Ru-dppz荧光强度逐渐增加,说明Ru-dppz可以作为DNA分子“光开关”。通过荧光滴定实验得到Ru-dppz与DNA的结合常数为1.5×10~7L/mol,结合比为0.14,与文献报道基本一致。2.选用上步合成的Ru-dppz为信号探针,建立一种无标记的电化学发光法检测Fenton试剂造成的DNA氧化损伤。基于DNA糖基化酶Fpg(E.coli formamidopyrimidine)的双功能性质(识别和切除8-oxodGuo,水解磷酸二酯键形成切口),因此通过引入Fpg放大DNA的氧化损伤,实现DNA氧化损伤的高灵敏检测。首先,考虑到Ru-dppz的电化学和电化学发光行为,选择还原的氧化石墨烯(r-GO)纳米金(Au)复合纳米材料修饰的氧化铟锡(ITO)电极为基底电极,再将DNA组装到电极表面,结合Ru-dppz产生电化学发光信号,通过检测电化学发光信号的改变实现DNA的氧化损伤的检测。同时,我们还通过琼脂糖凝胶电泳实验、荧光实验以及选择性实验等证明了我们的实验设计与原理。在最优条件下,该方法可以检测到10 nM Fe~(2+)/40 nM H_2O_2的Fenton试剂对DNA造成的损伤,检测灵敏度比类似的光电检测方法提高了1000倍。本方法为DNA氧化损伤的高灵敏检测提供了一种简便、灵敏的方案。3.为了进一步验证Fpg放大DNA氧化损伤的普遍适用性,我们研究了环境中另一种有害物质孟加拉玫瑰红对DNA造成的损伤。与Fenton反应造成DNA氧化损伤机理不同的是:孟加拉玫瑰红在光照作用下可以产生单线态氧。当DNA暴露于单线态氧时,由于单线态氧的能量较低,它能够损伤具有最低氧化电位的鸟嘌呤(G),且8-oxodGuo是其主要的损伤产物。采用DNA糖基化酶Fpg特异性识别并剪切8-oxodGuo的原理,检测微量孟加拉玫瑰红对DNA造成的氧化损伤,并研究了Fpg酶的特异性,结果显示该方法可以检测到0.1μg/mL的孟加拉玫瑰红造成的DNA损伤。
【学位授予单位】:成都理工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9
【分类号】:Q503;O657.1
【图文】:

核磁共振氢谱,溶剂


图 2-3 Ru-dppz 核磁共振氢谱图(溶剂为 CD3CN)Fig.2-3 Nuclear magnetic resonance hydrogen spectroscopy of Ru-dppz (solvent CD3CN)图 2-4 Ru-dppz 核磁共振氢谱图(放大)Fig 2-4. Nuclear magnetic resonance hydrogen spectroscopy of Ru-dppz (magnified)

吸收光谱图,核磁共振氢谱,紫外-可见吸收光谱


17图 2-4 Ru-dppz 核磁共振氢谱图(放大)-4. Nuclear magnetic resonance hydrogen spectroscopy of Ru-dppz (magdppz 的紫外-可见吸收光谱图研究了 Ru-dppz 的紫外-可见吸收光谱,并对 Ru-dppz 与 DN Ru-dppz 与 DNA 都是溶解于 PB 溶液,所以使用 PB 为空测定,所得吸收光谱图如下。

曲线,紫外可见吸收光谱,摩尔吸光系数,吸收峰


图 2-5 Ru-dppz 与 DNA 相互作用前后的紫外可见吸收光谱图ig.2-5 Ultraviolet-visible absorption Spectra of Ru-dppz (a);DNA (b);and Ru-dppz +DNA (由于如图 2-5 所示,曲线 a 显示 Ru-dppz 在 281 nm、368 nm、440 nm 分现 3 个吸收峰,与所参考文献紫外吸收光谱图的吸收峰一致(Amouyal et a990)。如曲线 b 所示为 DNA 的紫外吸收光谱,在 260 nm 处有一个很明显收峰。如曲线 c 所示,为 DNA 与 Ru-dppz 的混合液,分别在 260 nm、281 nm68 nm、440 nm 处出现吸收峰,再次证明我们所合成的 Ru-dppz 制备成功。由于Ru-dppz在440 nm处的摩尔吸光系数为ε=14000 L/(mol· cm),DNA60 nm处的摩尔吸光系数为6600 L/(mol· cm),分别对Ru-dppz和DNA进行浓正。DNA浓度以碱基对的摩尔浓度计,DNA的浓度按下式计算:[DNA]=K·A260/6600(M) (2-1式中K为稀释倍数。测量DNA吸光度时,如DNA浓度过高,可导致吸光度测准,一般应稀释到A在0.5~1之间较为合适。配置好的DNA应在冰箱中保存备。同理,根据朗伯比尔定律计算得到Ru-dppz的浓度。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刘敏;;基于科学思维的“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教学设计[J];教育观察;2019年30期

2 刘涛;;关于几种植物材料DNA含量差异性的研究[J];中学生物学;2019年03期

3 陈从周;;DNA折纸术——全编程的信息工具[J];广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9年01期

4 Jiaojiao Zhang;Feng Li;Dayong Yang;;DNA: From Carrier of Genetic Information to Polymeric Materials[J];Transactions of Tianjin University;2019年04期

5 赵海燕;石晓龙;;DNA Tile 计算简述[J];广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9年02期

6 王豆;许冠;王洪永;何森;卜书海;郑雪莉;;中国圈养林麝微卫星DNA多样性研究[J];兽类学报;2019年06期

7 王若湛;;探讨DNA鉴定技术在法医物证学中的应用[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9年85期

8 李文送;;DNA甲基化及其生物学功能[J];生物学教学;2014年09期

9 刘庆华;茹慧香;;“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教学设计[J];中学生物教学;2016年07期

10 丁思思;袁华;罗小虎;李高峰;;植物DNA粗提取与鉴定的简便方法[J];中学生物教学;2016年19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刘冰;王旭;赵梦真;晁洁;樊春海;;基于DNA折纸术的纳米金棒精密修饰[A];中国化学会第30届学术年会摘要集-第二十八分会:化学生物学[C];2016年

2 刘冬生;李闯;程恩隽;邢永政;金娟;;DNA超分子水凝胶及其应用[A];中国化学会第30届学术年会摘要集-第二十四分会:超分子组装与软物质材料[C];2016年

3 Kaiying Cheng;Hong Xu;Xuanyi Chen;Liangyan Wang;Bing Tian;Ye Zhao;Yuejin Hua;;Structural basis for DNA 5′-end resection by RecJ[A];第五届中国结构生物学学术讨论会摘要集[C];2016年

4 陈南迪;覃诗雅;羊小海;王青;翦立新;王柯敏;;“传感-治疗”的DNA纳米装置在协同杀伤循环肿瘤细胞的应用[A];中国化学会第30届学术年会摘要集-第三十八分会:纳米生物效应与纳米药物化学[C];2016年

5 刘晔华;陈锦艳;江雁;张坚磊;穆红;;磁珠法提取金黄色葡萄球菌基因组DNA的评价[A];第七届中国临床微生物学大会暨微生物学与免疫学论坛论文汇编[C];2016年

6 谭磊;孙悦;周湘;刘伟;;多头蚴核糖体DNA及线粒体DNA多态性研究[A];中国畜牧兽医学会兽医寄生虫学分会第十三次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5年

7 叶俏;沈洁;严婷婷;王宙政;;原发性干燥综合征患者血浆循环DNA与疾病活动相关性研究[A];2015年浙江省风湿病学学术年会论文汇编[C];2015年

8 周嘉嘉;FriederikeSchmid;;计算模拟研究DNA和聚电解质的结合[A];2015年全国高分子学术论文报告会论文摘要集——主题E 高分子理论计算模拟[C];2015年

9 Yuan Zhang;Yanlong Chen;Gaigai Xu;Chen Lan;Shaige Xia;Wenjie Zhao;Shusheng Zhang;;Endogenous DNA adducts method establishment and Human Biomonitoring[A];河南省化学会2016年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C];2016年

10 孙觅;辛丽斐;刘宏;;基于浓差电池原理高灵敏检测DNA的传感器[A];中国化学会第30届学术年会摘要集-第四分会:生物分析和生物传感[C];2016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亚尼弗·埃利奇 本报记者 沈春蕾 整理;DNA:有望成为终极存储技术[N];中国科学报;2020年

2 黄辛;DNA骨架硫修饰研究又获新成果[N];科学时报;2011年

3 本报记者 辛明;邓亚军:灾难现场的DNA斗士[N];中国青年报;2011年

4 本报记者 欧阳晓红 韩宋辉;“可怕”的友邦DNA 267亿港元净利从何而来[N];经济观察报;2015年

5 实习记者 于紫月;寻找治癌“灵丹妙药” 染色体外环状DNA或是关键所在[N];科技日报;2020年

6 深圳特区报首席记者 孙锦;解读DNA惠及世界患癌儿童[N];深圳特区报;2018年

7 记者 冯卫东;DNA分子计算为可编程药丸铺路[N];科技日报;2018年

8 本报记者 李禾;DNA折纸术,“折”出生命所需神奇图案[N];科技日报;2019年

9 记者 刘霞;美日创建迄今最大DNA基因模型[N];科技日报;2019年

10 任芳言;古DNA揭示马的身世[N];中国科学报;2019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卢沙沙;DNA纳米技术在生物传感及智能水凝胶中的应用[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19年

2 丁健生;基于母子细胞系及其酶消化的胎儿染色体非整倍体无创产前检测游离DNA参考物质的研究[D];北京协和医学院;2019年

3 谢斯思;基于TALE组装的DNA支架增强外源多酶代谢通路[D];国防科技大学;2018年

4 李翔;级联循环和酶催化下的DNA反应网络[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19年

5 刘升;酵母DNA损伤响应中ATR激酶及其相关复合物的结构研究[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19年

6 管莎莎;肿瘤及外周血循环DNA检测在转移性胰腺癌中的临床应用价值[D];中国人民解放军医学院;2019年

7 王暾;应用于DNA分子电检测的碳纳米管和石墨烯薄膜谐振器件研究[D];厦门大学;2017年

8 韩晋峰;线粒体DNA通过TLR-9放大急性肺损伤液体失衡及炎症反应的机制研究[D];吉林大学;2019年

9 Hafiz Muhammad Zakria;酵母呈递的肌生长抑素和白介素21基因DNA疫苗对小鼠体重和免疫系统的影响[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8年

10 王路;利用DNA条形码与形态相结合的方法对亚历山大塔玛复合种和夜光藻的内共生绿藻进行系统分类学研究[D];厦门大学;2017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李朦朦;基于杂交链式反应的DNA荧光传感器阵列的研究[D];湘潭大学;2019年

2 魏细姣;基于分子信标的DNA荧光传感器阵列的研究[D];湘潭大学;2019年

3 姚志军;DNA键合作用对三维纳米结构构建的影响[D];湘潭大学;2019年

4 张金芝;基于DNA链杂交反应的生物传感器的研究及应用[D];湘潭大学;2019年

5 付燕红;《人的性格由DNA决定》(节选)翻译实践报告[D];四川外国语大学;2019年

6 陈雨;DNA功能化的金纳米组装体对电离辐射响应的研究[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19年

7 王瑞;基于光谱学和分子模拟技术研究几种食品添加剂与蛋白质、DNA的相互作用[D];南昌大学;2019年

8 李秋莎;DNA非经典结构的小分子识别及应用研究[D];浙江师范大学;2019年

9 刘利;基于DNA四面体介导的纳米生物传感器双模检测miRNA-21[D];南京邮电大学;2019年

10 高梓童;中成药的DNA条形码鉴定:从mini-barcode到meta-barcode[D];北京协和医学院;2019年



本文编号:2796249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projectlw/swxlw/2796249.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5420c***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