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土高原木本植物耐荫性的种内变异及种间变异
发布时间:2021-08-10 00:48
植物的耐荫性是指植物在光照强度较低环境中的生存能力,是植物调节自身生理特性,维持低光量子密度下自身内环境平衡并正常进行生长发育而产生的一系列适应性变化。虽然研究者们已经对植物的耐荫性有了许多较为系统的研究,但将经济性状、水力性状、解剖性状等三方面植物功能性状与耐荫性结合起来研究的较少。本研究以黄土高原地区代表性植物群落辽东栎林内的植物作为研究对象,利用多重比较分比较了演替早期优势种、后期优势种、伴生种的耐荫性以及它们叶性状的差异,旨在探索耐荫性与植物生长、存活以及分布的关系;同时比较了同种树种不同个体发育时期的耐荫性与叶性状的关系,探索植物耐荫性与植物个体发育时期的关系,以及植物对光、水等环境因子的耐受性;利用相关性分析明确了叶片各性状间的关系,为研究植物耐荫性提供了科学的依据。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耐荫性强的物种,其经济性状、水力性状水平都明显高于耐荫性弱的物种,而解剖性状无明显差异。2.耐荫性强的物种,随着植物生长成熟,其经济性状和水力性状水平显著增加,耐荫性弱的物种,其经济性状显著增加而水力性状变化不明显。3.对于黄土高原来说,我们可以用植物的经济性状和水力性状来表征植物的耐荫性...
【文章来源】:西北大学陕西省 211工程院校
【文章页数】:60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不同个体发育时期植物以及不同类型植物间的最大净光合速率(Pmax)(DE:早期优势种,CT:伴生种,DL:后期优势种)
第三章结果与分析15系数为0.11。早期优势种成树的气孔密度SD范围为3.33-5.00stomatamm-2,其变异系数为0.17,伴生种成树的气孔密度SD范围为2.67-8.00stomatamm-2,其变异系数为0.24,后期优势种成树的气孔密度SD范围为6.33-9.89stomatamm-2,其变异系数为0.14。从图2中可以发现,处于幼苗时期的早期优势种SD的均值略高于处于幼树、成树时期的早期优势种,但三者间并无显著差异;幼苗时期的伴生种SD与其幼树、成树时期的SD也没有明显差异;成树时期的后期优势种SD与其幼树时期无明显差异,但两者均显著高于其幼苗时期的SD。分别比较三类植物幼苗、幼树、成树时期的SD,可以发现三类植物幼苗时期的SD无明显差异,而在幼树时期和成树时期,三者SD差异显著,且均呈现出后期优势种>伴生种>早期优势种。比较同一类植物不同发育时期的气孔密度SD的变异系数发现,早期优势种在成树时期的变异系数最大,伴生种在幼苗时期的变异系数最大,后期优势种和早期优势种类似,也是在成树时期的变异系数最大。图2不同个体发育时期植物以及不同类型植物间的叶片气孔密度(SD)(DE:早期优势种,CT:伴生种,DL:后期优势种)Fig.2Stomataldensity(SD)inleavesofplantsatdifferentstagesofontogenyandbetweendifferenttypesofplants注:相同的字母表示各植物类型无显著差异,不同的字母表示差异显著(P<0.05)。
西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16Note:Thesameletterindicatesthatthereisnosignificantdifferenceamongdifferenttypes,anddifferentlettersindicatesignificantdifferences(P<0.05).3.1.3叶片解剖性状在不同个体发育时期和不同类型植物中的差异图3为不同个体发育时期植物以及不同类型植物间叶片角质层厚度的方差分析以及多重比较分析结果。早期优势种幼苗的角质层厚度范围为3.01-5.24μm,其变异系数为0.24,伴生种幼苗的范围为1.83-5.77μm,其变异系数为0.25,后期优势种幼苗的范围为3.21-5.92μm,其变异系数为0.23。早期优势种幼树的角质层厚度范围为2.24-5.06μm,其变异系数为0.24,伴生种幼树的范围为1.65-4.86μm,其变异系数为0.32,后期优势种幼树的范围为1.89-4.69μm,其变异系数为0.30。早期优势种成树的角质层厚度范围为2.72-5.08μm,其变异系数为0.23,伴生种成树的范围为1.41-5.58μm,其变异系数为0.39,后期优势种成树的范围为2.67-4.72μm,其变异系数为0.22。从图3可以知道,不管三类植物处于幼苗、幼树、成树哪一时期,其叶片的角质层厚度之间均没有显著的差异。比较同一类植物不同发育时期的角质层厚度的变异系数发现,早期优势种在幼苗时期的变异系数最大,伴生种在成树时期的变异系数最大,而后期优势种在幼树时期的变异系数最大。图3不同个体发育时期植物以及不同类型植物间的叶片角质层厚度(cuticlethickness)(DE:早期优势种,CT:伴生种,DL:后期优势种)Fig.3Thicknessofcuticleinleavesofplantsatdifferentstagesofontogenyandbetweendifferenttypesofplants
本文编号:3333113
【文章来源】:西北大学陕西省 211工程院校
【文章页数】:60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不同个体发育时期植物以及不同类型植物间的最大净光合速率(Pmax)(DE:早期优势种,CT:伴生种,DL:后期优势种)
第三章结果与分析15系数为0.11。早期优势种成树的气孔密度SD范围为3.33-5.00stomatamm-2,其变异系数为0.17,伴生种成树的气孔密度SD范围为2.67-8.00stomatamm-2,其变异系数为0.24,后期优势种成树的气孔密度SD范围为6.33-9.89stomatamm-2,其变异系数为0.14。从图2中可以发现,处于幼苗时期的早期优势种SD的均值略高于处于幼树、成树时期的早期优势种,但三者间并无显著差异;幼苗时期的伴生种SD与其幼树、成树时期的SD也没有明显差异;成树时期的后期优势种SD与其幼树时期无明显差异,但两者均显著高于其幼苗时期的SD。分别比较三类植物幼苗、幼树、成树时期的SD,可以发现三类植物幼苗时期的SD无明显差异,而在幼树时期和成树时期,三者SD差异显著,且均呈现出后期优势种>伴生种>早期优势种。比较同一类植物不同发育时期的气孔密度SD的变异系数发现,早期优势种在成树时期的变异系数最大,伴生种在幼苗时期的变异系数最大,后期优势种和早期优势种类似,也是在成树时期的变异系数最大。图2不同个体发育时期植物以及不同类型植物间的叶片气孔密度(SD)(DE:早期优势种,CT:伴生种,DL:后期优势种)Fig.2Stomataldensity(SD)inleavesofplantsatdifferentstagesofontogenyandbetweendifferenttypesofplants注:相同的字母表示各植物类型无显著差异,不同的字母表示差异显著(P<0.05)。
西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16Note:Thesameletterindicatesthatthereisnosignificantdifferenceamongdifferenttypes,anddifferentlettersindicatesignificantdifferences(P<0.05).3.1.3叶片解剖性状在不同个体发育时期和不同类型植物中的差异图3为不同个体发育时期植物以及不同类型植物间叶片角质层厚度的方差分析以及多重比较分析结果。早期优势种幼苗的角质层厚度范围为3.01-5.24μm,其变异系数为0.24,伴生种幼苗的范围为1.83-5.77μm,其变异系数为0.25,后期优势种幼苗的范围为3.21-5.92μm,其变异系数为0.23。早期优势种幼树的角质层厚度范围为2.24-5.06μm,其变异系数为0.24,伴生种幼树的范围为1.65-4.86μm,其变异系数为0.32,后期优势种幼树的范围为1.89-4.69μm,其变异系数为0.30。早期优势种成树的角质层厚度范围为2.72-5.08μm,其变异系数为0.23,伴生种成树的范围为1.41-5.58μm,其变异系数为0.39,后期优势种成树的范围为2.67-4.72μm,其变异系数为0.22。从图3可以知道,不管三类植物处于幼苗、幼树、成树哪一时期,其叶片的角质层厚度之间均没有显著的差异。比较同一类植物不同发育时期的角质层厚度的变异系数发现,早期优势种在幼苗时期的变异系数最大,伴生种在成树时期的变异系数最大,而后期优势种在幼树时期的变异系数最大。图3不同个体发育时期植物以及不同类型植物间的叶片角质层厚度(cuticlethickness)(DE:早期优势种,CT:伴生种,DL:后期优势种)Fig.3Thicknessofcuticleinleavesofplantsatdifferentstagesofontogenyandbetweendifferenttypesofplants
本文编号:333311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projectlw/swxlw/333311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