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杂文精选 >

浅谈中国古代雕塑中色彩的应用

发布时间:2014-07-24 10:59

  色彩在雕塑创作中合理运用会丰富雕塑家的表现语言,即创作形式。中国古代雕塑向来具有一定的绘画性。而绘画中的色彩,不但是一件绘画作品的生命力之所在,而且在中国古代雕塑中的广泛应用也一直丰富着古代雕塑的表现形式。

 

  中国古代雕塑大多将绘画与雕塑并重,例如我们通常听到的一些俗语: “塑绘结合”, “塑容绘质”、“三分塑七分画”等,都是在描述中国古代雕塑在色彩应用方面的一些特点。

 

  1秦代兵马俑、敦煌莫高窟等古代雕塑中彩绘的应用秦始皇兵马俑,其制作初期本来是附着着彩绘的。我们很难想象原来坑中土香土色的秦俑其实是彩色的,由于经过火烧和千年以来自然的破坏,今天我们已经看不到它色彩斑斓的样子,但是所幸的是近年来有一部分在后期出土的陶俑和陶马身上有残存颜色的痕迹,从这些残存的历史痕迹中我们发现这些颜色的种类大致有:红、绿、蓝、白、黑、黄等多种,让我们想象俑坑初建成时,绚丽多彩的陶俑整齐的站立军姿是何等灿烂和壮观。秦俑着色给人们的总体感觉是庄重、踏实,在视觉上又给人的心理造成一种大气磅礴凛然不可侵犯的威慑感,具有强烈的艺术感染力。在颜色的应用方面,兵马俑在色彩的搭配上也有自己独特的方式,兵俑大多是红色上衣配绿色或蓝色下衣,手和脸部多用粉红,衣袖衣领多用绿色或赭石色,铠甲的甲钉多用黑色,连接甲片的线多用红色,这些都是有一定规律和样式。兵马俑在色彩应用上的探索,将在雕塑写实技巧的道路上又前进了一大步,为什么这样说呢?我们都知道,写实应该是对真实事物客观的艺术再现,但凡客观存在于物质世界中的物质个体均离不开它本身的物理特性,我们通过视觉感受到的往往是物质的空间体积以及色彩质感。作为雕塑的写实技巧,雕塑创作在满足艺术家主观艺术感受的情况下,不但要尽可能的客观反应物体的空间体积,也要在物质的表面颜色上努力追求艺术层面上的真实再现。兵马俑比起以前的彩绘雕塑在色彩的应用上和反应客观物质的颜色时已经十分相近,笔耕论文,因此,我说兵马俑在色彩上的应用的确是向写实道路迈进了一大步,而这种绘塑结合的艺术技巧,成为雕塑空间技法的补充手段,是秦俑丰富的艺术表现力中不可或缺的重要一笔。

 

  我国的彩塑艺术也是世界雕塑艺术史的骄傲。尤其是敦煌莫高窟的唐代彩塑达到了古代雕塑彩塑艺术的顶峰。敦煌彩塑是在我国数千年雕塑艺术传统的基础上,吸收和融汇了外来艺术,从而发展起来的具有中国风格的彩塑艺术。泥塑和彩绘巧妙地结合,极大的增加了艺术形象的真实性和生动性,衣纹深浅的变化,加之色泽的巧妙运用,不仅对比强烈,而且又和谐统一,形成灿烂辉煌的视觉效果。如果说兵马俑是向写实道路的跃进,那麽敦煌的彩塑则是将色彩的应用在写实雕塑的水准赋予了新的高度。在赵声良先生的《敦煌艺术十讲》一书中,这样描述第45窟中的一个菩萨彩塑:“菩萨上身璎珞垂胸,披帛斜挎,下身着华丽的锦裙:头部微侧眼睛半闭,身体微微弯曲坐S形??洁白莹润的肌肤下面,似乎能感觉出血液在下面流动。”当我阅读到这里,感受这种真实就犹如一股无形的艺术力量,再向我们展示着当时的工匠们的艺术创作实力:纯熟的技巧、高度的概括能力和丰富的想象力。他们不仅塑造了许多造型优美、神态生动的传世佳作,而且为研究我国的雕塑艺术和继承民族艺术遗产,提供了重要的实物资料。

 

  平遥双林寺中两千多尊彩绘泥塑,也令人称道不已。记得曾经在去双林寺考察时,无不被其绝美的造型和绚丽的色彩所吸引,如丝质柔滑的绸缎,粗实紧密的棉麻线绳,雕刻精巧却不失富丽繁华的头冠等,无不归功于色彩的应用而栩栩如生。对于人物的肤色,也能根据不同年龄,身份、性格而加以不同的描绘我们当时不但选择临摹了其中的造型形体,并且按照其原型施加色彩效果,让我们也更加深入的体会了塑绘结合的精妙之处。双林寺的彩塑着实继承了我国唐代以来彩塑的优良传统,具有高度写实的风格,色彩的丰富运用更加增添了其神态生动的艺术形象,堪称我国彩塑中的佼佼者。

 

  2社会文化背景以及艺术重心对色彩应用于古代雕塑的影响人与人的这种复杂的社会关系也是影响艺术创作的一个因素,因为有人才有社会,才会有人所记录的历史,才能让我们去谈论各历史阶段的社会背景。黑格尔在其着作《美学》中也是处处着眼于人与人的社会关系:在艺术的形式方面则是人对自然的“人化”关系、人对他人的“精神关系”

 

  和人对“听众”、读者的影响关系, “每件艺术作品也都是和观众中每一个人所进行的对话”。在这种人与人互相影响所形成的政治背景和历史背景下,直至今日我想人与人,人与社会,社会的发展以及政治经济仍然是我们艺术创作的主题。在历史的长河中,从秦汉的彩俑开始或更早的彩陶时代起, “塑”与“绘”便互相补充、紧密结合。这是塑绘结合的历史渊源。而为什么“塑”与“绘”互相结合有要追寻那段历史下的社会背景,在那个时代往往是绘画受到了比雕塑更高的重视。这种现象也是无可厚非的,因为在当时社会背景的影响下艺术阵营逐渐形成了“官方”和“民间”之分别。

 

  由于雕塑始终由工匠从事,文人士大夫却极少参与。但绘画不同,文人乃至帝王将相均参与了绘画创作,并且逐渐成为中国古代绘画创作队伍的骨干力量。统治阶级的参与程度势必决定了艺术重心的方向,而艺术重心的偏移直接影响到当时社会的艺术观念,其艺术观念则影响雕塑的发展形势,雕塑这种艺术引起决策着的重视,想更加辉煌的发展下去则要融汇吸收绘画方面的优秀的创作手法和一些符合当时社会背景下的审美观念的表现语言。由此雕塑便逐渐感染上了一定的绘画性。也就是说艺术重心在一定程度上还是受到领导  阶层即决策者的深深制约。但从历史发展的角度上,这种吸收和融合绘画性的历史对古代雕塑的发展还是起到了一定的促进作用。

 

  3从中国古代雕塑具有一定的绘画性来理解古人的审美习惯中国古代雕塑和绘画一直互相补充,拿彩塑来说,我认为其绘画性可以这样概括:“不仅要突出雕塑的体积、空间。

 



本文编号:4413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qitalunwen/4413_1.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68148***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