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永安模式的林权抵押贷款推广策略分析
本文是一篇专业的毕业论文,主要是对基于永安模式的林权抵押贷款推广策略分析的阐述,详情请看下面的介绍。
1 引言
林业生产是我国基础性产业,具有生态、社会和经济三大效益。周期长、风险大、占地广、收益低等弱质性特点使林业总体的资金投入长期小于需求致使生产受限、发展缓慢。以中小企业和林农为主的林业产业,其发展关系到就业、林业科技创新及经济产业结构调整,中国人民大学课题组2006年在福建的调查结果显示,林业中小企业中存在信贷约束的企业达到62.16%。林业产业急需降低融资风险,扩大融资范围,组建良好融资环境。国家开发银行结合开发性金融有效弥补国家财政、商业性金融和合作金融支持林业的融资需求缺口的特点,与林业产业融资需求创新融资模式之一的永安模式“三台一会”减小了信贷约束,促进了林业发展,同时带动了商业性金融。本文将具体分析国家开发银行支持福建永安林业发展的“永安模式”的效果和风险,为国家开发银行进一步推广应用“永安模式”、扩大林业融资提供具体建议。
2 永安模式“三台一会”基本运作流程
“永安模式”是国家开发银行根据开发性金融基本原理与福建省林业厅、永安市政府协商共同探索形成的林业中小企业及林农融资模式,由融资平台、管理平台、担保平台、信用协会组成,形成“商业性信贷+政策性信贷+商业性保险”的林业融资模式,又称“三台一会”模式。其中管理平台负责政府、银行与企业的对接和相关政策的协调;融资平台负责贷款的统筹统偿;担保平台为中小企业融资提供担保;信用协会由林业中小企业、家庭合作林场、股份合作林场、联营林场、个人组成,发挥信用聚集作用,通过平辈压力等措施形成贷款中小企业内部约束。同时由福建省林业厅和永安市政府提供政策指导和政策支持。
“永安模式”的操作流程是:永安市设立“林业产业发展风险准备金”,最终用款的林业中小企业缴纳“贷款风险互保金”,作为贷款的偿债保障;永安市国有资产投资经营有限责任公司以其获得的“政府补贴收益权”向提供贷款质押担保;林农及中小企业以林木资产等有效资产向借款人和委托贷款行提供反担保,这些作为向国家开发银行申请贷款的条件向国开行贷款。由永安市开发性金融合作平台作为统一借款人,委托当地农信社向林业中小企业和林农发放贷款。
3 使用效果分析
“永安模式”带来了就业增加、林农增收、涉林企业增效、林产业发展、政府财政增收”多方共赢的局面。截至2009年底,福建省分行累计承诺林业贷款25.72亿元,外汇2100万美元;其中通过“三台一会”累计发放贷款2.08亿元,直接或间接支持了试点区域累计约25家林业中小企业的扩大再生产和856户(次)从事林业经营林农的生产经营,支持了约100亩用材林和工业原料林的建设,并保持贷款本息回收率100%。2010年永安市受理并发放林业贷款的金融机构已达到9家,累计发放林业贷款20.1亿元,其中林权抵押贷款15.9亿元,惠及4900余户林农,贷款质量优良。
3.1 与环境政策的衔接度
福建省的林业收入是其(特别是闽西、闽北)山区县域财政和农民的主要收入来源。2004年,国家开发银行与国家林业局签订了《支持林权制度改革、促进现代林业发展开发性金融合作协议》率先以永安市为试点,开展林权改革。2008年,国务院提出《关于全面推进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的意见》,在贯彻中央和省政府的有关精神下,省委省政府和永安市先后出台一系列开发性金融林业贷款管理规程,增加了制度激励,积极引导和服务林业生产主体,成立了信用建设领导小组和林业贷款评议委员会、建设了林业生产要素市场和林木收储中心,为“永安模式”的形成提供了政策基础,很好地与国家环境政策实现了对接。
3.2 与财政投资手段的衔接度
林业对于自然条件和基础设施依赖性较强,自然风险与市场风险同在且产品需求弹性小,市场扩张处于不利地位,林业制度改革着力解决了林木、林地所有权、经营权、处置权,从而解决了林农的信贷抵押品不足带来的融资难题进而产生乐观的预期收益,为加快实施林改配套改革,福建省出台了林木资产补贴等措施。开行的“永安模式”在借款人信用结构中采用补贴权作为重要的质押担保,注意与政府现有财政手段的有效衔接,既有助于控制风险,又有助于政策的强化。
3.3 与林业项目特征的衔接度
2008年以来,福建省开行和永安市两次对贷款管理办法进行修订,中小企业贷款更加便利,增加了贷款品种,从林权抵押的流动资金贷款增加了固定资产贷款、林竹产品仓储质押贷款和竹胶板半成品抵押贷款,扩大了贷款项目,从人工林扩大到竹子等经济林、种苗培育,突破了贷款范围,从林住企业扩大到竹香芯企业,异地林权也可以抵押,引入了第三方担保,贷款方式从纯粹的资产抵押增加了信用担保,除担保公司外,农户可联保,企业、协会等均可担保。“永安模式”中,笔耕文化推荐期刊,开行针对林业中小企业和林农这一客户群信用等级相对较低、信息不对称等问题,通过地方政府建立“风险准备金”、用款人缴纳“贷款风险互保金”、政府借款人以“政府补贴收益权”提供质押担保、用款人以有效资金提供反担保等多元化的风险共担机制,一方面极大地减少了贷款风险,另一方面有助于帮助中小企业和林农建立起相对完善的信用机制。针对林业中小企业和林农涉及面广、企业性质多元化、林业项目规模小且分散、贷款金额小且用途多样等特征,通过充分利用地方组织优势,化零为整、集中放贷,极大地提高了资金使用效率。
3.4 与区域资金需求的衔接度
随着林权改革的深化,福建林业发展的体制、机制和资金瓶颈凸显,对山林资产的风险控制、管理及流转等均存在问题。而由于历史和自然条件等原因,福建省农村特别是广大山区的经济发展仍然较慢,市场欠发达,基层农村机制不健全、信用不完善、信息不对称,导致农村金融信贷投入逐年萎缩,也严重制约了福建省林业的发展。融资过程必不可少的条件是信用,信用作为资金需求方的抵押品直接影响资金供给方的意愿。林权制度改革调整了林业产业关系、解决了林业发展的内在动力问题,创新了林业融资的抵押品,从金融角度可看做实体化的“信用”。开行通过“永安模式”,将地方政府的组织协调优势和国家开发银行的融资优势相结合,积极满足区域资金需求,信用制度的逐渐完善促进了融资进度,把农民手中的资产变成“活”的资本,促进社会的林业投资热情,为消除体制、机制和资金瓶颈制约做出贡献。
4 主要风险及注意问题
本文编号:524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qitalunwen/524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