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逻辑论文 >

归纳推理和归纳进程

发布时间:2018-03-09 18:06

  本文选题:人工智能 切入点:数理逻辑 出处:《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1998年04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摘要】:分析了归纳推理与演绎推理的区别,,给出了归纳推理的形式化规则,定义了重构和归纳进程(序列)的概念.同时还给出了一个产生归纳序列的归纳过程模式,并证明:若已知模型M的全体实例集合εM,则可以从任一给定的理论出发,使用此归纳过程模式所产生的所有归纳序列都收敛于同一极限,这个极限就是模型M的全部真语句.这说明了归纳推理规则的合理性.
[Abstract]:The differences between inductive reasoning and deductive reasoning are analyzed, the formal rules of inductive reasoning are given, the concepts of reconfiguration and inductive process (sequence) are defined, and a model of inductive process is also given. It is also proved that if the set of all instances of the known model M is 蔚 M, all inductive sequences generated by using this inductive process pattern can converge to the same limit from any given theory. This limit is all the true statements of model M. this proves the rationality of the inductive inference rule.
【作者单位】: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攀登计划基金
【分类号】:B81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李未;归纳推理和归纳进程[J];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1998年04期

2 陈晓平;归纳推理与演绎推理的区别特征[J];思维与智慧;1994年06期

3 梁庆寅,王廷利;演绎框架下实现归纳推理的一种设想[J];中山大学学报论丛;2000年02期

4 倪荫林;两个必然性辨异[J];广西社会科学;2005年08期

5 熊立文;认知逻辑——对休谟问题的一种解决方案[J];中山大学学报论丛;2000年02期

6 徐开娟;高华;;归纳推理论断力度研究综述[J];重庆教育学院学报;2011年04期

7 刘良琼;;毛泽东的归纳逻辑思想再探[J];思维与智慧;1993年05期

8 张婷婷;李红;龙长权;冯廷勇;陈安涛;李富洪;王秀芳;;归纳推理中的属性中心性效应[J];心理学报;2007年05期

9 邓生庆;凯恩斯的归纳逻辑理论[J];哲学研究;1991年09期

10 张学立;休谟问题的一个特殊解[J];黔南民族师范学院学报;2005年0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于明晟;;归纳推理置信度分析[A];逻辑今探——中国逻辑学会第五次代表大会暨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1996年

2 王建芳;;归纳推理与人工智能[A];1996年逻辑研究专辑[C];1996年

3 贺寿南;;博弈视野中的逻辑推理问题[A];庆祝科学技术与辩证法创刊20周年文集[C];2004年

4 莫绍揆;;归纳推理的形式系统[A];1994年逻辑研究专辑[C];1994年

5 赵总宽;;认知型归纳逻辑系统[A];2000年逻辑研究专辑[C];2000年

6 林鸿伟;;从工具的使用到工具的锻造——中国矛盾律思想的认识进程及主要成就[A];1993年逻辑研究专辑[C];1993年

7 张惠民;;论模糊概率逻辑[A];1995年逻辑研究专辑[C];1995年

8 熊立文;;关于枚举归纳法的几种理论[A];逻辑今探——中国逻辑学会第五次代表大会暨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1996年

9 李志昌;;逻辑推理中的信息问题[A];1996年逻辑研究专辑[C];1996年

10 蒋柯;熊哲宏;;空间关系在归纳推理中的心理效应[A];第十一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07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4条

1 陈波;逻辑学与理性精神[N];光明日报;2003年

2 陈波;人工智能 当代逻辑发展的动力[N];光明日报;2000年

3 上海师范大学哲学系教授 柳延延;讲道理是一件挺难的事(上)[N];解放日报;2010年

4 熊明辉 中山大学逻辑与认知研究所;从普遍性追求到个性研究的兴起[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0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7条

1 王瑾;小学数学课程中归纳推理的理论与实践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1年

2 张继华;科学探究推理研究[D];西南大学;2012年

3 李富洪;归纳推理的假设过程及其神经机制[D];西南大学;2008年

4 蒋柯;趋利避害[D];华东师范大学;2009年

5 邹明灼;归纳在知识建构中的认知作用研究[D];西南大学;2011年

6 胡健;逆证推理与言语理解[D];复旦大学;2003年

7 龙长权;类别对归纳的支持与限制[D];西南大学;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尹静;对归纳推理贝叶斯模型的检验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0年

2 陈安涛;归纳推理多样性效应前提概率原则的实验研究[D];西南师范大学;2003年

3 黄树香;类别归纳的发展研究[D];西南大学;2011年

4 贺寿南;互动中的理性人的归纳推理研究[D];华南师范大学;2003年

5 王孝清;分类活动与归纳推理多样性效应的关系[D];西南大学;2007年

6 张婷婷;归纳推理中的属性中心性效应及其心理过程初探[D];西南大学;2007年

7 李楠;经济领域中的博弈逻辑推理问题探析[D];山西大学;2011年

8 黄萍;解读赖欣巴哈的逻辑哲学思想[D];西南大学;2006年

9 徐哲;谈判中的逻辑问题研究[D];内蒙古师范大学;2008年

10 王连英;从实践必然性看归纳逻辑的合理性[D];山西大学;2008年



本文编号:1589651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ljx/1589651.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9b7a1***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