逻辑──哲学的方法与工具
[Abstract]:Logic-philosophy methods and tools Wang Lu (Institute of philosophy, Chinese Academy of Social Sciences, 100732) in recent years, when I was lecturing, People who do not understand modern logic are often heard asking questions such as "what is the use of modern logic" and "not to learn modern logic", as well as some criticism of the limitations of modern logic. I think such a problem should be recognized.
【作者单位】: 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
【分类号】:B81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余炳元;;从教学实践看高师院校文科逻辑学教学改革[J];毕节学院学报;2011年07期
2 刘新文;;皮尔士存在图的形式推演系统[J];毕节学院学报;2011年05期
3 刘卫花;;论蒯因“本体论承诺”及其价值[J];重庆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2011年07期
4 朱建平;;逻辑史的参照系应当是整个人类思想史本身——从康德、黑格尔、胡塞尔被邀约至逻辑史名人堂谈起[J];南京社会科学;2011年09期
5 许锦云;;以素质教育为导向深化逻辑教学改革[J];宜春学院学报;2011年05期
6 李斌;;回归生活中的本意——直言命题的不同表达方式及其含义比较[J];科学咨询(科技·管理);2011年06期
7 谭智奇;;探析逻辑哲学“不是什么”和“是什么”[J];传承;2011年21期
8 陈涛;;关于同一性陈述的思想发展[J];山东社会科学;2011年S1期
9 李包庚;何向东;;论当前我国逻辑学教育的改造——兼论提升国家软实力的一种可能路径[J];西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4期
10 刘明元;陈治龙;;从谓词逻辑的观点看传统词项逻辑推理中的空词项[J];毕节学院学报;2011年06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刘壮虎;;既严密准确,又通俗易懂——评晏成书著《集合论导引》[A];1994年逻辑研究专辑[C];1994年
2 杜国平;;形而上学体系的逻辑构造[A];2001年逻辑研究专辑[C];2001年
3 苑玉成;;师专中文专业逻辑教学改革研究[A];1996年逻辑研究专辑[C];1996年
4 李永铭;;逻辑学的走向[A];逻辑研究文集——中国逻辑学会第六次代表大会暨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2000年
5 刘培育;;逻辑与生活[A];第三次金岳霖学术思想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6 晋荣东;;现代逻辑的理性观及其知识论根源[A];第二届海峡两岸逻辑教学学术会议专辑[C];2006年
7 诸葛殷同;;向现代逻辑前进——介绍论文集《传统逻辑与现代逻辑》[A];1995年逻辑研究专辑[C];1995年
8 胡浩;郭泽深;;现代逻辑学术研讨会召开[A];2000年逻辑研究专辑[C];2000年
9 ;现代逻辑联合专业委员会成立[A];逻辑今探——中国逻辑学会第五次代表大会暨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1996年
10 袁正校;张忠义;;从现代逻辑的观点看“侔”式推论[A];1993年逻辑研究专辑[C];1993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沈跃春;现代逻辑学及其发展趋势[N];人民日报;2004年
2 沈跃春;繁荣和发展逻辑科学[N];安徽日报;2007年
3 ;中国逻辑学:回顾、反省与前瞻[N];光明日报;2003年
4 华南师范大学政治与行政学院 胡泽洪;哲学逻辑的发展趋势及其对我们的启示[N];光明日报;2008年
5 华东师范大学 冯棉;逻辑科学,将充满活力[N];社会科学报;2004年
6 晋荣东;当代中国逻辑的现代性反思[N];光明日报;2006年
7 陈波;逻辑学与理性精神[N];光明日报;2003年
8 沙青;“意义”的追问与探求[N];光明日报;2006年
9 黑龙江大学 宁莉娜;论逻辑方法拐点上的哲学动因[N];光明日报;2007年
10 张建军;真正重视“逻先生”[N];人民日报;2002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3条
1 张立娜;个体词的逻辑语义[D];清华大学;2007年
2 李春勇;20世纪中国的逻辑争辩与逻辑观[D];华东师范大学;2002年
3 娄永强;信息流理论的逻辑研究[D];南开大学;2009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莫日根巴图;批判性思维研究[D];内蒙古师范大学;2008年
2 冯彦波;金岳霖逻辑思想研究[D];河南大学;2004年
3 闫坤如;“存在”概念的逻辑分析[D];武汉大学;2003年
4 甘进;新近中国逻辑研究状况分析[D];贵州大学;2007年
5 王爱凤;从逻辑视野看罗素的真理观[D];山西大学;2008年
6 孙华程;言说的逻辑与沉默之域[D];西南师范大学;2002年
7 于宇;试析蒙太格语法[D];西南大学;2007年
8 徐育;逻辑规律作用探析[D];山西大学;2010年
9 杨军;弗雷格求真思想的启迪[D];山西大学;2006年
10 陈君红;殷海光逻辑思想研究[D];湘潭大学;2008年
本文编号:2409415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ljx/240941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