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松散到联合:课堂“教-学”关系的民主转型
本文关键词: 课堂 “教-学”关系 民主 联合 出处:《当代教育与文化》2017年04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摘要】:"教-学"关系指一定教学情境中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之间的关系。松散型"教-学"关系削弱教学合力,容易导致学生的浅表学习,联合型"教-学"关系有助于化解这一实践难题。从全面联合、个性自由、人人平等、深度参与四个方面构建联合型"教-学"关系,推动"教-学"关系的民主转型,可最大限度发挥"教-学"合力,实现学生的深度学习。
[Abstract]:The "teaching-learning" relationship refers to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teacher's teaching and the students' learning in a certain teaching situation. The loose "teaching-learning" relationship weakens the teaching resultant force and easily leads to the superficial learning of the students. The joint "teaching-learning" relationship is helpful to solve this practical problem. It constructs the joint "teaching-learning" relationship from four aspects: overall union, freedom of personality, equality of everyone and deep participation. To promote the democratic transformation of the teacher-learning relationship, we can maximize the "teaching-learning" force and realize the students' deep learning.
【作者单位】: 西北师范大学教育学院;
【基金】: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第55批面上资助项目“民主课堂教学的理论与实践研究”(2014M552560XB)的研究成果之一
【分类号】:G424
【正文快照】: 教学本为一体,离开教的学和离开学的教都不是完整意义上的教学,脱离具体的教学情境,抽象谈论教与学的关系缺乏现实意义。为此,本文使用“教-学”关系这一表述来指代一定教学情境中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之间的关系,目的在于凸显实践中教与学的相互性。“教-学”关系对学生课堂学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2条
1 郭华;;深度学习及其意义[J];课程.教材.教法;2016年11期
2 陈佑清;;建构学习中心课堂——我国中小学课堂教学转型的取向探析[J];教育研究;2014年03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王芳芳;自由·参与·共识[D];西南大学;2012年
2 毛景焕;平等体验的生成与班级教学共同体[D];南京师范大学;2004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佘纪国;;村庄权力结构民主转型:阻力及其逻辑[J];内蒙古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06期
2 马群;;民主转型与经济发展——亚当·普沃斯基民主理论研究[J];社会科学战线;2010年04期
3 王菁;李想;;“民主化”、“民主转型”与“民主巩固”:概念的澄清与辨析[J];青岛大学师范学院学报;2011年03期
4 郭定平;;论民主转型与政治文化研究的复兴[J];湖北社会科学;2012年07期
5 胡荣荣;;政权结构、政党制度化与民主转型——对四国、地区的比较研究[J];社会科学战线;2013年05期
6 傅军;张振洋;;印尼与菲律宾民主转型原因之比较研究[J];国际论坛;2013年05期
7 王菁;;胡安·林茨民主转型理论述评[J];汕头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0年02期
8 黄靖;;畅言路·松环境·给空间——中产阶层与中国社会转型[J];同舟共进;2011年03期
9 余婧;;威权主义与民主转型:概念、研究路径及过程研究[J];宜春学院学报;2012年01期
10 龙长安;李瑞华;;省宪法、省宪运动与民主转型困境[J];山西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年0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2条
1 朱鸿博;;民主转型与拉丁美洲的现代化——以独立后的墨西哥为例[A];中国拉丁美洲史研究会第七届会员代表大会暨“拉丁美洲现代化进程研究学术讨论会”论文汇编[C];2007年
2 黄铭廷;;台湾原住民族土地权利的民主转型正义——以新北市政府部落重建水治理政策为例(英文)[A];中国水治理与可持续发展研究[C];2012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美国芝加哥大学社会学系终身教授 赵鼎新;寻求共识以推进渐进民主转型[N];社会科学报;2009年
2 本报记者 刘波;西班牙民主转型并非一帆风顺[N];经济观察报;2007年
3 山东大学政治学与公共管理学院 程明;如何做好民主转型与巩固?[N];中国图书商报;2008年
4 本报驻埃及记者 黄培昭 张梦旭;分离主义阻碍利比亚民主转型[N];人民日报;2012年
5 肖自强;西方学术大师查尔斯·泰勒来华讲“民主转型”[N];中华读书报;2003年
6 张勇 中国人民大学国际关系学院;民主巩固是多种因素混合的结果[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0年
7 柳红;柬埔寨:民主转型加速度[N];经济观察报;2013年
8 夏璐;聚合式民主与协商式民主关系如何[N];中华读书报;2014年
9 肉唐僧;不掀桌子,游戏才能玩下去[N];东方早报;2013年
10 本报记者 戴志勇;民主是一种现代生活[N];南方周末;2010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4条
1 马群;民主转型与民主的可持续性[D];浙江大学;2010年
2 王菲易;国际化、制度化与民主化[D];复旦大学;2009年
3 郭中军;台湾民主转型中的民粹主义[D];复旦大学;2006年
4 严泉;民国初年的制宪与民主转型[D];上海大学;2005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幸尧;民主转型时期缅甸媒体对华“错误知觉”分析[D];中共中央党校;2015年
2 凌海;马来西亚民主化的特点及其成因[D];上海师范大学;2015年
3 胡媛;论印度尼西亚民主转型进程中的反腐困境[D];南昌大学;2015年
4 黄鹤;从威权到民主:印度尼西亚民主转型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6年
5 王春梅;韩国民主转型期实现政治稳定的因素分析及启示[D];东北师范大学;2016年
6 蔡正道;奥唐奈民主转型思想研究[D];中共重庆市委党校;2017年
7 鲍雨;缅甸民主转型中的民粹主义研究[D];北京外国语大学;2017年
8 郑宝明;韩国民主转型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0年
9 蒙泫润;1986年以后菲律宾的民主转型与民主巩固研究[D];暨南大学;2010年
10 赵树维;新加坡民主转型分析[D];辽宁大学;2011年
,本文编号:1454446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minzhuminquanlunwen/145444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