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法治论文 >

拉丁美洲民众主义教育初探

发布时间:2018-05-18 18:02

  本文选题:民众主义教育 + 拉丁美洲教育 ; 参考:《外国教育研究》2014年08期


【摘要】:民众主义教育是在拉丁美洲地区广为流行、具有很大影响的一种教育思潮。因此民众主义教育颇具拉美特色。拉美民众主义教育发展可划分为三个时期:以强调国家和民族发展、向广大民众提供受教育机会为特点的早期民众主义教育;以主张教育为政治服务、强调民众觉悟和解放为特点的激进民众主义教育;以构建与20世纪社会主义不同的新社会主义模式、注重维护民主法制、为广大民众提供更多更好的教育为特征的新民众主义教育。尽管不同时期的拉美民众主义教育具有不同的实施方式,但在促进广大民众的教育普及与质量提高方面产生了巨大的影响。目前,拉美民众主义教育正朝向更具国际化的全民教育的方向发展。
[Abstract]:Populist education is a popular and influential educational trend in Latin America. Therefore, populist education has Latin American characteristics. The development of Latin American populism education can be divided into three periods: the early populist education, characterized by emphasizing the development of the country and the nation and providing the masses with the opportunity to receive education; The education of radical populism, which emphasizes the consciousness and liberation of the people, emphasizes the maintenance of democracy and legal system in order to construct a new socialist model different from that of socialism in the 20th century. For the masses to provide more and better education for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new populist education. Although the Latin American populist education has different ways of implementation in different periods, it has a great influence on the popularization and quality of education. At present, Latin American populist education is moving towards a more international education for all.
【作者单位】: 华东师范大学国际与比较教育研究所;
【分类号】:G573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刘雅丽;;国外教育体制比较对我国终身教育启示[J];福建论坛(社科教育版);2008年04期

2 杨汉麟;李贤智;;当代西方教育思潮的主要特征与发展趋势[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9年04期

3 武兵;;西方新自由主义教育思潮评析[J];华章;2010年16期

4 赵叶珠;近代中国女子教育思潮的演进及评析[J];有色金属高教研究;1999年05期

5 崔秋洁;新课程标准与中学物理教育[J];呼伦贝尔学院学报;2003年06期

6 向丽;美国进步主义教育思潮及其启示[J];教学与管理;2005年12期

7 陈秀玲;;要素主义教育思潮及其教育意蕴[J];高等函授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年06期

8 陈洁;;评《西学东渐与中国近代教育思潮》[J];成功(教育);2007年03期

9 廖华;郑治国;;终身教育思潮对我国学校教育的影响[J];江西金融职工大学学报;2008年03期

10 曾毅;;教育思潮视阈中的语文教育批评研究[J];肇庆学院学报;2010年0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杨孔炽;;明治前期的日本两大教育思潮[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16)——外国教育思想史与人物研究[C];2009年

2 张礼永;;重新认识葛雷制[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17)——外国教育政策与制度改革史研究[C];2009年

3 陈学恂;;《中华民国教育史》序[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10)——中华民国教育史研究[C];2009年

4 王天一;;西方教育思想史的研究对象和意义(上)[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1)——教育史学理论及史学史研究[C];2009年

5 潘华;樊世永;娄思未;;论德国军国民主义对中国近代体育的影响[A];第八届全国体育科学大会论文摘要汇编(一)[C];2007年

6 胡鹏;;余家菊与国家主义教育思潮[A];政党与近现代中国社会研究——“中国政党与近现代社会的变迁”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7 宋守鹏;;论职业教育思潮兴起的历史原因[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6)——中国教师教育史、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史研究[C];2009年

8 徐毅鹏;;关于当前高等教育研究的几个问题[A];回顾与展望——1983—2003年高教研究论文集[C];2003年

9 周可桢;;五四新文化运动与中国教育新趋向[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3)——中国教育制度史研究[C];2009年

10 刘兹梅;;从“生活教育”到“素质教育”是历史的必然[A];纪念福建省陶行知研究会成立20周年——陶研优秀论文集[C];2004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赵婧雯;中外教育思潮的碰撞与融合[N];中国教育报;2010年

2 天津市教育科学研究院 刘升芳;一部高屋建瓴之作[N];天津教育报;2007年

3 陈木兰;西方教育思想:可以反复燃烧的能源[N];中国教育报;2007年

4 钱理群;在梦之乡寻找生命之根[N];中华读书报;2004年

5 顾明远;充满激情的教育诗[N];人民日报;2008年

6 顾明远;学习化时代的全民教育[N];光明日报;2001年

7 ;终身教育与社会进步[N];光明日报;2002年

8 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院教授 石中英;被长期轻描淡写的一种智慧[N];中国教育报;2007年

9 张云江;宗教与生命教育[N];中国民族报;2007年

10 江芸涵;“生命教育”登陆四川[N];四川日报;2006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储诚炜;新中国农民教育发展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0年

2 万琼华;近代女子教育思潮与女性主体身份建构[D];湖南大学;2007年

3 侯威;要素主义教育理论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8年

4 余文森;个体知识与公共知识[D];西南大学;2007年

5 张波;美国艺术教育思想发展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9年

6 刘宇文;社本主义教育反思[D];湖南师范大学;2004年

7 张东海;全人教育思潮与高等教育实践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7年

8 喻春梅;长沙《大公报》(1915-1927)与湖南社会思潮[D];湖南师范大学;2008年

9 张蓉;中国近代民众教育思潮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1年

10 燕良轼;教学的生命视野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04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王乐;民国早期职业教育思潮述评[D];河北大学;2014年

2 张尚武;中国无政府主义教育思潮及流派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3年

3 陈以藏;全球公民教育思潮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6年

4 王浩权;教育经济主义思潮探析[D];中央民族大学;2012年

5 谢广山;西学东渐对中国近代学校教育内容的影响[D];陕西师范大学;2002年

6 王燕;西方教育史上主知主义和主意主义教育思潮之比较研究[D];河南大学;2005年

7 范希琴;后现代时期的中国学校美术教育[D];西北师范大学;2003年

8 龚道明;激进建构主义教学观评析[D];西南大学;2008年

9 叶海燕;维新时期女子教育思潮及实践[D];湖南大学;2009年

10 王坤;观察与反思:20世纪下半叶美国教师教育思想研究[D];河南大学;2013年



本文编号:1906647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minzhuminquanlunwen/1906647.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484e3***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