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PS法制备Cu-10Cr复合材料的电弧特性
本文选题:Cu-Cr复合材料 + 电弧侵蚀 ; 参考:《材料热处理学报》2016年07期
【摘要】:抗电弧侵蚀性能是衡量电接触材料性能的重要指标,本文对采用放电等离子烧结技术(简称SPS法)制备出的Cu-10Cr复合材料进行电接触试验,研究了其在直流、阻性负载条件下材料的损失、转移情况,通过扫描电镜观察材料电弧侵蚀后的形貌并对形貌特征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在电流强度小于30 A条件下,材料未发生明显转移,但触头阴极和阳极均有一定的损耗;当电流强度大于35 A时,材料从阴极向阳极转移,并且随电流强度增大转移量随之增加;电弧侵蚀后触头表面呈现如气孔、裂缝和凹坑等形貌特征,且随电流强度增大而越明显;电流增加,熔焊力增大,接触电阻则有所降低。
[Abstract]:Arc erosion resistance is an important index to evaluate the performance of electrical contact materials. In this paper, the electrical contact test of Cu-10Cr composites prepared by spark plasma sintering (SPS) method was carried out, and its DC performance was studied. The loss and transfer of materials under resistive loading were observed by scanning electron microscope (SEM) and the morphologies of the materials after arc erosion were characterized. The results show that when the current intensity is less than 30 A, the material does not transfer obviously, but the contact cathode and anode have a certain loss, and when the current intensity is greater than 35 A, the material transfers from cathode to anode. With the increase of current intensity, the transfer amount increases; after arc erosion, the contact surface presents such morph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as pores, cracks and pits, and becomes more obvious with the increase of the current intensity; with the increase of current, the welding force increases and the contact resistance decreases.
【作者单位】: 河南科技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有色金属共性技术河南省协同创新中心;河南省有色金属材料科学与加工技术重点实验室;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51101052) 河南省高校重点科研项目(15A430006)
【分类号】:TB33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卢邦洪;贵金属材料的接触电阻及测量装置[J];贵金属;1995年01期
2 马骏,董友苏,,诸惠兴;电接点动态开闭接触电阻及测量[J];贵金属;1996年04期
3 惠浩新;接触电阻过大火灾的成因及对策[J];武警学院学报;1998年03期
4 刘宗浩;许莉;王宇新;;石墨/酚醛树脂复合板与碳纸间接触电阻[J];化工学报;2006年02期
5 张魁武;正确运用接触电阻淬火 提高机床导轨耐磨性[J];机床;1983年01期
6 R.G.Baker;T.A.Palumbo;刘立余;;钌在电子工业中的应用潜力[J];贵金属;1985年04期
7 陈浪;接触电阻过大引起火灾的原因及预防[J];浙江消防;2001年09期
8 齐文凯;;电解槽阳极接触电阻测量方法比较[J];氯碱工业;1990年04期
9 К.К.Дубовиков;博长;;电极接头处接触电阻的模型[J];炭素技术;1988年02期
10 沈绵;浅谈爆破网路中的接触电阻[J];建井技术;1996年Z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3条
1 张南韵;史卫华;;接触电阻对变压器温度测量的影响[A];贵州省电机工程学会2007年优秀论文集[C];2008年
2 李萍;陆胜天;张燕;龚海梅;;Au/n-InP接触的热反应特性[A];2004全国图像传感器技术学术交流会议论文集[C];2004年
3 李晗晔;闫亚芹;杨中东;薛向欣;刘素兰;;PMTA在防银变色中的应用[A];2004年全国电子电镀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3条
1 湖南 陶荣新 刘慧钰;接触电阻引发的故障及应对措施[N];电子报;2010年
2 曾广伦;接触电阻(mΩ)的测量及意义[N];电子报;2014年
3 张泽光;降低电气连接接触电阻措施[N];中国电力报;2002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吴芝亮;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接触电阻数学建模与参数分析[D];天津大学;2008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9条
1 刘方林;计及弓网接触电阻的车网电气特性分析[D];西南交通大学;2015年
2 张森林;GIS接触电阻与温升关系研究[D];华北电力大学;2015年
3 韩勇;不同金属电极对非晶铟镓锌氧化物晶体管接触电阻的影响及分析[D];天津大学;2014年
4 蒋春艳;固体材料界面电阻实验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07年
5 康立乾;弓网接触电阻与最优压力载荷的实验研究[D];辽宁工程技术大学;2013年
6 樊建锋;接触电阻对有机场效应晶体管性能影响的研究[D];天津理工大学;2014年
7 吴秀敏;有线耳机连接器的可靠性研究[D];北京邮电大学;2013年
8 樊军伟;腐蚀对电触点高频特性影响的分析[D];北京邮电大学;2009年
9 曾宁;一种小功率连接器的故障分析及机理研究[D];北京邮电大学;2007年
本文编号:198671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minzhuminquanlunwen/198671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