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子的乌托邦思想及现代意义
发布时间:2020-02-22 19:54
【摘要】:“乌托邦”一词来源于英国的空想社会主义者托马斯·莫尔的名著《乌托邦》,但在人类历史发展的长河中,乌托邦的传统却古已有之。乌托邦兴起于人类对“理想与现实”、“自由与奴役”的困扰,历代思想家和文人都努力为之寻找突破口。老子对人类的前途忧心忡忡,对人类和人类社会的未来抱有信心,写出了《道德经》这部警世之作,他在书中诉求了“小国寡民”这样的理想社会,自然而然、无为而治是其治世策略,这可谓是中国乌托邦思想的经典之作。乌托邦思想反映了人类对生活于其中的社会日臻完善的信念。 本文首先是通过分析中西乌托邦两种不同的文化传承路线,诠释了乌托邦思想的内涵及其表现形式,其次是从老子的道论思想出发,分析说明了老子乌托邦思想的理论基础及其理想社会的实现途径,最后通过解读老子思想对历代社会的影响、老子的理想社会的评价标准,以及老子的治世之策对构建和谐社会的启示,来诠释老子乌托邦思想的现代意义。 在21世纪的今天,可持续发展已成为人类发展的主题,构建“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和谐社会正成为当世社会发展的目标。通过对老子思想的探讨与研究,再一次倾听老子的无上智慧,挖掘出传统文化中的合理因素。让中华原典中富含的人类睿智的宝藏,能在对人类生存充满鲜活解说的同时,又对现代世界及未来世界的重要问题,如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等等,发挥重要的作用。
【学位授予单位】:西南交通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3
【分类号】:B223.1
本文编号:2581976
【学位授予单位】:西南交通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3
【分类号】:B223.1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陈徽;;老子的“道”即“自然”思想及其“逻辑”展开[J];安徽大学学报;2006年02期
2 樊浩;;“‘德’—‘道’”理型与形而上学的中国形态[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年02期
3 胡小伟;;“小国寡民”与“乌托邦”比较研究[J];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8期
4 黄丽沙;;剖析西方与东方的乌托邦主义之源——柏拉图的“理想国”和老子的“小国寡民”[J];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9年10期
5 张长虹;《老子》生态伦理思想的现代启示[J];道德与文明;2004年04期
6 周秋光;徐美辉;;道家、佛家文化中的慈善思想[J];道德与文明;2006年02期
7 张利明;;点亮智慧人生——读邵汉明先生的《儒道人生哲学》[J];道德与文明;2011年02期
8 罗元;老子伦理观探析[J];道德与文明;1997年03期
9 黄承贵;水—老子理想人格的哲学底蕴[J];道德与文明;1999年05期
10 阮超群;;《道德经》的和谐之道对构建和谐人身的意义[J];道德与文明;2007年03期
,本文编号:2581976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minzhuminquanlunwen/258197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