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法治论文 >

中国基层协商民主的实现形式研究

发布时间:2017-03-24 05:04

  本文关键词:中国基层协商民主的实现形式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民主走向协商是民主理论的新创造和社会发展的新趋势。如何在协商的视域下探究民主的深刻内涵,并努力找到协商与民主的契合点,曾经是中外政治学界广泛关注的焦点问题,“协商民主”理论的诞生使关乎协商与民主的反思和讨论暂时告一段落,它的出现表明了人们对民主真实性的关注,即民主在多大程度上是实质性的公民参与、而非象征性的“表面工程”。协商民主重在强调通过广泛的协商和直接的对话等形式的协商活动来听取民意,调整公民之间的利益偏好,最终达成决策共识。协商民主也因其充分而广泛的协商性和参与性而被世界各国纷纷效仿和传播。反观我国现行的民主体制,也正在努力建设和发展协商民主,而基层作为我国协商民主理论的孕育地和协商实践的试验田,是检验协商民主是否得到实质性的落实和开展的重要场所。基层协商民主的出现并非偶然,得益于我国市场经济的飞速发展、人民当家作主的不断实现、以及网络传播等信息技术的流行,我国的基层协商民主实践在全国各地如火如荼的开展起来。遍地开花的基层协商民主实现形式发展至今,其形态日趋多元、其内容不断深化、其体系日渐形成。但与此同时,也因其缺乏制度性的保护及有效性的监督而面临着一定的现实困境。审慎反思,只有在坚持好党的领导原则、人民民主原则、崇尚法治原则的基础上,遵循自由平等、宽容贵和、程序公正的价值理念,从制度建设、程序规范、经济保障、文化提高、监督落实五个方面着手,不断优化基层协商民主得以实现的现实路径,才能推动基层协商民主在我国的广泛实践和蓬勃发展,更加完善基层协商民主的实现形式,为我国基层的民主政治发展和政治体制改革展现令人鼓舞的新走向。
【关键词】:民主 基层协商民主 实现形式 公民参与
【学位授予单位】: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D621
【目录】:
  • 摘要4-5
  • ABSTRACT5-9
  • 第一章 绪论9-20
  • 1.1 选题背景及意义9-11
  • 1.1.1 研究的背景和缘起9-10
  • 1.1.2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10-11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11-15
  • 1.2.1 国外研究现状12-13
  • 1.2.2 国内研究现状13-15
  • 1.3 研究内容及方法15-17
  • 1.3.1 研究的基本内容15-17
  • 1.3.2 选用的研究方法17
  • 1.4 分析框架及创新17-20
  • 1.4.1 分析的基本框架18-19
  • 1.4.2 可能的创新之处19-20
  • 第二章 民主、协商民主、基层协商民主20-34
  • 2.1 民主20-26
  • 2.1.1 民主的内涵20-24
  • 2.1.2 民主的实现形式24-26
  • 2.2 协商民主26-30
  • 2.2.1 协商民主的内涵26-29
  • 2.2.2 协商民主的内在特质29-30
  • 2.3 基层协商民主30-34
  • 2.3.1 基层协商民主的内涵31-32
  • 2.3.2 基层协商民主的特征32-34
  • 第三章 中国基层协商民主实现何以可能34-41
  • 3.1 中国基层协商民主的产生原因34-35
  • 3.1.1 利益诉求多元化与增强决策科学性的需要34
  • 3.1.2 基层社会矛盾的增多与化解矛盾的需要34-35
  • 3.1.3 维护基层稳定与构建和谐社会的需要35
  • 3.2 中国基层协商民主的实现条件35-38
  • 3.2.1 市场经济的飞速发展保证了基层协商民主的实现36
  • 3.2.2 人民当家作主的落实推动了基层协商民主的实现36-37
  • 3.2.3 公民文化素质的提高保障了基层协商民主的实现37
  • 3.2.4 网络政治参与的流行加快了基层协商民主的实现37-38
  • 3.3 实现基层协商民主的意义所在38-41
  • 3.3.1 有利于更好地实现人民当家作主38
  • 3.3.2 有利于监督公共权力不被滥用38-39
  • 3.3.3 有利于促进我国基层社会治理39-40
  • 3.3.4 有利于促进社会和谐发展40-41
  • 第四章 中国基层协商民主的主要实现形式41-53
  • 4.1 农村协商民主的实现形式41-43
  • 4.1.1 村民会议41-42
  • 4.1.2 村民代表大会42
  • 4.1.3 山西芮城县西关村实行的“村民户代表会议制度”42-43
  • 4.2 城市社区协商民主的实现形式43-44
  • 4.2.1 居民会议43
  • 4.2.2 居民代表大会43-44
  • 4.2.3 湖北荆州市沙市区推行“居民说事”制度44
  • 4.3 企事业单位内协商民主的实现形式44-47
  • 4.3.1 职工代表大会45
  • 4.3.2 工资集体协商制度45-46
  • 4.3.3 劳动恳谈制度46
  • 4.3.4 福建省企业协商民主机制建设成效显著46-47
  • 4.4 基层政府与公民之间的协商对话47-50
  • 4.4.1 民主恳谈会47-48
  • 4.4.2 民主议事会48-49
  • 4.4.3 公民评议会49-50
  • 4.4.4 四川彭州市广泛开展社会协商50
  • 4.5 网络政治参与下的协商民主实现50-53
  • 4.5.1 市民服务热线50-51
  • 4.5.2 网络公共论坛51-52
  • 4.5.3 乡镇政务微博52-53
  • 第五章 基层协商民主实现形式的现状分析53-62
  • 5.1 基层协商民主实现形式取得的成绩53-56
  • 5.1.1 基层协商民主的实现形式多样53-55
  • 5.1.2 基层协商民主的运作体系形成55
  • 5.1.3 基层协商民主的内容不断深化55-56
  • 5.2 基层协商民主实现形式面临的困境56-59
  • 5.2.1 实现协商民主的过程流于形式化56-57
  • 5.2.2 参与基层协商的主体地位不平等57-58
  • 5.2.3 参与能力不足影响协商民主质量58
  • 5.2.4 网络参与基层协商民主存在隐患58-59
  • 5.3 基层协商民主实现形式困境的反思59-62
  • 5.3.1 基层协商民主实现形式的监督力度尚且不够59-60
  • 5.3.2 参与协商民主的基层群众文化素质令人堪忧60
  • 5.3.3 基层协商民主实现形式的运作过程有待规范60-61
  • 5.3.4 保护基层协商民主实现形式的制度不够健全61-62
  • 第六章 完善基层协商民主实现形式的路径探讨62-74
  • 6.1 完善基层协商民主实现形式应坚持的基本原则62-66
  • 6.1.1 党的领导原则62-64
  • 6.1.2 人民民主原则64-65
  • 6.1.3 崇尚法治原则65-66
  • 6.2 完善基层协商民主实现形式应遵循的价值理念66-68
  • 6.2.1 自由平等理念66-67
  • 6.2.2 宽容贵和理念67-68
  • 6.2.3 程序公正理念68
  • 6.3 完善基层协商民主实现形式的现实路径68-74
  • 6.3.1 健全基层协商民主运行的保障制度69-70
  • 6.3.2 提高基层协商民主运作的程序化水平70-71
  • 6.3.3 巩固基层协商民主实现的经济基础71-72
  • 6.3.4 营造基层协商民主实现的文化氛围72-73
  • 6.3.5 强化基层协商民主落实的监督功能73-74
  • 第七章 结语74-75
  • 参考文献75-78
  • 致谢78-80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科研成果80

  本文关键词:中国基层协商民主的实现形式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265108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minzhuminquanlunwen/265108.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7525c***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