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法治论文 >

我国互联网法治的现状和困境

发布时间:2020-10-20 01:14
   1969年互联网诞生在美国,发展之初曾被设想为完全自由的新世界,在早期的学者眼中互联网不需要治理,而且也不可规制,但随着理论和现实的发展,这种乌托邦式的美好遐想逐渐被抛弃,人们对互联网的发展有了更为深刻的认识,互联网治理有其必要性和可行性,这是由理论和现实情况共同决定的。我国自1994年接入互联网以来,社会生产和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改变,互联网在改变着中国。互联网无疑为社会发展带来了极大的促进作用,但在现实世界中也引起了诸多社会问题,造成了网络信息污染、网络侵权、网络犯罪和网络安全等问题,这些层出不穷的问题为人类敲响了警钟,网络空间和现实社会一样需要一定的治理措施。互联网在我国发展的24年来,走过了漫长曲折的治理之路,我国一直非常重视互联网的各项发展,但怎样治理互联网成为难题。以维护网络空间的正常秩序为目标,在长久的社会实践过程中,逐渐摸清了符合国情的发展方向,确立了互联网治理体系,法治成为治理的核心,并运用多种方式治理互联网。在建设“网络强国”的国家使命下,我国互联网法治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习近平总书记肯定了过往的成绩,在十九大报告中提出要“建立网络综合治理体系,营造清朗的网络空间”,党在法律范围内进行网络空间治理,治理方式逐渐科学化和法治化,互联网治理向着法治化轨道不断迈进。本文对我国互联网法治进行研究,通过大量的文献和案例分析,解读我国互联网法治的现状和困境,对其中出现的问题进行讨论,对我国互联网法治的探索进行分析。本文主要内容涵盖以下几方面:第一,互联网治理和互联网法治,该部分首先是对互联网的基本介绍,并以此阐明互联网治理的意涵,并阐述互联网治理的正当性,互联网治理具有必要性和可行性,“互联网自治”被理论和现实所抛弃,互联网治理需要法治,法治是互联网治理的根本之策。互联网法治需要科学立法、依法治网和公民守法,互联网法治需要运用多种方式,治理过程中难免出现一些问题,在此框架上分析互联网立法、执法和自律的问题。第二,在互联网立法层面,互联网法治过程中颁布了大量的法律法规,对我国相关的法律法规进行全面梳理,对其中重大意义的法律法规进行解读,对互联网立法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第三,在互联网行政执法层面,我国行政执法有一定特殊性,行政过程出现一系列问题。第四,在互联网行业自律层面,行业协会发挥了重要作用,但自律方式也有一定问题。最后,互联网法治不仅仅是一国的难题,在全球化背景下各国都在寻求治理之道,各国对此存在着不同的主张,各国的治理方式存有较大的分歧,繁荣富强的中国在不断与时俱进,中国在国际舞台上频频“发声”,在“网络强国”的目标下肩负重责,在互联网发展道路上不懈努力与探索,为全球治理贡献着和而不同的“中国方案”。
【学位单位】:安徽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年份】:2018
【中图分类】:D922.16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 选题来源与研究意义
        1.1 选题来源
        1.2 研究意义
    2. 研究的文献梳理
        2.1 国外研究现状
        2.2 国内研究现状
    3. 研究方法与研究思路
        3.1 研究方法
        3.2 研究思路
第二章 互联网治理与互联网法治
    1. 互联网治理的意涵
    2. 互联网治理的正当性分析
        2.1 “互联网自治”的昙花一现
        2.2 互联网各种问题需要治理
        2.3 互联网的“可规制性”分析
    3. 法治是互联网治理的根本之策
        3.1 互联网法治逐渐趋于共识
        3.2 法治在互联网治理体系的作用
第三章 我国互联网立法及问题分析
    1. 我国互联网立法的整体梳理
    2. 我国互联网法制的文本解读
        2.1 我国互联网立法的进程分析
        2.2 我国互联网立法的横向分析
    3. 我国互联网立法存在的主要问题
        3.1 网络立法位阶不高,多以部门规章为主
        3.2 立法速度明显滞后,难以应对新型问题
        3.3 立法理念不够科学,重监管轻权利保障
        3.4 立法范围不够全面,存在不少立法空白
第四章 我国互联网行政执法存在的问题
    1. 行政过程中“政出多门,多头管理”
    2. 管理方法较为机械,事后监管不足
第五章 我国互联网行业自律存在的问题
    1. 自主性较弱,具有一定的官方色彩
    2. 强制性不足,实施的有效性比较差
第六章 互联网法治的国际分歧与中国探索
    1. 国际互联网治理中的“中国声音”
    2. 互联网治理法治化的中国探索
        2.1 互联网法律体系的建设
        2.2 互联网治理体制的改革
        2.3 互联网网络安全的保障
        2.4 互联网网络主权的维护
余论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朱卫扬;;老年人使用互联网行为研究[J];教育现代化;2018年24期

2 ;中共中央办公厅 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促进移动互联网健康有序发展的意见》[J];吉林医学信息;2017年01期

3 周汉华;;论互联网法[J];网络信息法学研究;2017年01期

4 雷蕙如;;我国互联网金融发展的现状、问题及其对策研究[J];商场现代化;2018年01期

5 ;互联网安全放眼人工智能时代 迎接新挑战[J];电子技术与软件工程;2018年04期

6 任宇;;2018互联网行业监管政策创新发展[J];互联网经济;2018年Z1期

7 汤怀宇;;警惕!移动互联网大数据里藏有军事秘密[J];保密工作;2018年01期

8 沈瑞清;;“互联网+”时代会计行业的发展趋势[J];中国国际财经(中英文);2018年07期

9 康翠翠;;浅析互联网技术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J];农业科技与信息;2018年11期

10 候术山;;我国互联网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其治理对策研究[J];齐齐哈尔工程学院学报;2017年01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柳强;互联网治理信息的共享研究[D];北京邮电大学;2008年

2 王衡军;基于分簇的战术互联网安全关键技术研究[D];解放军信息工程大学;201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刘云;互联网环境下国际反洗钱法律问题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18年

2 王彬凯;我国互联网法治的现状和困境[D];安徽大学;2018年

3 周峰;移动互联网时代公共信息安全对策研究[D];苏州大学;2016年

4 罗朝婷;移动互联网环境下公积金政务系统的设计与实现[D];湖北工业大学;2017年

5 吴智杰;商业银行应对互联网金融竞争的对策研究[D];首都经济贸易大学;2017年

6 谢凯;S银行互联网金融信息安全风险分析及对策建议[D];苏州大学;2017年

7 李凌;湖南电信公司互联网业务信息安全管理模式研究[D];长沙理工大学;2015年

8 韩江雨;基于Rose框架的互联网金融风控系统的设计与实现[D];北京交通大学;2017年

9 王保鹏;A公司互联网安全风控产品开发进度管理研究[D];中国科学院大学(中国科学院工程管理与信息技术学院);2017年

10 贾晓强;基于互联网思维的政府回应机制创新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7年



本文编号:2847985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minzhuminquanlunwen/2847985.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a3e21***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