碳酸氢铵法制备氧化锌及NiO/ZnO-Al 2 O 3 脱硫性能的研究
发布时间:2022-01-01 15:27
以硝酸锌为锌源,碳酸氢铵为沉淀剂,制备纳米ZnO。考察硝酸锌浓度、碳酸氢铵浓度以及反应温度对纳米ZnO结构的影响。通过XRD、BET等方法表征纳米ZnO的晶体结构、孔道结构。结果表明,最佳制备条件为:硝酸锌浓度0.625 mol/L,碳酸氢铵浓度1.5 mol/L,反应温度70℃。以噻吩和正庚烷为原料配制模型油,对其进行脱硫实验,结果表明,NiO/ZnO-Al2O3脱硫率可达98%以上,达到了深度脱硫的目的。
【文章来源】:应用化工. 2017,46(03)北大核心CSCD
【文章页数】:4 页
【文章目录】:
1 实验部分
1.1 试剂与仪器
1.2 催化剂的制备
1.2.1 纳米Zn O制备
1.2.2 Zn O/Ni O-Al2O3的制备
1.3 催化剂脱硫性能的评价
2 结果与讨论
2.1 碳酸氢铵浓度对Zn O堆积密度的影响
2.2 硝酸锌浓度对Zn O堆积密度的影响
2.3 反应温度对Zn O堆积密度的影响
2.4 纳米Zn O的表征
2.4.1 N2吸附量
2.4.2 比表面积、孔径
2.4.3 Zn O的晶体结构表征
2.5 催化剂的脱硫性能
3 结论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纳米氧化锌的制备方法及其光催化性能[J]. 宋宇涵. 煤炭与化工. 2014(11)
[2]氧化锌纳米结构的制备及发光性质研究[J]. 潘跃武. 发光学报. 2013(08)
[3]FCC汽油加氢脱硫工艺技术研究进展[J]. 高道伟,段爱军,赵震,邓云川. 石油与天然气化工. 2013(03)
[4]分子筛基液化石油气精脱硫吸附剂的制备与评价[J]. 周广林,王晓胜. 石油化工. 2013(03)
[5]原位FTIR和XPS研究汽油选择性加氢脱硫催化剂的活性和选择性[J]. 齐和日玛,袁蕙,张韫宏,李会峰,徐广通.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2011(07)
[6]CuUSY分子筛制备及其吸附脱硫性能研究[J]. 宋华,孙兴龙,常凯,王登. 中国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1(02)
[7]氮气吸附BET法测定纳米材料比表面积的比对实验[J]. 毛立娟,王孝平,高原,周素红. 现代测量与实验室管理. 2010(05)
[8]高比表面积氧化锌纳米线的制备[J]. 秦小璐,伍晖,林丹丹,潘伟. 稀有金属材料与工程. 2009(S2)
[9]晶种分布对氧化锌纳米棒生长的影响[J]. 张学骜,邵铮铮,贾红辉,常胜利,杨俊才. 物理实验. 2009(05)
[10]吸附脱硫技术生产清洁油品[J]. 张景成,柳云骐,安高军,柴永明,付庆涛,刘晨光. 化学进展. 2008(11)
博士论文
[1]多组分气体混合物在多孔固体上吸附平衡研究[D]. 吴家全.天津大学 2006
本文编号:3562408
【文章来源】:应用化工. 2017,46(03)北大核心CSCD
【文章页数】:4 页
【文章目录】:
1 实验部分
1.1 试剂与仪器
1.2 催化剂的制备
1.2.1 纳米Zn O制备
1.2.2 Zn O/Ni O-Al2O3的制备
1.3 催化剂脱硫性能的评价
2 结果与讨论
2.1 碳酸氢铵浓度对Zn O堆积密度的影响
2.2 硝酸锌浓度对Zn O堆积密度的影响
2.3 反应温度对Zn O堆积密度的影响
2.4 纳米Zn O的表征
2.4.1 N2吸附量
2.4.2 比表面积、孔径
2.4.3 Zn O的晶体结构表征
2.5 催化剂的脱硫性能
3 结论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纳米氧化锌的制备方法及其光催化性能[J]. 宋宇涵. 煤炭与化工. 2014(11)
[2]氧化锌纳米结构的制备及发光性质研究[J]. 潘跃武. 发光学报. 2013(08)
[3]FCC汽油加氢脱硫工艺技术研究进展[J]. 高道伟,段爱军,赵震,邓云川. 石油与天然气化工. 2013(03)
[4]分子筛基液化石油气精脱硫吸附剂的制备与评价[J]. 周广林,王晓胜. 石油化工. 2013(03)
[5]原位FTIR和XPS研究汽油选择性加氢脱硫催化剂的活性和选择性[J]. 齐和日玛,袁蕙,张韫宏,李会峰,徐广通.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2011(07)
[6]CuUSY分子筛制备及其吸附脱硫性能研究[J]. 宋华,孙兴龙,常凯,王登. 中国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1(02)
[7]氮气吸附BET法测定纳米材料比表面积的比对实验[J]. 毛立娟,王孝平,高原,周素红. 现代测量与实验室管理. 2010(05)
[8]高比表面积氧化锌纳米线的制备[J]. 秦小璐,伍晖,林丹丹,潘伟. 稀有金属材料与工程. 2009(S2)
[9]晶种分布对氧化锌纳米棒生长的影响[J]. 张学骜,邵铮铮,贾红辉,常胜利,杨俊才. 物理实验. 2009(05)
[10]吸附脱硫技术生产清洁油品[J]. 张景成,柳云骐,安高军,柴永明,付庆涛,刘晨光. 化学进展. 2008(11)
博士论文
[1]多组分气体混合物在多孔固体上吸附平衡研究[D]. 吴家全.天津大学 2006
本文编号:3562408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minzhuminquanlunwen/356240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