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村规民约在我国法治进程中的作用
本文关键词:论村规民约在我国法治进程中的作用
【摘要】:现阶段中国人民正在全面落实依法治国基本方略,以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村规民约是农村基层民主法治建设的形式之一,其本身并非法律,却可以弥补法律的一些不足,有时候甚至能达到比法律更好的效果。本文就村规民约进行分析,以期对其进行各方面的认识,使村规民约更好地为规范范围内的村民们服务,在完善我国法治建设中起到重要的作用。
【作者单位】: 云南财经大学;
【关键词】: 村规民约 民间法 法治建设
【分类号】:D921.8
【正文快照】: 一、村规民约之概述(一)村规民约的涵义《村委会组织法》第20条的规定为村规民约的存在提供了法律依据,但是却并未对其作出准确的界定,因此有必要对其作出正确认识。我们可以认为,村规民约是指村民在自治条件下,由全体村民共同制定并遵照执行的关于村务管理的行为规范。这种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明新;乡规民约存在形态刍论[J];南京大学学报(哲学.人文科学.社会科学版);2004年05期
2 张泽想;;村规民约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J];现代法学;1992年02期
3 朱海燕;;管一管“村规民约”[J];江淮法治;2007年09期
4 庹志强;;“村规民约”要合法[J];楚天主人;2003年06期
5 曲卫国;;村规民约不得悖法[J];农业知识;1997年11期
6 马三喜;;村规民约建设法律刍议[J];经济研究导刊;2009年32期
7 高鑫;村规民约与国家法律的冲突和协调[J];新东方;2001年05期
8 傅廷康;;“村规民约”不合法被亮红灯[J];乡镇论坛;2006年19期
9 崔旺来;刘俊;闫莉娜;;论作为依法执政载体的“村规民约”[J];发展;2007年11期
10 刘杨;;村规民约有无罚款权[J];致富天地;1999年04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袁海平;;论村规民约的社会稳定功能——以“乡村典章”为例[A];“关注省情民意、促进社会和谐”研讨会论文集(上)[C];2009年
2 周相卿;;文化模式原理对民族习惯法研究的几点启示[A];2003年贵州省宪法法理学研究会年会论文集[C];2003年
3 张千帆;杨英超;;村民自治的司法保障[A];新农村建设的制度保障[C];2005年
4 张弘;潘昌伟;;村民自治权的实现——村民自治权的运行论[A];中国法学会行政法学研究会2010年会论文集[C];2010年
5 李春燕;;村民会议决议初论[A];中国法学会行政法学研究会2010年会论文集[C];2010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方向新;调适村规民约与国家法的冲突[N];中国社会报;2004年
2 宁春晖;将“土规定”引导成为“好规定”[N];中国社会报;2006年
3 郝绍彬;綦江对不合法的“村规民约”说不[N];人民法院报;2006年
4 傅廷康;新农村建设对不良村规亮红灯[N];中国社会报;2006年
5 杨维立;期盼村规民约形成定期清理机制[N];农民日报;2010年
6 刘武俊;“民间法”的有所为和“国家法”的有所不为[N];法制日报;2000年
7 石树仁;村规民约“约”不了法律[N];检察日报;2001年
8 冰雪;村规民约不得违法(民主评说)[N];人民日报;2002年
9 朱海燕;应对各地村规民约加强合法性审查[N];人民政协报;2007年
10 朱海燕;对“村规民约”应加强合法性审查[N];人民政协报;2007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郑人豪;新农村建设与村民自治法律问题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07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委华;河西民族社区协调发展法律保障机制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07年
2 梁凤;贵州瑶山白裤瑶习惯法探析[D];广西师范大学;2010年
3 黄安国;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收益分配纠纷及其化解[D];湘潭大学;2010年
4 罗定华;我国村民自治若干问题及其解决路径初探[D];西南政法大学;2006年
5 韩大伟;回族习惯对我国民族自治地方民事法律制度的影响[D];天津商业大学;2012年
6 侯景春;当代中国村民自治中的精英治理[D];吉林大学;2006年
7 李志军;村民自治进程中法制问题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07年
8 潘昌伟;村民自治权研究[D];辽宁大学;2007年
9 王淑勤;论我国村民委员会的行政主体地位[D];郑州大学;2006年
10 叶华;乡镇行政权与村民自治权关系失衡问题及对策研究[D];西南政法大学;2006年
,本文编号:79391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minzhuminquanlunwen/79391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