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法治论文 >

和谐视阈下的师生共同成长研究

发布时间:2017-09-20 14:41

  本文关键词:和谐视阈下的师生共同成长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和谐 师生关系 教师与学生 共同成长


【摘要】:师德修养并不单纯是个教师在教育教学活动中所体现出来的遵守职业道德规范的水平和状态的问题,它更是一个教师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综合反映,集中体现了教师的人生追求——做一个什么样的人(教师);它也是教师学术研究、为人处事、教育教学等方面人格与道德品质的感性显现。和谐的师生关系是指教师与学生之间所显现的平衡与协调的状态,这种平衡与有序体现为师生双方在心理认知上对双方的关系具有共同的价值判断(彼此有认同感);在情感上能够相融(彼此在情感上接近);在行为上能够相互协调。和谐是师生关系是实现教师与学生共同成长的伦理与心理条件。充分认识到教师职业道德的内涵与价值、树立民主法治的理念,在教育教学中真正做到"以人为本"与"依法执教"、不断创新教育理念,提升教育教学艺术水平、教师自觉培育自身健全的人格等几方面是构建和谐师生关系,实现师生共同成长的现实路径。
【作者单位】: 淮北师范大学思想政治理论教育教学与研究中心;
【关键词】和谐 师生关系 教师与学生 共同成长
【分类号】:G645.6
【正文快照】: 1问题的提出近年来,校园中师生关系紧张的状况出现在各级各类学校中,尤其是在高等学校中,学生与教师的对立有的甚至到了白热化的程度(诸如大学生与辅导员,研究生与导师)。媒体所披露出来的涉及高校教师的一些丑闻,不仅直接导致高校教师社会形象的降低,更是加剧了社会舆论对高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王卫东;广州市属高校新进青年教师职业信念的调查[J];广州师院学报;1999年10期

2 傅维利,张东娇;论教师职业道德形成与发展的基本规律[J];教育科学;1999年04期

3 王燕;关于教育的伦理道德价值的思考——兼谈教育的功利化倾向[J];教育探索;2002年11期

4 杨惠欣;中国传统教育思想的当代启示[J];石家庄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1年01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金龙;教育公正新解[D];华东师范大学;2005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唐光斌;新时期中国民办高等教育发展的伦理审视[D];湖南师范大学;2004年

2 姜海兰;论人本化学生评价[D];南京师范大学;2004年

3 赵延金;课堂教学公平问题的理论与实践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4年

4 刘格华;当前部分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失范的透视与思考[D];湖南师范大学;2005年

5 王书玲;教育制度的合道德性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5年

6 徐新;论教育良心[D];中南大学;2005年

7 傅晨琛;李镇西语文民主教育思想初探[D];浙江师范大学;2006年

8 糜海波;我国教育伦理建设之应然[D];南京师范大学;2006年

9 陆红霞;教育伦理价值取向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6年

10 吴黎辉;强势学校管理的教育伦理学思考[D];华东师范大学;2007年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秦安安;秦轲;;当代大学师生关系存在的问题与原因分析[J];科技促进发展(应用版);2010年12期

2 李晓希;;从《学记》中探索青年教师的为师之道[J];辽宁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1年02期

3 胡勉强;邓树勇;谭秋浩;;论新时期高校辅导员与大学生之间和谐师生关系的构建[J];广东医学院学报;2011年04期

4 吕月清;;品读《论语》 感悟和谐[J];基础教育参考;2011年12期

5 渠欢;;高校师生关系疏离的成因与对策分析[J];美与时代(下);2011年08期

6 徐海阔;;论大学生人际交往及和谐人际关系的建立[J];世纪桥;2011年15期

7 秦璐;;大学校园和谐师生关系的缺失及其回归[J];新乡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年03期

8 许鹏;;论高校辅导员与和谐班级建设[J];出国与就业(就业版);2010年19期

9 范卉敏;;热爱、尊重——和谐视阈下智慧型师生关系的纽带[J];长春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7期

10 龚丽丽;;浅谈高校教师职业道德修养对师生关系的影响[J];出国与就业(就业版);2010年17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黄雨田;牛盾;王鹏飞;;大学生师生关系的结构与类型[A];第十二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9年

2 何仕;;和谐校园建设与高校师生关系问题研究[A];福建省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研究会2007年年会优秀论文专辑(二)[C];2007年

3 张勇华;李晓阳;李栋宣;朱保华;;关于师范生免费教育的解读[A];探索与创新——《高校招生》杂志理论研究专辑[C];2009年

4 张弛;;论高校和谐课堂的建设[A];高等学校土木工程专业建设的研究与实践——第九届全国高校土木工程学院(系)院长(主任)工作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5 邢劲松;;强化服务意识,做好保卫工作 构建和谐校园[A];北京市高教学会保卫学研究会第十届学术年会论文选集[C];2007年

6 刘兆吉;;大学教师的威信及师生关系[A];全国第六届心理学学术会议文摘选集[C];1987年

7 陈峰;;谈高校后勤部门在和谐校园建设中的任务[A];着力提高高等教育质量,努力增强高校创新与服务能力——北京市高等教育学会2007年学术年会论文集(上册)[C];2008年

8 李正明;陈敬良;周海玲;;论高等教育消费环境的和谐[A];2006年中国教育经济学年会会议论文集[C];2006年

9 陈思敏;;引导大学生形成正确的和谐的价值观——马克思主义矛盾学说的运用[A];福建省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研究会2007年年会优秀论文专辑(一)[C];2007年

10 张爱秀;;契约论视角下研究生和导师关系研究[A];2005年中国教育经济学年会会议论文集[C];2005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口述 中科院院士、中国科技大学原校长、知名教育家 朱清时 本报记者 张英 整理;朱清时:师生关系恶化说明教育出了问题[N];南方周末;2008年

2 徐平 辽宁大学副校长;从教学入手重建大学师生“从游”关系[N];中国教育报;2011年

3 吴江;不怕“师生关系”,就怕利益纠结[N];工人日报;2010年

4 天津广播电视大学 吴萍;浅谈大学校园和谐师生关系的构建[N];天津教育报;2009年

5 曹建文;发展健康共进的师生关系[N];光明日报;2006年

6 张中 复旦大学中文系;从“老师”到“老板”的演变[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0年

7 马俊刚 狄多华;高校师生关系缘何渐行渐远[N];中国改革报;2007年

8 黄志斌 刘迎南;从贺卡看师生关系[N];人民日报海外版;2002年

9 孙海涛;构建高校和谐师生关系的思考[N];贵州政协报;2008年

10 本报记者 毛帽;建立和谐师生关系需加强自律和他律[N];中国教育报;2008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辛鹏;当代中国高校师生关系冲突的文化透视[D];东北师范大学;2011年

2 杨清明;高校德育主体和谐初论[D];西南大学;2008年

3 杨咏梅;从管治到善治[D];华东师范大学;2006年

4 熊华军;意义生成:当代大学教学价值的新取向[D];华中科技大学;2008年

5 陶凤翔;高校数字化学习与师生共同发展[D];湖南师范大学;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政;高校师生关系新问题的反思和对策[D];西南大学;2008年

2 叶菊华;民办高校和谐校园文化建设路径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08年

3 王f 荔;大学生和谐人际关系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07年

4 郭彩华;平等·互动·创新[D];武汉理工大学;2006年

5 周小萍;工科研究生教育中的师生关系研究[D];西南大学;2008年

6 杨筱柏;高校网络舆论在思想政治工作中的效能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07年

7 邱殿成;论高校教师的学生观[D];山东师范大学;2008年

8 刘洪娟;大学师生关系的伦理思考[D];华东师范大学;2009年

9 肖晓芬;高校新型师生关系的构建研究[D];江西理工大学;2010年

10 晏富宗;宋代书院师生关系研究[D];江西师范大学;2006年



本文编号:888690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minzhuminquanlunwen/888690.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33957***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