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法治论文 >

网络时代公民隐私权与新闻自由的冲突与协调研究

发布时间:2017-09-30 07:13

  本文关键词:网络时代公民隐私权与新闻自由的冲突与协调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网络时代 公民 隐私权 新闻自由 冲突


【摘要】:随着网络时代的到来,媒介环境和生态都产生了深刻的变化,信息的传播呈现出“实时化、多元化、便捷化”的突出特点。依托网络技术,新闻媒体实现了网络与现实生活的无指缝对接,和立体化的覆盖,同时也为侵犯公民隐私权的行为提供了更加便捷的平台,使得新闻的自由传播和公民隐私权的保护也成为了一对突出的矛盾。隐私权与新闻自由都是人的基本权利,都是人格完善的必然组成。过于注重公民隐私权而忽视新闻自由,则会使得公民隐私权的保护得到无限放大,使全社会的新闻自由受到压制,导致全社会缺少民主、公平、自由的舆论环境,公民应有的知情权和监督权被剥夺;而反之,过于注重新闻自由,又会放大新闻自由权,使得公民的隐私权受到侵犯,又不会被追究。因此在公民隐私权与新闻自由之间存在一种常态化的对抗和冲突因素。隐私权以公民的个人隐私保护为先决条件,而新闻自由则是社会民主化、法治化进程的重要体现,是公民知情权的充分体现。由于新闻自由和公民隐私权两者在价值取向的出发点和立足点上有明显的冲突,加之我国相关立法的不健全,使得“内容少、法律散、手段弱”特点较为突出,公民隐私权与新闻自由两者之间的矛盾更加突显。在网络时代,新闻受众既是传播者,又是接受者,是典型的“自媒体”,既崇尚于全社会新闻自由的环境,又对于自己的隐私十分注重。在网络时代下,公民的隐私权与新闻自由的冲突呈现出白炽化,处理好两者的关系直接影响着我国的社会主义民主与法治建设进程,更关系到网络时代的背景下新闻事业能否健康发展。因此,当前如何更有效的协调网络时代公民隐私权与新闻自由的冲突,将我国网络环境下的新闻语境和我国的新闻政策、法律相结合,做到“与时俱进、与时消息、与时偕行”,用全面、联系、发展的观点看待和分析公民隐私权与新闻自由,提出切实可行的措施,既要保障新闻自由,又能使得公民的隐私权不受侵犯,成为学术界的热点问题。本文采用文献综述、逻辑分析等研究方法,摒弃传统的研究者单一的“新闻报道模式”研究视角,将媒介环境学、媒介生态学等理论作为理论支撑,结合网络环境下的我国新闻语境和隐私权、新闻自由相关法律、法规,首先对隐私权、新闻自由、网络时代新闻自由等相关文献进行了综述,在此基础上介绍了研究的背景、意义、内容、方法。对公民、公民隐私权、中国语境下的新闻自由、新闻自由与信息自由的区别等相关概念进行了界定。归纳总结了独处权、一般人格权、信息控制等网络时代公民隐私权的理论;天赋人权、人民主权、第四权、媒介环境、媒介生态等网络时代新闻自由理论。在理论研究的基础上与实践相结合,从法律、法规、政策等方面阐述了当前网络时代公民隐私权与新闻自由保护的法律法规。其次,从客体范围、数字载体、权利人控制等方面分析了网络时代公民隐私权的特征;从新闻发布的自由性、新闻主体的大众化、新闻信息双向选择性等方面分析了网络时代新闻自由的特征;对网络时代公民隐私权与新闻自由的范围进行了探究;从侵权方式、行为人、信息传播、网络时代的“去中心化”、“便捷化”分析了网络时代公民隐私权与新闻自由面临的挑战。第三,从媒介环境、媒介生态两个方面分析了网络时代公民隐私权与新闻自由冲突的影响因素;从权利的限制性、法律地位、价值取向、传播环境等方面深入研究了网络时代公民隐私权与新闻自由冲突的表现形式及原因。最后,提出了网络时代公民隐私权与新闻自由协调的原则和措施。即:在坚持权利平等、利益标准衡量、核心领域特别对待等原则的基础上,进一步正确处理个人隐私与公共利益的关系;规范限制网络新闻自由的正当性;将公民隐私权作为基本权利写进宪法、通过完善法律法规适当限制网络新闻自由、充分发挥新闻行业自律机制作用、建立完善诉前报道制度;提高公民的科学和法律知识、加强宣传力度;创新网站建设并加强网络监管。
【关键词】:网络时代 公民 隐私权 新闻自由 冲突
【学位授予单位】:西南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G210
【目录】:
  • 摘要4-6
  • ABSTRACT6-9
  • 第一章 绪论9-21
  • 一、研究背景9-10
  • 二、文献综述10-18
  • 三、研究意义18-19
  • 四、研究内容19-20
  • 五、研究思路和方法20-21
  • 第二章 网络时代公民隐私权与新闻自由的概述21-29
  • 一、网络时代公民隐私权的概念界定21-22
  • 二、新闻自由的概念界定22-24
  • 三、网络时代公民隐私权与新闻自由的理论基础24-27
  • 四、网络时代公民隐私权与新闻自由保护的法理基础27-29
  • 第三章 网络时代公民隐私权与新闻自由的特征、范围及面临的挑战29-34
  • 一、网络时代公民隐私权与新闻自由的特征29-30
  • 二、网络时代公民隐私权与新闻自由的范围30-31
  • 三、网络时代公民隐私权与新闻自由面临的挑战31-34
  • 第四章 网络时代公民隐私权与新闻自由冲突34-41
  • 一、网络时代公民隐私权与新闻自由冲突的影响因素34
  • 二、网络时代公民隐私权与新闻自由冲突的表现形式34-36
  • 三、网络时代公民隐私权与新闻自由冲突的原因分析36-41
  • 第五章 网络时代公民隐私权与新闻自由协调的原则、措施41-51
  • 一、网络时代公民隐私权与新闻自由协调的原则41-42
  • 二、网络时代公民隐私权与新闻自由协调的措施42-51
  • 第六章 结论51-53
  • 参考文献53-55
  • 致谢55-56
  • 在学校期间发表的文章56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建明;新闻自由的七种权利[J];新闻爱好者;2001年03期

2 刘慧瀛 ,郭振军;面对新闻自由的法律诉说[J];新闻爱好者;2001年08期

3 张海廷 ,魏武;论新闻自由与法治的宽容[J];新闻爱好者;2001年12期

4 姚文华;姚文华论社会主义新闻自由规律[J];新闻大学;2001年04期

5 姚文华;论社会主义新闻自由规律[J];新闻知识;2001年07期

6 孙丽君;论新闻自由[J];昌潍师专学报;2001年04期

7 陈立平;论新闻自由[J];湖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年S1期

8 王永亮,刘忠魁;透视美国新闻自由[J];声屏世界;2002年11期

9 江北;战火焚烧了新闻自由的假面具[J];新闻战线;2003年05期

10 吴晓秋;新闻自由要素的比较分析[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04年0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8条

1 杨保军;;论和谐为美的新闻自由精神[A];新闻学论集(第19辑)[C];2007年

2 李彬;李漫;;新闻自由与新闻民主:内涵、语境及问题[A];新闻学论集(第22辑)[C];2009年

3 谢清果;张汉丽;;台湾新闻自由与民众监督的博弈与出路——从《苹果日报》的“动新闻”事件说起[A];“传播与中国·复旦论坛”(2010)——信息全球化时代的新闻报道:中国媒体的理念、制度与技术论文集[C];2010年

4 鲍丹禾;;论新媒体时代新闻自由的延伸和受限[A];中国传媒大学第三届全国新闻学与传播学博士生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5 程金福;;西方新闻自由的历史建构[A];“传播与中国·复旦论坛”(2010)——信息全球化时代的新闻报道:中国媒体的理念、制度与技术论文集[C];2010年

6 简海燕;;美国新闻自由与被告公平受审权利的冲突与调和[A];全国外国法制史研究会学术丛书——20世纪外国刑事法律的理论与实践[C];2005年

7 黄旦;;新闻自由:新闻媒介职业化的政治基础——对西方新闻自由思想历史发展的再思考[A];信息化进程中的传媒教育与传媒研究——第二届中国传播学论坛论文汇编(上册)[C];2002年

8 彭桂兵;;“明显而即刻的危险”原则的历史由来[A];中国传媒大学第五届全国新闻学与传播学博士生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海明;从拉萨事件看西方新闻自由的实质及我方对策[N];中华新闻报;2008年

2 中国传媒大学南广学院 刘云;失去公信力的“新闻自由”必遭唾弃[N];中华新闻报;2008年

3 陈宣宇 西安交通大学民商法硕士研究生;新闻自由法律保护的困境与原因[N];西部法制报;2010年

4 本报首席记者 郑若麟;西方“新闻自由”严重扭曲事实[N];文汇报;2011年

5 人民日报社新闻研究中心主任 张首映;新闻自由泛滥之祸及其反思[N];光明日报;2011年

6 复旦大学国际问题研究院教授、副院长 沈丁立;美国没有无限的新闻自由[N];人民日报海外版;2013年

7 林风徐;美国并非新闻自由的乐园[N];光明日报;2013年

8 本报记者 侯丽;“新闻自由”:媒体缺乏自律的道德幌子[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4年

9 张进德;新闻自由VS公正审判[N];人民法院报;2003年

10 郑梦熊;正确看待“新闻自由”[N];人民日报;2000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6条

1 章敬平;论新闻自由[D];苏州大学;2007年

2 江峰;美国新闻自由的历史之维与宪政考察[D];中国政法大学;2007年

3 商娜红;守护社会良知[D];复旦大学;2003年

4 简海燕;媒体报道司法活动的法律限制[D];中国政法大学;2006年

5 杜俊伟;论舆论的自组自稳[D];华中科技大学;2009年

6 牛静;论新闻自由权的具体化[D];华中科技大学;2008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傅毅飞;后“9.11”时代美国新闻自由的“沉沦”及其走向[D];南京师范大学;2006年

2 王历磊;现代社会的新闻自由与舆论引导[D];山东大学;2006年

3 金石;论新闻自由的管制[D];中国政法大学;2004年

4 米鹏举;政治学视角下的新闻自由及其限制初探[D];吉林大学;2008年

5 康永;论新闻自由的价值[D];苏州大学;2007年

6 董柳;论新闻自由的相对性[D];华中科技大学;2010年

7 赵悦;新闻自由的渐进与急进[D];华中科技大学;2009年

8 刘佳;试论新闻自由与新闻管制[D];郑州大学;2009年

9 陈晨;宪政视野下的新闻自由及其法律保护[D];山东大学;2011年

10 吉汉;土耳其的新闻自由实际情况与其管理制度[D];复旦大学;2012年



本文编号:946817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minzhuminquanlunwen/946817.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c94c7***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