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传承人空间分布研究

发布时间:2021-01-16 22:20
  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是延续非遗文化生命力的动力源泉,对凸显宝贵的人类智慧和精神血脉,彰显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有重要作用。如何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及其传承人,使之在当代社会中得以保存,实现价值成为当前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本文采用了地理学、人类学、民族学、管理学等交叉学科的理论,主要借鉴文化地理学、空间计量学等理论,运用文献研究法、田野调查法、定量与定性研究法等研究方法,对我国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空间分布格局、规律及其影响因素做了整体的宏观的分析和研究。本文利用最邻近点指数、地理集中指数、基尼指数、核密度、变异系数等ArcGIS空间计量学研究方法,以国家级非遗传承人为研究对象,全国33个行政区为研究区域,国家级非遗传承人整体空间分布和不同类型国家级非遗传承人分布特征为研究内容,通过对传承人空间影响因素的分析研究可以得出以下结论:非遗传承人整体在空间分布上属于集聚分布。分布均匀度较低,区域分布差异明显,表现出较强分布不均衡。形成2个高密度圈,4个次高密度圈和多个小核心圈。东西中部空间分布格局中东部地区最多,西部地区次之,中部地区最少。从类型分布来看,各类型非遗传承人都为... 

【文章来源】:湖南师范大学湖南省 211工程院校

【文章页数】:199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我国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传承人空间分布研究


我国国家级非遗传承人空间分布图

特征图,行政区,特征图


我国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空间分布研究20式中:Gi表示我国国家级非遗传承人的地理集中指数,xi表示i地区的非遗传承人人数,a为我国5批国家级非遗传承人总数,n为中国行政区总个数。Ge为非遗传承人平均分布于各地区的地理集中指数。通过对比Gi与Ge的大小来确定非遗传承人分布的集中程度。图3-2我国国家级非遗传承人在中国各行政区分布特征图以中国34个行政区作为研究单元,3068名国家级非遗传承人为研究对象,利用公式计算得出地理集中指数Gi为19.87。现在假设3068名国家级非遗传承人平均分布在中国34个行政区,理想状态下的Ge为17.15。对比可知Gi>Ge,表明从省域范围可以看出,非遗传承人空间分布相对集中。在中国34个省级行政区中,除台湾没有列入统计范围内外,其余33个省级行政区都有国家级非遗传承人分布。从非遗传承人在中国各行政区分布特征图(图3-2)可以看出国家级非遗传承人主要聚集在浙江、北京、江苏、山西、河北、福建等地区。三、非遗传承人分布均衡程度分析基尼指数是研究区域空间分布离散程度的重要方法,基尼系数可以用于刻画空间要素的分布,也可以对两个空间要素的分布进行对比,是地理学中用来描述离散区域空间分布的重要方法。理论上,基尼系数介于0和1之间,当其接近0时,表示分布趋于均衡,即各省非遗传承人数量相等;当其接近1时,表示非遗

洛伦兹曲线,洛伦兹曲线,空间


我国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空间分布研究22贵州963.13%74.12%西藏963.13%77.25%青海882.87%80.12%内蒙古822.67%82.79%陕西782.54%85.33%江西702.28%87.61%甘肃682.22%89.83%重庆591.92%91.75%辽宁581.89%93.64%广西491.60%95.24%天津421.37%96.61%黑龙江311.01%97.62%吉林220.72%98.34%宁夏220.72%99.05%海南190.62%99.67%澳门70.23%99.90%香港30.10%100.00%结合空间洛伦兹曲线可以进一步检验非遗传承人空间分布的均衡情况。依据表3-1的数据,得出非遗传承人分布的空间洛伦兹曲线(图3-3)。结果表明浙江、北京、江苏、山西、河北、福建、广东、河南、云南、湖南10个行政区的非遗传承人数量所占比重接近于全国非遗传承人总数的1/2,空间上表现为非均衡集中分布的状况。图3-3我国国家级非遗传承人分布的空间洛伦兹曲线图为了便于观察非遗传承人空间分布的均衡程度,通过对非遗传承人在全国分布的情况进行统计,利用ArcGIS10.2图层属性中的分级色彩设置功能,得出非


本文编号:2981647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oufeilunwen/zaizhiboshi/2981647.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30209***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