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中华基督教女青年会的慈善公益事业研究(1919-1949)
发布时间:2021-03-25 22:08
晚清以来,上海慈善事业持续发展,其中有一个较为特殊的团体——上海中华基督教女青年会。1908年,上海中华基督教女青年会成立,起初它利用宗教的力量逐渐凝聚成为一个妇女团体,开展相应的宗教活动和妇女解放运动。从20世纪10年代末开始,随着时代变为社会公益团体,主张为社会提供服务。1919年,上海中华基督教女青年会开始从事儿童福利工作,走上转型道路。自转型以来至新中国成立这30年间,上海中华基督教女青年会开展了多项重要事工,如儿童福利工作、妇女救济和学生救济。上海中华基督教女青年会的慈善公益事业大致经历了三个发展阶段:奠基与扩张、兴盛与停滞、复兴与结束,并在不同阶段呈现出不同特点。上海中华基督教女青年会开展慈善公益活动之时,除了开展临时紧急性的救济,还特别注意教养兼施,主张通过各类训练使被救济者掌握一定生活技能,给予物质帮助的同时还注重培养其自立自强的品格。由于救济效果良好,上海中华基督教女青年会赢得社会各界的广泛赞誉,树立了良好的慈善公益形象,为其募捐义卖行动提供了广泛的群众基础。然而,在经费的制约下,上海中华基督教女青年会的各项慈善公益活动受其影响无法深入发展。通过对上海中华基督教女青年...
【文章来源】:湖南师范大学湖南省 211工程院校
【文章页数】:102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上海女青年会组织系统图②随着时局的变换,上海女青年会开展的事工不断发展与完善,至20世纪30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中国基督教女青年会学生事业之考察[J]. 贺庆为. 沧桑. 2010(10)
[2]20世纪上半叶中国妇女的启蒙与觉醒——以上海基督教女青年会女工夜校为对象[J]. 赵晓阳. 中华女子学院学报. 2010(03)
[3]论抗战时期上海的妇女救亡团体[J]. 于明静. 历史教学问题. 2005(04)
[4]近代中国的民众团体与城市女工——以中华基督教女青年会的劳工事业为例(1904-1933)[J]. 钮圣妮. 东岳论丛. 2005(03)
硕士论文
[1]塑造新儿童:民国上海儿童健康运动研究(1919-1937)[D]. 柳丽贺.河北大学 2018
[2]战后上海中华基督教女青年会托儿所研究(1945-1949)[D]. 冯蕾.上海师范大学 2014
[3]中华基督教女青年会干事研究[D]. 王丽.首都师范大学 2005
[4]中国基督教会对非基督教运动的回应和本色化运动(1924-1927)[D]. 徐宏.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 2003
本文编号:3100413
【文章来源】:湖南师范大学湖南省 211工程院校
【文章页数】:102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上海女青年会组织系统图②随着时局的变换,上海女青年会开展的事工不断发展与完善,至20世纪30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中国基督教女青年会学生事业之考察[J]. 贺庆为. 沧桑. 2010(10)
[2]20世纪上半叶中国妇女的启蒙与觉醒——以上海基督教女青年会女工夜校为对象[J]. 赵晓阳. 中华女子学院学报. 2010(03)
[3]论抗战时期上海的妇女救亡团体[J]. 于明静. 历史教学问题. 2005(04)
[4]近代中国的民众团体与城市女工——以中华基督教女青年会的劳工事业为例(1904-1933)[J]. 钮圣妮. 东岳论丛. 2005(03)
硕士论文
[1]塑造新儿童:民国上海儿童健康运动研究(1919-1937)[D]. 柳丽贺.河北大学 2018
[2]战后上海中华基督教女青年会托儿所研究(1945-1949)[D]. 冯蕾.上海师范大学 2014
[3]中华基督教女青年会干事研究[D]. 王丽.首都师范大学 2005
[4]中国基督教会对非基督教运动的回应和本色化运动(1924-1927)[D]. 徐宏.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 2003
本文编号:310041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oufeilunwen/zaizhiboshi/310041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