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媒体时代下公众考古的发展策略

发布时间:2021-03-27 09:59
  文化遗产是人类在发展过程中不断创造和积累的,它的公共属性是公共考古发展的伦理基础;公众缺乏对文化遗产重要性的认识是公共考古发展的人文基础。考古资源和文化遗产遭到破坏,是发展公共考古的社会需要;考古学科极易被误解和考古学家的公众形象受损是发展公共考古的行业需要,为此考古界一致达成大力发展公众考古的共识。在这一过程中,媒体作为连接考古与公众的重要桥梁,在促进公众考古的发展上发挥了不可忽视的作用。近年,研究公众考古传播媒介与途径类论文主要以电视等传统媒体播出的公众考古节目为研究对象,对新媒体公众考古传播的研究较少。为此本文从公众考古与媒体合作的背景出发,具体分析公众考古与新媒体合作的案例后,提出一些促进公众考古在新媒体时代发展的策略。本文首先回顾了公众考古学在中国的发展历程与现有研究成果,指出在中国发展公众考古的重要性。接下来,本文对现有公众考古微信公众号进行分类,并借用传播学的“5W模式”、“沉默的螺旋”等理论具体分析公众考古微信公众号的发展现状,列举了公众考古在微信公众号平台所取得的成绩与存在的问题。最后,本文结合公众考古微信公众号在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与笔者自身在新媒体公司实践八个月的... 

【文章来源】:内蒙古大学内蒙古自治区 211工程院校

【文章页数】:61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新媒体时代下公众考古的发展策略


李子一考古是什么漫画

新媒体时代下公众考古的发展策略


全国十大考古发现

新闻,公众


43图3.3新华社微信新闻截图新华社作为老牌知名媒体,在新闻行业有着不小的公信力和影响力。其微信公众号在微信传播力榜单排名第一,头条文章平均阅读量在一百五十万左右。就是这样一家在中国家喻户晓的媒体,依旧在发布微信公众文章时犯了“考古就是盗墓”这样常识性的错误,考古学者纷纷感叹公众考古依旧任重道远。事实上,在公众考古传播的过程中,科学性和专业性是必须具备的,虚假的“科学信息”传播会大大降低公众考古的公信力。一些如《沙漠深处发现古墓,出土8字逆天文物,考古学家大呼:天意胺、《考古专家在其墓中发现惊人秘密》、《考古学家发现耶稣医治残疾人的两个游泳池》的公众号文章肆意传播,对科学考古学的传播造成了极大的阻碍。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公众考古新媒体发展进程[J]. 谢珂.  南方文物. 2018(03)
[2]近十年国内外公众考古研究对比分析[J]. 刘君杰,刘迪,张发亮.  文博. 2018(01)
[3]公众考古教育实践初探[J]. 王太一,高蒙河.  南方文物. 2017(02)
[4]传统媒体微信公众平台同质化现象探析[J]. 朱斐.  采写编. 2016(04)
[5]中国考古纪录片的发展过程[J]. 王沛,高蒙河.  东南文化. 2016(01)
[6]微信公众号的现状、类型及发展趋势[J]. 黄楚新,王丹.  新闻与写作. 2015(07)
[7]新媒体与公众考古传播[J]. 崔俊俊.  大众考古. 2015(04)
[8]城市大遗址保护利用中公众参与问题研究——以唐大明宫考古遗址公园的建设和管理运营为例[J]. 马建昌,张颖.  人文杂志. 2015(01)
[9]从文化圣殿到民众乐园——汉阳陵公众考古活动的思考[J]. 程艳妮.  文博. 2012(06)
[10]考古现场·博物馆·课堂:考古教育的三个阶段[J]. 麻赛萍,高蒙河.  博物馆研究. 2011(03)

硕士论文
[1]殷墟考古初期(1929-1930)的古物所有权之争[D]. 王伟佳.中国美术学院 2014
[2]公众考古传播研究[D]. 郭云菁.复旦大学 2012
[3]曹操墓事件新闻报道的个案研究[D]. 崔建莉.西北大学 2011
[4]中国考古学大众化历程研究[D]. 贾博宇.复旦大学 2011



本文编号:3103313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oufeilunwen/zaizhiboshi/3103313.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01809***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