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氏春秋》中的春秋故事研究
发布时间:2021-03-27 21:00
战国时期的诸子为了阐释论证自己的思想观点,在著作中常常引用各类故事进行说理,《吕氏春秋》就是这类著作中的典型。《吕氏春秋》中各种类型的故事,按时代划分,可分为传说时代的故事、夏商西周的故事、春秋故事和战国故事,春秋故事是《吕氏春秋》中数量最多、内容最丰富的部分,也是最能体现作者撰书意图的部分。春秋故事中的主角是春秋时期的霸主、明君以及辅佐他们的贤臣,作者引用这些人物的故事,让读者看到了贤君良臣所具备的独特素质。书中多次引用齐桓公、管仲、晋文公、秦穆公、赵简子等人的故事,让这些贤者的形象更加突出,作者借他们的故事表现了自己理想中的君臣形象和愿辅佐君主统一天下的理想抱负。《吕氏春秋》作为杂家代表作品,吸收了九流十家的思想,孔子及其弟子是《吕氏春秋》中出现次数最多的诸子,作者用故事展现了孔子、颜回、子路、子夏等人的形象,且书中多次引用儒家经典,体现了对儒家思想的推崇。战国末期用故事说理已成风气,故事是战国诸子著作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且形成了强大的“通用材料”库,出现文本互见的情况。《吕氏春秋》中的大部分故事见于先秦时期的其他典籍,其中春秋故事见于《左传》《国语》《管子》《晏子春秋》《庄子》等书...
【文章来源】:西北师范大学甘肃省
【文章页数】:86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章 《吕氏春秋》中的春秋故事概说
第一节 《吕氏春秋》中的故事内容和特色
第二节 《吕氏春秋》中春秋故事人物地域分布与相关人物身份
第二章 《吕氏春秋》中霸主贤臣的故事
第一节 齐桓公的故事
第二节 管仲的故事
第三节 秦穆公的故事
第四节 晋文公的故事
第五节 赵简子的故事
第三章 《吕氏春秋》中的孔子及其弟子
第一节 《吕氏春秋》中的孔子
第二节 《吕氏春秋》中的孔门弟子
第四章 《吕氏春秋》中春秋故事的素材和来源
第一节 《吕氏春秋》与《左传》
第二节 《吕氏春秋》与《国语》
第三节 《吕氏春秋》与《管子》
第四节 《吕氏春秋》与其他典籍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诗》亡然后《春秋》作”与战国“处士横议”——论孔子《春秋》学对战国诸子的开启与引领[J]. 董芬芬. 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9(04)
[2]《吕氏春秋》对孔子的引征及其意义[J]. 郭强. 长治学院学报. 2014(06)
[3]清代《吕氏春秋》研究史简论[J]. 俞林波. 宁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14(06)
[4]《墨子》“说”体与先秦小说[J]. 董芬芬. 暨南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3(10)
[5]《吕氏春秋》对浓缩型历史典故的运用及其文学意义[J]. 管宗昌. 北方论丛. 2010(03)
[6]《吕氏春秋》称引孔子及其意义[J]. 王启才. 阜阳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7(01)
[7]论先秦寓言的成就[J]. 赵逵夫. 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6(04)
[8]《吕氏春秋》的传习与研究概览[J]. 庞慧. 廊坊师范学院学报. 2006(01)
[9]20世纪《吕氏春秋》研究综述[J]. 俞长保. 徐州师范大学学报. 2002(04)
[10]中外“《吕氏春秋》学”评考综要补[J]. 李家骧. 湘潭大学社会科学学报. 2001(05)
博士论文
[1]《吕氏春秋》学术思想体系研究[D]. 俞林波.山东大学 2012
[2]《吕氏春秋》研究[D]. 黄伟龙.西北师范大学 2003
硕士论文
[1]《吕氏春秋》中的故事和用事研究[D]. 袁国强.武汉大学 2017
[2]《左传》、《吕氏春秋》叙事的比较[D]. 马尚学.西北师范大学 2014
[3]论《吕氏春秋》的言语观[D]. 王皓潼.辽宁师范大学 2014
[4]《吕氏春秋》寓言研究[D]. 宋洁.东北师范大学 2013
[5]论《吕氏春秋》的文艺思想[D]. 王南萍.湖南师范大学 2012
[6]试论《吕氏春秋》在中国古代散文发展史上的作用[D]. 王晓丹.曲阜师范大学 2012
[7]《吕氏春秋》艺术结构研究[D]. 高小瑜.辽宁师范大学 2011
[8]《吕氏春秋》寓言结构研究[D]. 刘雯.济南大学 2010
[9]吕氏春秋文学性研究[D]. 付浩宇.山东师范大学 2009
[10]《吕氏春秋》寓言研究[D]. 邓岳利.四川师范大学 2008
本文编号:3104217
【文章来源】:西北师范大学甘肃省
【文章页数】:86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章 《吕氏春秋》中的春秋故事概说
第一节 《吕氏春秋》中的故事内容和特色
第二节 《吕氏春秋》中春秋故事人物地域分布与相关人物身份
第二章 《吕氏春秋》中霸主贤臣的故事
第一节 齐桓公的故事
第二节 管仲的故事
第三节 秦穆公的故事
第四节 晋文公的故事
第五节 赵简子的故事
第三章 《吕氏春秋》中的孔子及其弟子
第一节 《吕氏春秋》中的孔子
第二节 《吕氏春秋》中的孔门弟子
第四章 《吕氏春秋》中春秋故事的素材和来源
第一节 《吕氏春秋》与《左传》
第二节 《吕氏春秋》与《国语》
第三节 《吕氏春秋》与《管子》
第四节 《吕氏春秋》与其他典籍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诗》亡然后《春秋》作”与战国“处士横议”——论孔子《春秋》学对战国诸子的开启与引领[J]. 董芬芬. 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9(04)
[2]《吕氏春秋》对孔子的引征及其意义[J]. 郭强. 长治学院学报. 2014(06)
[3]清代《吕氏春秋》研究史简论[J]. 俞林波. 宁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14(06)
[4]《墨子》“说”体与先秦小说[J]. 董芬芬. 暨南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3(10)
[5]《吕氏春秋》对浓缩型历史典故的运用及其文学意义[J]. 管宗昌. 北方论丛. 2010(03)
[6]《吕氏春秋》称引孔子及其意义[J]. 王启才. 阜阳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7(01)
[7]论先秦寓言的成就[J]. 赵逵夫. 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6(04)
[8]《吕氏春秋》的传习与研究概览[J]. 庞慧. 廊坊师范学院学报. 2006(01)
[9]20世纪《吕氏春秋》研究综述[J]. 俞长保. 徐州师范大学学报. 2002(04)
[10]中外“《吕氏春秋》学”评考综要补[J]. 李家骧. 湘潭大学社会科学学报. 2001(05)
博士论文
[1]《吕氏春秋》学术思想体系研究[D]. 俞林波.山东大学 2012
[2]《吕氏春秋》研究[D]. 黄伟龙.西北师范大学 2003
硕士论文
[1]《吕氏春秋》中的故事和用事研究[D]. 袁国强.武汉大学 2017
[2]《左传》、《吕氏春秋》叙事的比较[D]. 马尚学.西北师范大学 2014
[3]论《吕氏春秋》的言语观[D]. 王皓潼.辽宁师范大学 2014
[4]《吕氏春秋》寓言研究[D]. 宋洁.东北师范大学 2013
[5]论《吕氏春秋》的文艺思想[D]. 王南萍.湖南师范大学 2012
[6]试论《吕氏春秋》在中国古代散文发展史上的作用[D]. 王晓丹.曲阜师范大学 2012
[7]《吕氏春秋》艺术结构研究[D]. 高小瑜.辽宁师范大学 2011
[8]《吕氏春秋》寓言结构研究[D]. 刘雯.济南大学 2010
[9]吕氏春秋文学性研究[D]. 付浩宇.山东师范大学 2009
[10]《吕氏春秋》寓言研究[D]. 邓岳利.四川师范大学 2008
本文编号:3104217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oufeilunwen/zaizhiboshi/310421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