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埃尔金斯的视觉文化批评
发布时间:2021-04-06 03:19
詹姆斯·埃尔金斯,曾在多所大学从事美术史论和艺术批评方面的教学科研工作,是当代西方一位在视觉文化批评方面有较大影响的学者。其视觉文化批评的主要内容体现于中国画批评、绘画和艺术图像批评、一般视觉文化批评三个领域。由于特殊“机缘”,埃尔金斯对中国画发生了兴趣。在中国画批评方面,他谈了自己对中国山水画历史分期的见解,并指出中国山水画尤其是水墨画之重要特点在于“变形”“和谐”与“抽象”等方面。在这方面,他的批评方式、批评立场和很多具体见解具有合理深刻的一面,也在认知和观点上有肤浅片面的一面,一定程度上体现了他某些西方中心论的美国式误解。在绘画和艺术图像批评方面,首先他描述了由裂缝进入油画观看以及视觉品味和视觉素养等问题。其次区分了“艺术图像”与“非艺术图像”,并探讨了各自的内涵及关系,其中尤其有意思的是他对“非艺术图像”之缘起、发展和特性的分析。最后他对图片、文字和符号的复杂关系有所思考,认为图片的类型和涵义是多重的,不属于一般的符号,而是具有丰富意义世界的特殊表意系统。在一般视觉文化批评方面,他不仅区分了与“视觉文化批评”直接相关的诸多概念,还解释了视觉文化批评与文化研究、艺术史研究的关系。...
【文章来源】:湖南师范大学湖南省 211工程院校
【文章页数】:69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章 埃尔金斯的中国画批评
第一节 批评“机缘”与对山水画历史的看法
一、埃尔金斯评论中国画的机缘
二、埃尔金斯对中国山水画历史分期的看法
第二节 埃尔金斯对中国山水画特点的认识
一、变形与和谐
二、表面抽象
第三节 对埃尔金斯中国画批评的“再批评”
一、合理性、深刻性、独特性方面
二、简单化、肤浅化或片面性方面
第二章 埃尔金斯论绘画与图像
第一节 绘画中的“眼泪”与视觉素养
一、绘画与“眼泪”
二、观看与视觉素养
第二节 图像的概念及其“家族关系”
一、图像、艺术图像与非艺术图像:“概念群落”辨析
二、非艺术图像的发生、特性及其与艺术图像的关系
第三节 图片的类型、结构与图像表意性
一、图片的七种类型
二、图片结构的“二元”与“三元”
三、图像表意的“不能”与“可能”
第三章 埃尔金斯的一般视觉文化批评
第一节 对视觉文化批评的基本认识
一、视觉文化批评相关概念
二、视觉文化批评与艺术史
三、视觉文化批评与跨学科、跨文化
第二节 视觉文化批评的基本主题
一、文化新变与艺术际遇
二、视觉文化中的雅俗之争
三、图像霸权问题
结语
参考文献
后记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自我”与“他者”:视觉文化语境下“东方”与“西方”的邂逅[J]. 吴晶莹. 艺术与设计(理论). 2019(05)
[2]学科间性与视觉文化[J]. W.J.T米切尔,朱橙. 世界美术. 2019(01)
[3]贡布里希热的退潮与当代西方艺术史研究的趋势——基于对詹姆斯·埃尔金斯访谈的研究[J]. 翁晨. 上海文化. 2018(10)
[4]视觉现代性与媒介考古学——克拉里《观察者的技术》与中国现代视觉经验[J]. 唐宏峰. 文艺理论研究. 2018(05)
[5]视觉与权力:约翰·菲斯克的视觉文化理论[J]. 章辉. 吉首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8(05)
[6]帕诺夫斯基图像学方法在美国汉学中的运用——从埃尔金斯对其西方性的批评出发[J]. 吴佩烔. 南京艺术学院学报(美术与设计). 2018(03)
[7]视觉文化语境下的“图像”解读[J]. 唐云,靳小水. 艺术科技. 2018(03)
[8]视觉文化视野中的当代先锋艺术[J]. 周计武. 文艺争鸣. 2018(02)
[9]视觉文化研究中的现象学研究方法[J]. 刘永亮. 山东工艺美术学院学报. 2017(05)
[10]视觉文化意识形态功能的困境与超越[J]. 林峰. 云南社会科学. 2017(05)
本文编号:3120650
【文章来源】:湖南师范大学湖南省 211工程院校
【文章页数】:69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章 埃尔金斯的中国画批评
第一节 批评“机缘”与对山水画历史的看法
一、埃尔金斯评论中国画的机缘
二、埃尔金斯对中国山水画历史分期的看法
第二节 埃尔金斯对中国山水画特点的认识
一、变形与和谐
二、表面抽象
第三节 对埃尔金斯中国画批评的“再批评”
一、合理性、深刻性、独特性方面
二、简单化、肤浅化或片面性方面
第二章 埃尔金斯论绘画与图像
第一节 绘画中的“眼泪”与视觉素养
一、绘画与“眼泪”
二、观看与视觉素养
第二节 图像的概念及其“家族关系”
一、图像、艺术图像与非艺术图像:“概念群落”辨析
二、非艺术图像的发生、特性及其与艺术图像的关系
第三节 图片的类型、结构与图像表意性
一、图片的七种类型
二、图片结构的“二元”与“三元”
三、图像表意的“不能”与“可能”
第三章 埃尔金斯的一般视觉文化批评
第一节 对视觉文化批评的基本认识
一、视觉文化批评相关概念
二、视觉文化批评与艺术史
三、视觉文化批评与跨学科、跨文化
第二节 视觉文化批评的基本主题
一、文化新变与艺术际遇
二、视觉文化中的雅俗之争
三、图像霸权问题
结语
参考文献
后记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自我”与“他者”:视觉文化语境下“东方”与“西方”的邂逅[J]. 吴晶莹. 艺术与设计(理论). 2019(05)
[2]学科间性与视觉文化[J]. W.J.T米切尔,朱橙. 世界美术. 2019(01)
[3]贡布里希热的退潮与当代西方艺术史研究的趋势——基于对詹姆斯·埃尔金斯访谈的研究[J]. 翁晨. 上海文化. 2018(10)
[4]视觉现代性与媒介考古学——克拉里《观察者的技术》与中国现代视觉经验[J]. 唐宏峰. 文艺理论研究. 2018(05)
[5]视觉与权力:约翰·菲斯克的视觉文化理论[J]. 章辉. 吉首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8(05)
[6]帕诺夫斯基图像学方法在美国汉学中的运用——从埃尔金斯对其西方性的批评出发[J]. 吴佩烔. 南京艺术学院学报(美术与设计). 2018(03)
[7]视觉文化语境下的“图像”解读[J]. 唐云,靳小水. 艺术科技. 2018(03)
[8]视觉文化视野中的当代先锋艺术[J]. 周计武. 文艺争鸣. 2018(02)
[9]视觉文化研究中的现象学研究方法[J]. 刘永亮. 山东工艺美术学院学报. 2017(05)
[10]视觉文化意识形态功能的困境与超越[J]. 林峰. 云南社会科学. 2017(05)
本文编号:312065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oufeilunwen/zaizhiboshi/312065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