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宋入元进士诗人群体研究
发布时间:2021-04-14 17:24
面对故国覆灭,南宋入元进士的政治态度不同,文天祥、赵必等人坚决抗元,邓剡、赵必岊等人不与蒙元政权合作,属于激烈型;蒋捷、黎立武、胡次焱等人,或隐居不仕,或讲学授徒,或作学官,主持书院,属于温和型;吴琳、张伯淳等人则选择出仕新朝,政绩突出,为降元做官型。这些进士在元初形成了以“文天祥”为核心的交游网络。根据《全元诗》《全宋词》《全金元词》等总集的元代部分,统计出入元南宋进士59人有文学作品存世,他们的诗词分为以下四类:第一,咏物抒怀。多为梅花、菊花等象征高尚气节之物,借以抒发内心,表达高尚节操。第二,怀古咏史。在对杭州、金陵等地景物的描绘中,寄托对南宋故国的留恋与哀悼。第三,寄情佛道。通过游览佛寺道观,与僧人道士交游,他们排遣内心的苦闷,获得心灵的宁静。第四,咏陶隐逸。通过赞美陶渊明,推崇隐逸,表达他们想要归隐田园、纵情山水的美好愿望。这些诗词反映了宋元易代之际进士群体的内心世界,其中文天祥对于妻儿抱有愧疚之情,他最终做出了舍家报国的选择,忠于南宋,坚贞不屈。方回在降元后有后悔之意,他在诗歌中述说了内心的孤独与无奈。随着时间推移,这些进士群体的思想产生了一些微妙的变化,开始慢慢接受现实,...
【文章来源】:山西大学山西省
【文章页数】:91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中文摘要
ABSTRACT
引言
第一章 南宋入元进士考
1.1 南宋入元进士统计
1.2 南宋入元进士诗人的政治态度
1.2.1 激烈型
1.2.2 温和型
1.2.3 降元做官型
第二章 宋元易代之际进士群体活动
2.1 易代之际进士的活动分流
2.1.1 积极抗元,坚贞不屈
2.1.2 崇尚理学,主持书院
2.1.3 出仕新朝,政绩突出
2.2 以“文天祥”为核心的进士交游网络
2.2.1 与文天祥有直接交往的进士
2.2.2 其他进士之间的相互交游关系
第三章 南宋入元进士的诗词创作
3.1 进士作品内容
3.1.1 咏物抒怀
3.1.2 怀古咏史
3.1.3 寄情佛道
3.1.4 咏陶隐逸
3.2 宋元易代进士群体的内心世界——以方回、文天祥为例
3.2.1 坚决抗元的代表——文天祥
3.2.2 内心矛盾的进士的代表——方回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南宋入元进士群体活动年表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个人简况及联系方式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臧梦解与“守官四铭”[J]. 王樟松. 吉林人大. 2018(08)
[2]元代特殊的政治文化环境与元代文学发展[J]. 任红敏. 励耘学刊. 2018(01)
[3]论宋代江西进士的文化贡献与学术价值[J]. 李懿,刘双琴. 江西社会科学. 2017(11)
[4]方回道德反思的诗学诉求[J]. 王昕,高览小. 沈阳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7(05)
[5]从月泉吟社征诗看宋元之际的诗风及其转向[J]. 熊海英. 中国高校社会科学. 2017(01)
[6]宋代进士科考试的政治宣传价值分析[J]. 魏海岩. 中原文化研究. 2016(02)
[7]元代江西杰出音乐人才熊朋来的音乐才华考略[J]. 王明璐. 兰台世界. 2015(15)
[8]河北汉人世侯与元初文学[J]. 张建伟. 河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5(03)
[9]月泉吟社的诗学思想及其对宋元诗歌转型的意义[J]. 邹艳. 江西社会科学. 2015(02)
[10]元初诗歌与同题集咏[J]. 李文胜. 暨南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4(10)
博士论文
[1]方回研究[D]. 孙凯昕.复旦大学 2010
硕士论文
[1]宋元之际徽州遗民诗人研究[D]. 杨倩倩.云南民族大学 2018
[2]宋代蜀籍遗民诗人研究[D]. 郝青萍.西南民族大学 2017
[3]宋代两浙路进士时空分布研究[D]. 傅蓉.华中师范大学 2016
[4]元初南宋遗民诗社“汐社”研究[D]. 周林.暨南大学 2011
[5]南宋遗民诗人诗作研究[D]. 朱明玥.上海师范大学 2007
本文编号:3137714
【文章来源】:山西大学山西省
【文章页数】:91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中文摘要
ABSTRACT
引言
第一章 南宋入元进士考
1.1 南宋入元进士统计
1.2 南宋入元进士诗人的政治态度
1.2.1 激烈型
1.2.2 温和型
1.2.3 降元做官型
第二章 宋元易代之际进士群体活动
2.1 易代之际进士的活动分流
2.1.1 积极抗元,坚贞不屈
2.1.2 崇尚理学,主持书院
2.1.3 出仕新朝,政绩突出
2.2 以“文天祥”为核心的进士交游网络
2.2.1 与文天祥有直接交往的进士
2.2.2 其他进士之间的相互交游关系
第三章 南宋入元进士的诗词创作
3.1 进士作品内容
3.1.1 咏物抒怀
3.1.2 怀古咏史
3.1.3 寄情佛道
3.1.4 咏陶隐逸
3.2 宋元易代进士群体的内心世界——以方回、文天祥为例
3.2.1 坚决抗元的代表——文天祥
3.2.2 内心矛盾的进士的代表——方回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南宋入元进士群体活动年表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个人简况及联系方式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臧梦解与“守官四铭”[J]. 王樟松. 吉林人大. 2018(08)
[2]元代特殊的政治文化环境与元代文学发展[J]. 任红敏. 励耘学刊. 2018(01)
[3]论宋代江西进士的文化贡献与学术价值[J]. 李懿,刘双琴. 江西社会科学. 2017(11)
[4]方回道德反思的诗学诉求[J]. 王昕,高览小. 沈阳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7(05)
[5]从月泉吟社征诗看宋元之际的诗风及其转向[J]. 熊海英. 中国高校社会科学. 2017(01)
[6]宋代进士科考试的政治宣传价值分析[J]. 魏海岩. 中原文化研究. 2016(02)
[7]元代江西杰出音乐人才熊朋来的音乐才华考略[J]. 王明璐. 兰台世界. 2015(15)
[8]河北汉人世侯与元初文学[J]. 张建伟. 河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5(03)
[9]月泉吟社的诗学思想及其对宋元诗歌转型的意义[J]. 邹艳. 江西社会科学. 2015(02)
[10]元初诗歌与同题集咏[J]. 李文胜. 暨南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4(10)
博士论文
[1]方回研究[D]. 孙凯昕.复旦大学 2010
硕士论文
[1]宋元之际徽州遗民诗人研究[D]. 杨倩倩.云南民族大学 2018
[2]宋代蜀籍遗民诗人研究[D]. 郝青萍.西南民族大学 2017
[3]宋代两浙路进士时空分布研究[D]. 傅蓉.华中师范大学 2016
[4]元初南宋遗民诗社“汐社”研究[D]. 周林.暨南大学 2011
[5]南宋遗民诗人诗作研究[D]. 朱明玥.上海师范大学 2007
本文编号:313771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oufeilunwen/zaizhiboshi/313771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