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当代绘画中图像叙事的建构与拓展
发布时间:2021-04-15 21:01
在当代艺术的文化语境下,当代绘画的图像叙事方式与传统绘画的“叙事”相比,所呈现的绘画主题、绘画语言以及绘画立场都有显著的不同。图像的叙事功能在当下的艺术创作中被不断地拓展,各个学科与领域的知识系统介入到绘画中,使丰富的图像叙事方式对绘画产生了重大的影响,从而不断推进着绘画向前发展的工作。同时,图像叙事的实践使人们对现实的真实性进行反思,力求拓展现实事件及其图像背后的结构。本文正是基于此背景,分析艺术家格哈德·里希特、威廉姆·肯特里奇、仇晓飞和我自己的作品中关于当下其他学科介入下的图像叙事功能,来发现、分析不同的图像叙事方式在绘画中产生不一样的可能性。探索图像的延展性与观念性可以在使用图像的过程中避免传统的记录叙事方式,从而减少叙事简单化的现状,综合性因素的考虑让图像在使用的过程中融入作者的心理感受和想法,以及加入观众互动等过程性的方式,增加图像的社会价值和艺术价值。
【文章来源】:湖北美术学院湖北省
【文章页数】:26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杨·凡·艾克《阿尔诺菲尼的订婚式》
仇晓飞个展《南柯解酲》
湖北美术学院硕士学位论文5中。作品《女,棍,屋》(如图1-3右图)的创作过程就是利用图像与潜在意识之间的互相补给,增加物的介入来获得艺术家逻辑上的平衡,最终形成了这次奇特的行为上的结果。右边场景中房间的黄色灯光延伸出了左边黄色调的赤裸女人体,因作品结构对心理活动造成的不平衡,仇晓飞在女人体的边上加了一根与木屋场景结构形成呼应的木棍,以此构成这件作品的叙事。在其他作品《反复》与《山前木后山》(如图1-3左图)等作品中也都具有一种类似的辩证式的倾向。在经过逻辑性思维训练的这一阶段之后,仇晓飞于2014年佩斯北京的仇晓飞个展《南柯解酲》(如图1-2)中显露出即兴及非理性行为的成果。仇晓飞根据自我增强的规则设定将绘画交由本能和偶发性来进行创作,使画面表现出超现实的空间效果的风景和加密的结构。这种根据个人经验的潜意识的创作方式强调了他的绘画的成因机制,也是对图像和画面张力的提升,作品中呈现的不稳定性以及新的叙事方法被仇晓飞称为新的绘画方式,即用绘画来编辑绘画,以此探询绘画。图1-3仇晓飞作品面对当下信息庞杂的时代,仇晓飞摆脱一种惯常视觉逻辑中的叙事传统,通过组织形状、结构、颜色、痕迹、形象等元素去展现一种叙事性,他的绘画路径是对绘画边界探索的实验方式,他从艺术史中吸取养分,把所需要的材料及绘画的形式经过个人化的情感进行拆分重组,去构造出新的东西。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当代艺术图像叙事的转向——以肖丰《中国魅影》系列为例证的检视[J]. 任建军,高尚,岳中生. 天津美术学院学报. 2015(05)
硕士论文
[1]浅谈绘画中的戏剧性[D]. 金瀚.中国美术学院 2017
[2]《点石斋画报》图像演进与叙事范式研究[D]. 梁汐.江南大学 2015
本文编号:3140077
【文章来源】:湖北美术学院湖北省
【文章页数】:26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杨·凡·艾克《阿尔诺菲尼的订婚式》
仇晓飞个展《南柯解酲》
湖北美术学院硕士学位论文5中。作品《女,棍,屋》(如图1-3右图)的创作过程就是利用图像与潜在意识之间的互相补给,增加物的介入来获得艺术家逻辑上的平衡,最终形成了这次奇特的行为上的结果。右边场景中房间的黄色灯光延伸出了左边黄色调的赤裸女人体,因作品结构对心理活动造成的不平衡,仇晓飞在女人体的边上加了一根与木屋场景结构形成呼应的木棍,以此构成这件作品的叙事。在其他作品《反复》与《山前木后山》(如图1-3左图)等作品中也都具有一种类似的辩证式的倾向。在经过逻辑性思维训练的这一阶段之后,仇晓飞于2014年佩斯北京的仇晓飞个展《南柯解酲》(如图1-2)中显露出即兴及非理性行为的成果。仇晓飞根据自我增强的规则设定将绘画交由本能和偶发性来进行创作,使画面表现出超现实的空间效果的风景和加密的结构。这种根据个人经验的潜意识的创作方式强调了他的绘画的成因机制,也是对图像和画面张力的提升,作品中呈现的不稳定性以及新的叙事方法被仇晓飞称为新的绘画方式,即用绘画来编辑绘画,以此探询绘画。图1-3仇晓飞作品面对当下信息庞杂的时代,仇晓飞摆脱一种惯常视觉逻辑中的叙事传统,通过组织形状、结构、颜色、痕迹、形象等元素去展现一种叙事性,他的绘画路径是对绘画边界探索的实验方式,他从艺术史中吸取养分,把所需要的材料及绘画的形式经过个人化的情感进行拆分重组,去构造出新的东西。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当代艺术图像叙事的转向——以肖丰《中国魅影》系列为例证的检视[J]. 任建军,高尚,岳中生. 天津美术学院学报. 2015(05)
硕士论文
[1]浅谈绘画中的戏剧性[D]. 金瀚.中国美术学院 2017
[2]《点石斋画报》图像演进与叙事范式研究[D]. 梁汐.江南大学 2015
本文编号:3140077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oufeilunwen/zaizhiboshi/314007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