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草原歌曲中的“草原”符号建构研究
发布时间:2021-06-25 00:18
草原歌曲以鲜明的蒙古族音乐风格在众多歌曲类型中独树一帜,受到越来越多人的喜爱,掀起了一股“民族风”的热潮。这种独特的音乐艺术形式,既满足了人们对音乐多样性的期待,又带动了内蒙古地方经济、文化的发展,成为一项重要的音乐文化资源。而这些歌曲中的“草原”符号,已经超越了草原的空间意义,传递出更高的文化价值和社会价值。本文以草原歌曲中的“草原”符号作为切入点,运用文本分析法,从作为“边疆”符号的草原、作为“家园”符号的草原和作为“生命”符号的草原三个方面解读了草原歌曲中“草原”符号的文化内涵;关于“草原”符号的建构方式,从歌词文本的主题、歌词文本的特性以及草原歌曲的音乐特征三个方面进行了分析;最后,对草原歌曲建构“草原”符号时面临的困境做了深度梳理,并简单总结了草原歌曲建构“草原”符号的创新之法,希望可以助力草原歌曲建构好“草原”符号,讲好草原故事。
【文章来源】:内蒙古大学内蒙古自治区 211工程院校
【文章页数】:61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背景
(二)研究现状
(三)研究意义
(四)研究设计
一、内蒙古草原歌曲中“草原”符号的文化内涵
(一)作为“边疆”符号的草原
1.描绘“草原”自然风光
2.描绘“草原”著名景点
3.书写“草原”人文风情
(二)作为“家园”符号的草原
1.孕育生命的摇篮
2.精神世界的归属
3.追逐自由的净地
(三)作为“生命”符号的草原
1.“天父地母”观
2.“万物有灵”观
二、内蒙古草原歌曲中“草原”符号的建构方式
(一)歌词文本的主题
1.家园意识
2.母爱情缘
3.爱情表达
4.生态关怀
(二)歌词文本的特性
1.诗化美
2.抒情性
3.可唱性
(三)歌曲的音乐特征
1.浓郁的草原风格
2.衬词拖腔的运用
3.调式调性的运用
4.曲式结构的运用
三、内蒙古草原歌曲建构“草原”符号的困境及出路
(一)模式化的视觉表象
(二)被想象和消费的“草原”
(三)现代性困境下的乌托邦叙事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样本歌单
致谢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歌曲《呼伦贝尔大草原》的艺术特点[J]. 孙波. 戏剧之家(上半月). 2013(11)
[2]草原歌曲产生之初:传统与现代并存的时代特征[J]. 武丽罕. 内蒙古教育(职教版). 2013(06)
[3]试谈蒙古族短调民歌的衬词拖腔[J]. 李世相. 内蒙古艺术. 2012(02)
[4]草原歌曲中的传统与现代[J]. 武丽罕. 黄河之声. 2012(04)
[5]歌曲传播途径的思考[J]. 陈自勤. 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09(04)
[6]歌曲《美丽的草原我的家》之音乐美[J]. 崔逢春. 内蒙古大学艺术学院学报. 2008(03)
[7]“文化认同”与“草原歌曲”[J]. 李树榕. 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8(02)
[8]民族艺术的乡土情结及当代际遇[J]. 宋生贵. 内蒙古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07(02)
[9]浅析内蒙古旅游商品符号价值的外观体现[J]. 叶高娃. 内蒙古民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6(03)
硕士论文
[1]新时期内蒙古草原歌曲演唱风格研究[D]. 吴书凡.云南师范大学 2019
[2]城市中的“草原”[D]. 王馨源.内蒙古大学 2018
[3]李世相草原风格声乐作品艺术特色研究[D]. 蔡佳.内蒙古大学 2017
[4]草原文化的象征符号[D]. 范尊.内蒙古师范大学 2016
[5]草原歌词修辞研究[D]. 肖慧.天津师范大学 2016
[6]美声唱法与呼伦贝尔草原歌曲演唱方法的融合[D]. 崔丽萍.哈尔滨师范大学 2015
[7]他者想象与自我言说:当代汉语流行歌曲中的西藏符号研究[D]. 姚经纬.兰州大学 2015
[8]新时期内蒙古草原歌曲研究[D]. 许可欣.内蒙古大学 2015
[9]论音乐干预治疗在缓解心理问题中的作用[D]. 陈晨.内蒙古大学 2013
[10]草原歌曲的多元文化属性及其传播[D]. 武丽罕.内蒙古大学 2012
本文编号:3248105
【文章来源】:内蒙古大学内蒙古自治区 211工程院校
【文章页数】:61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背景
(二)研究现状
(三)研究意义
(四)研究设计
一、内蒙古草原歌曲中“草原”符号的文化内涵
(一)作为“边疆”符号的草原
1.描绘“草原”自然风光
2.描绘“草原”著名景点
3.书写“草原”人文风情
(二)作为“家园”符号的草原
1.孕育生命的摇篮
2.精神世界的归属
3.追逐自由的净地
(三)作为“生命”符号的草原
1.“天父地母”观
2.“万物有灵”观
二、内蒙古草原歌曲中“草原”符号的建构方式
(一)歌词文本的主题
1.家园意识
2.母爱情缘
3.爱情表达
4.生态关怀
(二)歌词文本的特性
1.诗化美
2.抒情性
3.可唱性
(三)歌曲的音乐特征
1.浓郁的草原风格
2.衬词拖腔的运用
3.调式调性的运用
4.曲式结构的运用
三、内蒙古草原歌曲建构“草原”符号的困境及出路
(一)模式化的视觉表象
(二)被想象和消费的“草原”
(三)现代性困境下的乌托邦叙事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样本歌单
致谢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歌曲《呼伦贝尔大草原》的艺术特点[J]. 孙波. 戏剧之家(上半月). 2013(11)
[2]草原歌曲产生之初:传统与现代并存的时代特征[J]. 武丽罕. 内蒙古教育(职教版). 2013(06)
[3]试谈蒙古族短调民歌的衬词拖腔[J]. 李世相. 内蒙古艺术. 2012(02)
[4]草原歌曲中的传统与现代[J]. 武丽罕. 黄河之声. 2012(04)
[5]歌曲传播途径的思考[J]. 陈自勤. 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09(04)
[6]歌曲《美丽的草原我的家》之音乐美[J]. 崔逢春. 内蒙古大学艺术学院学报. 2008(03)
[7]“文化认同”与“草原歌曲”[J]. 李树榕. 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8(02)
[8]民族艺术的乡土情结及当代际遇[J]. 宋生贵. 内蒙古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07(02)
[9]浅析内蒙古旅游商品符号价值的外观体现[J]. 叶高娃. 内蒙古民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6(03)
硕士论文
[1]新时期内蒙古草原歌曲演唱风格研究[D]. 吴书凡.云南师范大学 2019
[2]城市中的“草原”[D]. 王馨源.内蒙古大学 2018
[3]李世相草原风格声乐作品艺术特色研究[D]. 蔡佳.内蒙古大学 2017
[4]草原文化的象征符号[D]. 范尊.内蒙古师范大学 2016
[5]草原歌词修辞研究[D]. 肖慧.天津师范大学 2016
[6]美声唱法与呼伦贝尔草原歌曲演唱方法的融合[D]. 崔丽萍.哈尔滨师范大学 2015
[7]他者想象与自我言说:当代汉语流行歌曲中的西藏符号研究[D]. 姚经纬.兰州大学 2015
[8]新时期内蒙古草原歌曲研究[D]. 许可欣.内蒙古大学 2015
[9]论音乐干预治疗在缓解心理问题中的作用[D]. 陈晨.内蒙古大学 2013
[10]草原歌曲的多元文化属性及其传播[D]. 武丽罕.内蒙古大学 2012
本文编号:3248105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oufeilunwen/zaizhiboshi/324810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