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私同圣的秩序建构 ——皇帝祭天与敕封祠神的宗教社会学研究
发布时间:2021-07-01 16:08
与西方基督宗教神圣与世俗间的鲜明对立与分隔不同,传统中国是一个以天命王权为主轴的整全性、等级性的神圣存在,其秩序建构乃以涵盖一切、无远弗届的总体神圣方式进行,其中存在着一个很独特的神圣化过程。这种建构方式之所以能够成立并且运行千年而不殆,乃是与传统中国中公私关系这一基本设定具有密切关联。传统中国的公私关系以双方互相对应的方式建构,公与私之间存在着巨大张力的同时又相辅相成,形成了“公私之相背也”的结构。另一方面又存在“公享私有”的形式,促成公与私相反相成,二者的存在皆以对方的存在为前提,但是,一方的扩张则需通过对另一方的挤压才能得以实现。这使传统中国的公私之间并不存在一条明确的界限,故而也难以形成固定的领域,而呈现出一种对象化、关系主义式的界定方式,比如,国君相对于臣子而言便是“公”的代表,但相对于“天”而言便有着私的属性,公与私是在对应的关系中被界定的。而“天”便是在这个相对又连续的公私“坐标”上占据着最“公”一端的存在,且又以天命的形式与“王”相结合,通过权力使其推而广之。天命之“公”由此构成了王权的基本属性之一,形成了“普遍王权”(universal kingship)的公共形态。...
【文章来源】:华东师范大学上海市 211工程院校 985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141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节 缘起与背景
第二节 意义与问题
第三节 现状与基础
(一)关于“公”与“私”的相关研究
(二)关于“神圣化过程”的相关研究
(三)关于“敕封”的相关研究
第四节 方法与路径
(一)研究方法
(二)基本概念
(三)技术路线
第一章 传统中国的公私秩序
第一节 关系主义式的建构规则
第二节 道德制约中的公私表达
第三节 “天·公·王”的“三位一体”
(一)公与天
(二)王与公
小结
第二章 “神圣”分析路径下的一体式结构
第一节 三种“神圣”方式及其整合
第二节 作为合法性王权的神圣基础
第三节 既非“君权神授”亦非“君权天授”
小结
第三章 公享私有的普遍权力
第一节 垄断公领域:祭天与王权神圣
第二节 渗透私领域:祭祖与王朝神圣
第三节 “名位”本位的公私同圣
小结
第四章 允私入公:敕封下的王权与祠神
第一节 祀典敕封与祠神敕封
第二节 地方性与公共性
第三节 王权“制度化仪式”的“敕封”
(一)转化与赋予
(二)边界与分类
(三)依据与形塑
小结
第五章 公私互构的神圣秩序
第一节 王在天与神之间
(一)王权为边界的不连续性
(二)身份神圣及其资格获得
第二节 王在神与民之间
(一)神圣依附关系
(二)名位信仰逻辑
第三节 总体化与私人化的双向互构
小结
结论:公私同圣的神圣秩序
第一节 主轴:以王权为核心的神圣化过程
第二节 途径:在隔绝与整合中建构的总体神圣
第三节 呈现:等级结构下的名位“刻度”
参考文献
后记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汉语语境中政治“正当性”的三重要素[J]. 萧延中. 政治思想史. 2019(04)
[2]“合法性”与“神圣性”的解释——中国宗教社会学核心命题及其四十年演变[J]. 李向平. 河北学刊. 2019(06)
[3]祭与神圣感[J]. 郑开. 世界宗教研究. 2019(02)
[4]中国国家治理“内生性演化”的学理探索——以宋元明历史为例[J]. 罗祎楠. 中国社会科学. 2019(01)
[5]三种“政治神学”的对话[J]. 徐震宇. 探索与争鸣. 2018(12)
[6]从国王到人民:“两个身体”隐喻的转换抑或拒斥[J]. 谭安奎. 探索与争鸣. 2018(12)
[7]命名与秩序——先秦儒家“名”思想引论[J]. 刘世宇. 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8(05)
[8]中国当代宗教40年的变迁逻辑——宗教信仰方式的公私关系及其转换视角[J]. 李向平. 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8(04)
[9]宗教信仰交往及其私人化特征——基于福建海滨社区信仰关系的研究[J]. 赵翠翠. 世界宗教研究. 2018(01)
[10]神圣悖论与民间信仰双重性[J]. 李向平. 河北学刊. 2018(01)
本文编号:3259448
【文章来源】:华东师范大学上海市 211工程院校 985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141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节 缘起与背景
第二节 意义与问题
第三节 现状与基础
(一)关于“公”与“私”的相关研究
(二)关于“神圣化过程”的相关研究
(三)关于“敕封”的相关研究
第四节 方法与路径
(一)研究方法
(二)基本概念
(三)技术路线
第一章 传统中国的公私秩序
第一节 关系主义式的建构规则
第二节 道德制约中的公私表达
第三节 “天·公·王”的“三位一体”
(一)公与天
(二)王与公
小结
第二章 “神圣”分析路径下的一体式结构
第一节 三种“神圣”方式及其整合
第二节 作为合法性王权的神圣基础
第三节 既非“君权神授”亦非“君权天授”
小结
第三章 公享私有的普遍权力
第一节 垄断公领域:祭天与王权神圣
第二节 渗透私领域:祭祖与王朝神圣
第三节 “名位”本位的公私同圣
小结
第四章 允私入公:敕封下的王权与祠神
第一节 祀典敕封与祠神敕封
第二节 地方性与公共性
第三节 王权“制度化仪式”的“敕封”
(一)转化与赋予
(二)边界与分类
(三)依据与形塑
小结
第五章 公私互构的神圣秩序
第一节 王在天与神之间
(一)王权为边界的不连续性
(二)身份神圣及其资格获得
第二节 王在神与民之间
(一)神圣依附关系
(二)名位信仰逻辑
第三节 总体化与私人化的双向互构
小结
结论:公私同圣的神圣秩序
第一节 主轴:以王权为核心的神圣化过程
第二节 途径:在隔绝与整合中建构的总体神圣
第三节 呈现:等级结构下的名位“刻度”
参考文献
后记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汉语语境中政治“正当性”的三重要素[J]. 萧延中. 政治思想史. 2019(04)
[2]“合法性”与“神圣性”的解释——中国宗教社会学核心命题及其四十年演变[J]. 李向平. 河北学刊. 2019(06)
[3]祭与神圣感[J]. 郑开. 世界宗教研究. 2019(02)
[4]中国国家治理“内生性演化”的学理探索——以宋元明历史为例[J]. 罗祎楠. 中国社会科学. 2019(01)
[5]三种“政治神学”的对话[J]. 徐震宇. 探索与争鸣. 2018(12)
[6]从国王到人民:“两个身体”隐喻的转换抑或拒斥[J]. 谭安奎. 探索与争鸣. 2018(12)
[7]命名与秩序——先秦儒家“名”思想引论[J]. 刘世宇. 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8(05)
[8]中国当代宗教40年的变迁逻辑——宗教信仰方式的公私关系及其转换视角[J]. 李向平. 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8(04)
[9]宗教信仰交往及其私人化特征——基于福建海滨社区信仰关系的研究[J]. 赵翠翠. 世界宗教研究. 2018(01)
[10]神圣悖论与民间信仰双重性[J]. 李向平. 河北学刊. 2018(01)
本文编号:3259448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oufeilunwen/zaizhiboshi/325944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