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方增先水墨人物画对笔者毕业创作的启示
发布时间:2021-08-04 20:32
方增先(1931-2019),浙江兰溪人,他是“新浙派人物画”的耕耘者和领路人。方增先早期探索出—种写实造型与写意笔墨相融合的水墨人物画样式。在此之后,他批判地吸收了西方现代艺术,注重对画面构成和夸张变形的研究与运用,他逐渐寻找到—种能够表达艺术家内心情感的全新水墨语言。21世纪以后,方增先的水墨人物画创作进入纯熟之境,尤其是对积墨法的成功运用已成为其重要的艺术特征。他的艺术成就不仅表现在绘画创作方面,而且体现于理论著述方面。他撰写的书籍、文章既夯实了中国现代水墨人物画基础教学的根基,也丰富了中国现代水墨人物画的理论体系。直到现在,研究方增先水墨人物画艺术仍然有着重要的学术意义。本文通过梳理和分析方增先的绘画艺术,并结合笔者的毕业创作,探究方增先水墨人物画对笔者毕业创作的启示。本文—共分为两个部分,第—部分:从选题的内容、目的、意义、研究动态和创作方案展开分析。第二部分:从创作历程、创作思想、艺术特征、艺术价值及影响分析方增先的水墨人物画,并结合毕业创作,分别从创作观念、造型语言、笔墨语言展开研究方增先水墨人物画对笔者毕业创作的启示。
【文章来源】:山西大学山西省
【文章页数】:44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图1.1《都市印象》??笔者的毕业作品分为两个部分
?融会中西,探求新境——浅谈方增先水墨人物画对笔者毕业创作的启示???关系,即图和底的关系。人物之间错落有致,画面产生一种节奏感。在色彩关系上,??主体人物被归纳为黑白灰色,而背景采用统一的红色调,显得画面更加统一。红色对??于中华民族有独特的意义。中国红已经成为中国人的文化图腾和精神皈依。红色背景??能更好地表达中国体育健儿的爱国主义情怀。但是,红色难于掌握,运用不好容易使??画面显得俗、躁、火。如何使红色与主体人物的墨色相协调是创作中的一个难题。??I羞I?’??iLte;?;#'??图1.2??确定了小稿之后,将小稿放大至所需要的尺寸,即画与正稿等大的素描稿。在这??一阶段,笔者严谨地推敲人物的比例、动态和结构,并适当夸张人物的造型特征。??在此之后,笔者根据画稿进行了许多笔墨试验,并最终完成了作品《竞》(图1.3)。??4??
第一部分毕业创作选题与实现方案??Ifw-??_??图1.3《竞》??第二部分作品《艺术的故事一毕加索与张大千》创作的历史依据是:1956年,??中国画大师张大千在法国巴黎举办“敦煌画展”和“张大千近作展”之际,得知西方艺术??大师毕加索在巴黎定居。当时毕加索已凭借自己的艺术影响名扬世界。张大千非常欣??赏毕加索的艺术才华,并决定慕名拜访。在大众眼里,毕加索是一个非常古怪,不易??接近的人。但是当张大千真正见到毕加索时,却受到毕加索的热情接待。两位艺术大??师以画会友,相谈甚欢,深入交流各自民族的绘画艺术。临别之际,两位大师互赠作??品并合影留念。(图1.4)当时新闻界称两位中西画坛巨匠的会面是“艺术界的高峰会??议”。??5??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方增先水墨人物画原理初探[J]. 方子虹. 上海艺术家. 2010(05)
[2]探索与创新之路——方增先的艺术历程与成就[J]. 邵大箴. 美术. 2010(10)
[3]时代的画卷——方增先的现实主义绘画[J]. 陈琦. 美术研究. 2010(02)
[4]物我相生 为艺常新——方增先访谈[J]. 张公者. 中国书画. 2006(01)
[5]中西兼顾 开创新境——上海美术家协会主席方增先先生访谈录[J]. 唐辉. 荣宝斋. 2005(03)
[6]在写实与构成之间——方增先访谈[J]. 惠蓝. 美术观察. 2002(11)
[7]把水墨的优势发挥出来——访国际水墨画学术邀请展学术主持方增先[J]. 马锋辉,王平. 艺术·生活. 2001(06)
[8]方增先和他的水墨世界[J]. 徐虹. 美术. 1990(05)
硕士论文
[1]方增先水墨人物画素描造型研究[D]. 李金玲.河北大学 2017
[2]方增先人物画研究[D]. 梁乐升.湖北美术学院 2012
[3]造型与精神的表达—试析方增先水墨人物画造型的语言化[D]. 王世伟.首都师范大学 2012
[4]结构素描:方增先素描造型研究[D]. 方子虹.中央美术学院 2007
本文编号:3322359
【文章来源】:山西大学山西省
【文章页数】:44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图1.1《都市印象》??笔者的毕业作品分为两个部分
?融会中西,探求新境——浅谈方增先水墨人物画对笔者毕业创作的启示???关系,即图和底的关系。人物之间错落有致,画面产生一种节奏感。在色彩关系上,??主体人物被归纳为黑白灰色,而背景采用统一的红色调,显得画面更加统一。红色对??于中华民族有独特的意义。中国红已经成为中国人的文化图腾和精神皈依。红色背景??能更好地表达中国体育健儿的爱国主义情怀。但是,红色难于掌握,运用不好容易使??画面显得俗、躁、火。如何使红色与主体人物的墨色相协调是创作中的一个难题。??I羞I?’??iLte;?;#'??图1.2??确定了小稿之后,将小稿放大至所需要的尺寸,即画与正稿等大的素描稿。在这??一阶段,笔者严谨地推敲人物的比例、动态和结构,并适当夸张人物的造型特征。??在此之后,笔者根据画稿进行了许多笔墨试验,并最终完成了作品《竞》(图1.3)。??4??
第一部分毕业创作选题与实现方案??Ifw-??_??图1.3《竞》??第二部分作品《艺术的故事一毕加索与张大千》创作的历史依据是:1956年,??中国画大师张大千在法国巴黎举办“敦煌画展”和“张大千近作展”之际,得知西方艺术??大师毕加索在巴黎定居。当时毕加索已凭借自己的艺术影响名扬世界。张大千非常欣??赏毕加索的艺术才华,并决定慕名拜访。在大众眼里,毕加索是一个非常古怪,不易??接近的人。但是当张大千真正见到毕加索时,却受到毕加索的热情接待。两位艺术大??师以画会友,相谈甚欢,深入交流各自民族的绘画艺术。临别之际,两位大师互赠作??品并合影留念。(图1.4)当时新闻界称两位中西画坛巨匠的会面是“艺术界的高峰会??议”。??5??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方增先水墨人物画原理初探[J]. 方子虹. 上海艺术家. 2010(05)
[2]探索与创新之路——方增先的艺术历程与成就[J]. 邵大箴. 美术. 2010(10)
[3]时代的画卷——方增先的现实主义绘画[J]. 陈琦. 美术研究. 2010(02)
[4]物我相生 为艺常新——方增先访谈[J]. 张公者. 中国书画. 2006(01)
[5]中西兼顾 开创新境——上海美术家协会主席方增先先生访谈录[J]. 唐辉. 荣宝斋. 2005(03)
[6]在写实与构成之间——方增先访谈[J]. 惠蓝. 美术观察. 2002(11)
[7]把水墨的优势发挥出来——访国际水墨画学术邀请展学术主持方增先[J]. 马锋辉,王平. 艺术·生活. 2001(06)
[8]方增先和他的水墨世界[J]. 徐虹. 美术. 1990(05)
硕士论文
[1]方增先水墨人物画素描造型研究[D]. 李金玲.河北大学 2017
[2]方增先人物画研究[D]. 梁乐升.湖北美术学院 2012
[3]造型与精神的表达—试析方增先水墨人物画造型的语言化[D]. 王世伟.首都师范大学 2012
[4]结构素描:方增先素描造型研究[D]. 方子虹.中央美术学院 2007
本文编号:332235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oufeilunwen/zaizhiboshi/332235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