性态度在大学生父母教养方式和心理性唤起间的中介作用及其干预研究
发布时间:2021-10-17 02:10
目的:本研究旨在进行两方面的研究:首先,通过调查研究,了解大学生的父母教养方式、心理性唤起和性态度现状及其影响因素,并进一步探索大学生性态度在父母教养方式和心理性唤起之间的中介作用,研究大学生性健康教育中父母教养方式的影响作用,突出心理性唤起和性态度的重要性。其次,通过设计大学生性态度团体教育干预方案,对大学生进行团体教育干预,为高校改善大学生性态度提供实践经验,进而改善大学生性方面存在的社会问题。方法:1.调查研究:以选择反应时范式和内隐态度联想范式为基础,通过筛选测验材料,分别编制心理性唤起和内隐性态度测量程序,并选用父母教养方式问卷和青少年一般性态度量表为测量工具,随机选取山西省某两所高校276名大学生进行调查研究,探讨在大学生群体中,父母教养方式、心理性唤起和性态度的关系。2.干预研究:根据前期内隐和外显性态度调查数据,在正负三个标准差内随机筛选干预对象70人,干预组和对照组各35名,仅对干预组进行大学生性态度团体教育干预。在干预前后,采用青少年一般性态度量表和内隐性态度联想测验测量两组被试的外显和内隐性态度,对比干预前后各指标的变化,并结合大学生的反馈以明确干预效果。结果:1...
【文章来源】:山西医科大学山西省
【文章页数】:89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内隐性态度中介模型假设
山西医科大学硕士学位论文4图1-1内隐性态度中介模型假设图1-2外显性态度中介模型假设1.4数据来源与处理通过编制测验程序和引用他人编制的、信效度良好的问卷,测量大学生的父母教养方式、心理性唤起和性态度,剔除无效数据后,运用SPSS22.0和Amos24.0软件进行数据处理。1.5论文的创新点到目前为止,国内关于测量心理性唤起的图片材料仍没有标准化,针对这一不足,本研究在参考相关国外研究的基础上,归纳图片类型,结合中国人性心理的现状,筛选各类图片,并进行评估,对心理性唤起的测量提供了参考。另外,本研究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参考国外较为成熟的成人性态度重建的加强性健康教育方法,并结合中国性健康教育的指导方针,制定合理的大学生性态度团体教育干预方案,对高校性健康教育提供理论和实践依据,从而在一定程度上缓解我国性健康教育较难实施的现状。
山西医科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3.4评估程序在被试阅读《知情同意书(一)》并签字(见附录1)后,主试向其说明指导语及实验要求,然后被试进行实验操作,在测验结束后,主试将数据编号归档。3.5评估数据处理图片由E-prime软件随机呈现,每个刺激之间呈现500ms的空白图片,每20张图片为一个试验组,共4组,每个试验组反应完成后休息30s,在下一个试验组开始前呈现1000ms红色“开始”。在正式试验之前,由5张中性图片组成练习组,使被试熟悉该程序。实验数据对正确反应进行汇总,反应时大于3000ms的转换为3000ms,小于300ms的转换为300ms,删除正确率低于80%的数据。反应时越长,说明该刺激引起的心理性唤起水平越高。具体测验程序见图3-1。图3-1心理性唤起选择反应时实验程序图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大学生家庭教养方式与心理弹性的相关研究[J]. 钟馥桧,陈丽婷,吴梦瑶,陈艳. 智库时代. 2020(05)
[2]社会控制理论在医患冲突危机干预中的应用[J]. 崔诣晨,封卫东,夏琪. 医学与哲学. 2020(01)
[3]童年亲子关系与“好资源”对未婚男性性开放态度的影响[J]. 王燕,侯博文,刘文锦. 心理学报. 2020(02)
[4]我国性教育与婚恋观的调查研究[J]. 蒋婉莹. 现代商贸工业. 2020(02)
[5]全面性教育课程对大学生性知识态度干预效果分析[J]. 郭凌风,赖珍珍,李雨朦,刘爽,刘文利. 中国学校卫生. 2019(12)
[6]青少年的性问题与性教育[J]. 郑伟. 中国计划生育和妇产科. 2019(11)
[7]父母教养方式、生命价值观与大学生自杀意念的关系研究[J]. 朱薏帆,蓝媛美,欧阳皓华,杨新国. 中国健康教育. 2019(08)
[8]大学生学习倦怠、人格特质与父母教养方式相关性研究[J]. 邹建平. 现代交际. 2019(17)
[9]重庆市高职院校学生性知识、性态度和性行为现状调查分析[J]. 严宏佳,徐晓阳,刘颖,陈小梅,张艳博,梅英,齐晓娅. 保健医学研究与实践. 2019(04)
[10]大学生恋爱观与父母教养方式的调查研究[J]. 赵进法,郑艳秋,程灶火. 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9(07)
博士论文
[1]态度形成的理论与实验[D]. 张乐.华东师范大学 2008
硕士论文
[1]家庭教养方式对大学生自我管理能力的影响研究[D]. 靳丽婷.华中农业大学 2019
[2]感觉统合训练与父母教养方式干预对ADHD倾向的学龄前儿童的影响[D]. 韩丹丹.山西医科大学 2018
[3]中国社交性性关系现状及内隐态度研究[D]. 任洁.四川师范大学 2018
[4]藏族大学生藏传佛教内隐态度与外显态度相关研究[D]. 周颖.四川师范大学 2018
[5]大学生对同性恋的态度研究[D]. 胡东.四川师范大学 2016
[6]大学生父母教养方式与拒绝敏感性的相关研究[D]. 高延春.西南大学 2014
[7]中学生亲子间性知识沟通现状及其性态度研究[D]. 杨黎.昆明医科大学 2013
[8]父母教养方式及行为与大学生性心理健康的相关研究[D]. 谷月姣.大连医科大学 2013
[9]大学生内隐—外显性态度的测量与关系[D]. 段梅玲.江西师范大学 2010
[10]正、负情绪对内隐—外显态度关系的调节[D]. 端霏.华东师范大学 2010
本文编号:3440913
【文章来源】:山西医科大学山西省
【文章页数】:89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内隐性态度中介模型假设
山西医科大学硕士学位论文4图1-1内隐性态度中介模型假设图1-2外显性态度中介模型假设1.4数据来源与处理通过编制测验程序和引用他人编制的、信效度良好的问卷,测量大学生的父母教养方式、心理性唤起和性态度,剔除无效数据后,运用SPSS22.0和Amos24.0软件进行数据处理。1.5论文的创新点到目前为止,国内关于测量心理性唤起的图片材料仍没有标准化,针对这一不足,本研究在参考相关国外研究的基础上,归纳图片类型,结合中国人性心理的现状,筛选各类图片,并进行评估,对心理性唤起的测量提供了参考。另外,本研究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参考国外较为成熟的成人性态度重建的加强性健康教育方法,并结合中国性健康教育的指导方针,制定合理的大学生性态度团体教育干预方案,对高校性健康教育提供理论和实践依据,从而在一定程度上缓解我国性健康教育较难实施的现状。
山西医科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3.4评估程序在被试阅读《知情同意书(一)》并签字(见附录1)后,主试向其说明指导语及实验要求,然后被试进行实验操作,在测验结束后,主试将数据编号归档。3.5评估数据处理图片由E-prime软件随机呈现,每个刺激之间呈现500ms的空白图片,每20张图片为一个试验组,共4组,每个试验组反应完成后休息30s,在下一个试验组开始前呈现1000ms红色“开始”。在正式试验之前,由5张中性图片组成练习组,使被试熟悉该程序。实验数据对正确反应进行汇总,反应时大于3000ms的转换为3000ms,小于300ms的转换为300ms,删除正确率低于80%的数据。反应时越长,说明该刺激引起的心理性唤起水平越高。具体测验程序见图3-1。图3-1心理性唤起选择反应时实验程序图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大学生家庭教养方式与心理弹性的相关研究[J]. 钟馥桧,陈丽婷,吴梦瑶,陈艳. 智库时代. 2020(05)
[2]社会控制理论在医患冲突危机干预中的应用[J]. 崔诣晨,封卫东,夏琪. 医学与哲学. 2020(01)
[3]童年亲子关系与“好资源”对未婚男性性开放态度的影响[J]. 王燕,侯博文,刘文锦. 心理学报. 2020(02)
[4]我国性教育与婚恋观的调查研究[J]. 蒋婉莹. 现代商贸工业. 2020(02)
[5]全面性教育课程对大学生性知识态度干预效果分析[J]. 郭凌风,赖珍珍,李雨朦,刘爽,刘文利. 中国学校卫生. 2019(12)
[6]青少年的性问题与性教育[J]. 郑伟. 中国计划生育和妇产科. 2019(11)
[7]父母教养方式、生命价值观与大学生自杀意念的关系研究[J]. 朱薏帆,蓝媛美,欧阳皓华,杨新国. 中国健康教育. 2019(08)
[8]大学生学习倦怠、人格特质与父母教养方式相关性研究[J]. 邹建平. 现代交际. 2019(17)
[9]重庆市高职院校学生性知识、性态度和性行为现状调查分析[J]. 严宏佳,徐晓阳,刘颖,陈小梅,张艳博,梅英,齐晓娅. 保健医学研究与实践. 2019(04)
[10]大学生恋爱观与父母教养方式的调查研究[J]. 赵进法,郑艳秋,程灶火. 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9(07)
博士论文
[1]态度形成的理论与实验[D]. 张乐.华东师范大学 2008
硕士论文
[1]家庭教养方式对大学生自我管理能力的影响研究[D]. 靳丽婷.华中农业大学 2019
[2]感觉统合训练与父母教养方式干预对ADHD倾向的学龄前儿童的影响[D]. 韩丹丹.山西医科大学 2018
[3]中国社交性性关系现状及内隐态度研究[D]. 任洁.四川师范大学 2018
[4]藏族大学生藏传佛教内隐态度与外显态度相关研究[D]. 周颖.四川师范大学 2018
[5]大学生对同性恋的态度研究[D]. 胡东.四川师范大学 2016
[6]大学生父母教养方式与拒绝敏感性的相关研究[D]. 高延春.西南大学 2014
[7]中学生亲子间性知识沟通现状及其性态度研究[D]. 杨黎.昆明医科大学 2013
[8]父母教养方式及行为与大学生性心理健康的相关研究[D]. 谷月姣.大连医科大学 2013
[9]大学生内隐—外显性态度的测量与关系[D]. 段梅玲.江西师范大学 2010
[10]正、负情绪对内隐—外显态度关系的调节[D]. 端霏.华东师范大学 2010
本文编号:344091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oufeilunwen/zaizhiboshi/344091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