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淳对“米家山水”的继承及意义探讨

发布时间:2021-10-20 23:50
  明代初期的绘画多以复古为主,在这样的潮流下对“米家山水”绘画的师法者众多,但多数都流于率意,不得“米家山水”中的笔墨韵味。明代陈淳虽以花鸟画盛名于世,但其对山水画中的笔墨营造直追米氏父子,亦负时名。陈淳对“米家山水”的学习由来已久,少时受家学的影响对名家之作耳濡目染,又随沈周、文征明等良师益友笔耕不辍。虽一生平坦无风波,但其艺术的追求不甘平淡,在对“米家山水”的学习过程中,他还间接从前人所绘的诸多云山图中习得精妙之处,融合“米家山水”的笔墨意趣于绘画中,继承“墨戏”精神,从而逐步走进米氏父子的山水之境中。其画作厚重而精神,并表达出画家的内心写照。随艺事精进,其将“墨戏”精神中所得到的水墨写意之法,运用在山水画与花鸟画中,使两者笔墨相互融和,形成脱颖于时代的绘画作品。陈淳对于“米家山水”不仅是继承其山水,也是继承其“墨戏”精神,可谓是“一身清癖米家风”。 

【文章来源】:浙江大学浙江省 211工程院校 985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62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陈淳对“米家山水”的继承及意义探讨


明沈周《西山雨观图卷》纸本墨笔25.2x105.8cm故宫博物院藏

故宫博物院,作品,米芾,立轴


浙江大学硕士专业学位论文陈淳对“米家山水”的继承及意义探讨15米友仁,只是略显拘谨。坡岸与山以云雾相连,颇有山以云为根的意境之美,从《秋山暮霭图》中可以看出,高克恭会先勾勒山的外形,再以米点皴皴出山的明暗面,并会以石绿点染局部,应是为了打破墨色层积过多而导致的墨色发闷。藏于台北故宫博物院的《春山晴雨轴》(图3.3)是高克恭的另一幅作品,此幅画作为绢本设色立轴,虽然传米芾的作品多为立轴,但米芾的山水作品暂无可见的真迹,而目前传世的米友仁的作品又均是墨色的横式构图作品,身处元代的高克恭有可能见过米芾的山水作品,而画出立轴式的仿米山水,也可能是自发将“米家山水”与董、巨的构图方式相结合,创造出了立轴式的“米家山水”,但从明代诸家的题跋中可知,在明代,米芾的绘画作品便已很难见到了,高克恭对“米家山水”形制上的突破对后世是有极大的影响的。这幅作品中的主要元素图3.1元高克恭《秋山暮霭图》纸本浅设色47.5x84cm故宫博物院藏图3.2宋米友仁《云山得意图》28.4x58.6cm纸本水墨大都会博物馆藏

博物馆,作品,米芾,立轴


浙江大学硕士专业学位论文陈淳对“米家山水”的继承及意义探讨15米友仁,只是略显拘谨。坡岸与山以云雾相连,颇有山以云为根的意境之美,从《秋山暮霭图》中可以看出,高克恭会先勾勒山的外形,再以米点皴皴出山的明暗面,并会以石绿点染局部,应是为了打破墨色层积过多而导致的墨色发闷。藏于台北故宫博物院的《春山晴雨轴》(图3.3)是高克恭的另一幅作品,此幅画作为绢本设色立轴,虽然传米芾的作品多为立轴,但米芾的山水作品暂无可见的真迹,而目前传世的米友仁的作品又均是墨色的横式构图作品,身处元代的高克恭有可能见过米芾的山水作品,而画出立轴式的仿米山水,也可能是自发将“米家山水”与董、巨的构图方式相结合,创造出了立轴式的“米家山水”,但从明代诸家的题跋中可知,在明代,米芾的绘画作品便已很难见到了,高克恭对“米家山水”形制上的突破对后世是有极大的影响的。这幅作品中的主要元素图3.1元高克恭《秋山暮霭图》纸本浅设色47.5x84cm故宫博物院藏图3.2宋米友仁《云山得意图》28.4x58.6cm纸本水墨大都会博物馆藏


本文编号:3447828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oufeilunwen/zaizhiboshi/3447828.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5f8d1***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