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0年代中韩女性作家自传体小说比较研究

发布时间:2022-01-03 04:31
  活跃于1930年代的中韩女性作家,借助自传体小说这一形式揭露女性问题,诉说个人经历。1930年代女性作家的自传体小说,相较于之前,创作手法更成熟,主题也更多样化。但是相关研究却十分不足。本论文以1930年代具有代表性的中韩女性作家的自传体小说为研究对象,通过对其进行多方面的研究,归纳共同点和不同点,并分析了其背后的原因。第二章整理了自传体小说的概念,通过对时代背景的分析,揭露1930年代中韩女性作家自传体小说形成和发展的原因。当时,女性作家自传体小说的形成受到经济、政治、文化等多方面的影响,并得益于教育、出版业、作家个人经历等方面的影响得到继续发展。第三章从人物形象、主题、创作方法几方面,具体分析了1930年代中韩女性作家自传体小说的特点,并在此基础上整理了共同点和不同点,探明了共同点和不同点产生的原因。通过此研究,补足了1930年代中韩女性作家自传体小说在比较研究方面的不足。本论文也将有益于把握自传体小说的形成状况和发展方向,助益于理解1930年代中韩女性生活面貌,尤其是对掌握当时女性的社会身份和社会地位很有帮助。 

【文章来源】:上海外国语大学上海市 211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105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谢辞
中文摘要
摘要
目录
正文
参考文献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再现自我真实中的想象与隐藏——凌叔华自传体小说《古韵》解读[J]. 孟颖.  宁夏师范学院学报. 2013(04)
[2]中国女性写作自叙传传统概观[J]. 张凯默.  齐齐哈尔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3(01)
[3]谢冰莹自传作品魅力探析[J]. 朱旭晨.  荆楚理工学院学报. 2011(06)
[4]白薇:男权社会女性身份的自我救赎[J]. 刘继红,王远舟.  咸宁学院学报. 2010(04)
[5]白薇作品的女权思想探析[J]. 段湘怀.  湖南人文科技学院学报. 2008(03)
[6]中国近代女子教育发展历程中女性参与的特点[J]. 聂会会,许艳华.  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8(02)
[7]对谢冰莹女性意识的反思[J]. 蒋永国.  世界华文文学论坛. 2007(03)
[8]试论白薇的意义[J]. 王蓉,周毅.  绵阳师范学院学报. 2007(04)
[9]《古韵》声声话女人——简析凌叔华笔下女性悲剧的存在与生成[J]. 查炎平.  工会论坛(山东省工会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2007(02)
[10]中国现代文学初期女性作家“自叙传”小说的“少女情怀”和“病情叙事”[J]. 袁国兴.  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6(03)

硕士论文
[1]论现代中国早期女作家的自传性小说[D]. 吴黄君.福建师范大学 2015
[2]关于朴婉绪的自传体小说和女性文化身份的研究[D]. 时斌.黑龙江大学 2015
[3]朴婉绪自传小说研究[D]. 徐筱婷.中国海洋大学 2014
[4]20世纪30年代都市女性问题研究[D]. 方晨.上海师范大学 2013
[5]论20世纪三四十年代女作家自传体小说[D]. 宋士伟.山东师范大学 2012
[6]展示与叙述:论90年代以来女性自传体小说的叙事[D]. 李梅.浙江师范大学 2006
[7]论二十年代女作家创作中的自传性[D]. 朱娟.扬州大学 2004
[8]在叙说自我和自我叙说中获得自知与自治——自叙传小说探析[D]. 孙瑞雪.清华大学 2004
[9]凌叔华的小说创作及审美特征[D]. 王刚.西南师范大学 2001



本文编号:3565575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oufeilunwen/zaizhiboshi/3565575.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60b37***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