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恋游戏改善中班幼儿社会退缩行为的个案研究
发布时间:2023-02-05 13:37
目的:探讨依恋游戏对中班幼儿社会退缩行为的影响。方法:本研究采用《幼儿社会退缩教师评价问卷》,选取某幼儿园的一个中班发放问卷,由更为了解幼儿情况的班主任所填写。初步选取问卷得分高于20分,Z分数大于0.5的8名幼儿,然后通过对教师和家长进行访谈进一步确定退缩幼儿,并且根据研究者运用POS游戏观察编码表进行观察,最终选择了3名个案。因为智力水平可能会导致幼儿的社会退缩,本研究对个案幼儿采用《韦氏儿童智力测验二分测验简版》进行智力测验,测验结果显示3名个案幼儿的智力均在正常范围内。在为期8周,每周干预两次的依恋游戏干预结束时,以及干预结束两周后,依旧采用《幼儿社会退缩教师问卷》对三名个案进行后测和追踪测量。本研究共分为3个阶段:基线期(1-4周)、干预期(5-12周)和追踪期(13-14周)。基线期是用来观察个案的社会退缩行为的基线水平,通过《幼儿社会退缩教师评价问卷》前测得分、POS游戏观察编码表的观察到的目标行为次数、结合家长和教师访谈对个案进行资料和数据搜集。干预期是待被试行为稳定后引入干预游戏方案,干预后进行社会退缩行为水平的后测,追踪期是在结束干预的两周,对个案进行数据的后测与资...
【文章页数】:79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引言
1 文献综述
1.1 社会退缩行为概述
1.1.1 幼儿社会退缩行为界定
1.1.2 幼儿社会退缩的影响因素
1.1.3 幼儿社会退缩的不良后果
1.1.4 幼儿社会退缩干预的研究现状
1.2 依恋游戏概述
1.2.1 依恋游戏的界定
1.2.2 依恋游戏的类型
1.2.3 依恋游戏和亲子游戏的区别
1.3 依恋游戏改善幼儿社会退缩的理论基础和实证研究
1.3.1 理论基础
1.3.2 实证研究
2 问题的提出
2.1 已有研究不足
2.2 研究意义
2.2.1 理论意义
2.2.2 实践意义
3 研究设计
3.1 研究目的
3.2 研究方法
3.2.1 研究思路
3.2.2 研究工具
3.2.3 研究对象
3.2.4 依恋游戏的设计和实施
3.3 研究假设
3.4 研究程序
3.5 研究个案的分析与干预
3.5.1 个案幼儿O的分析与干预
3.5.2 个案幼儿Y的分析与干预
3.5.3 个案幼儿L的分析与干预
4 个案干预情况讨论
4.1 干预效果的原因分析
4.1.1 两名幼儿干预有效的原因分析
4.1.2 一名幼儿干预无效的原因分析
4.2 影响依恋游戏干预效果的其他因素
4.2.1 学校教育因素
4.2.2 家庭因素
5 教育建议
5.1 对教师的建议
5.2 对父母的建议
6 研究不足
7 研究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一 :《幼儿社会退缩教师评价问卷》
附录二 :《儿童游戏观察编码表》POS(Rubin)
附录三 :教师与家长访谈题纲
附录四 :依恋游戏方案
致谢
本文编号:3735066
【文章页数】:79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引言
1 文献综述
1.1 社会退缩行为概述
1.1.1 幼儿社会退缩行为界定
1.1.2 幼儿社会退缩的影响因素
1.1.3 幼儿社会退缩的不良后果
1.1.4 幼儿社会退缩干预的研究现状
1.2 依恋游戏概述
1.2.1 依恋游戏的界定
1.2.2 依恋游戏的类型
1.2.3 依恋游戏和亲子游戏的区别
1.3 依恋游戏改善幼儿社会退缩的理论基础和实证研究
1.3.1 理论基础
1.3.2 实证研究
2 问题的提出
2.1 已有研究不足
2.2 研究意义
2.2.1 理论意义
2.2.2 实践意义
3 研究设计
3.1 研究目的
3.2 研究方法
3.2.1 研究思路
3.2.2 研究工具
3.2.3 研究对象
3.2.4 依恋游戏的设计和实施
3.3 研究假设
3.4 研究程序
3.5 研究个案的分析与干预
3.5.1 个案幼儿O的分析与干预
3.5.2 个案幼儿Y的分析与干预
3.5.3 个案幼儿L的分析与干预
4 个案干预情况讨论
4.1 干预效果的原因分析
4.1.1 两名幼儿干预有效的原因分析
4.1.2 一名幼儿干预无效的原因分析
4.2 影响依恋游戏干预效果的其他因素
4.2.1 学校教育因素
4.2.2 家庭因素
5 教育建议
5.1 对教师的建议
5.2 对父母的建议
6 研究不足
7 研究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一 :《幼儿社会退缩教师评价问卷》
附录二 :《儿童游戏观察编码表》POS(Rubin)
附录三 :教师与家长访谈题纲
附录四 :依恋游戏方案
致谢
本文编号:3735066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oufeilunwen/zaizhiboshi/373506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