猪伪狂犬病病毒gE蛋白的表达及间接ELISA的建立
本文关键词:猪伪狂犬病病毒gE蛋白的表达及间接ELISA的建立
更多相关文章: 伪狂犬病 PRV 原核表达 间接gE-ELISA
【摘要】:伪狂犬病(Pseudorabies, PR)的病原为伪狂犬病病毒(Pseudorabies Virus, PRV),属于甲疱疹病毒亚科,能感染除短尾猿以外的大多数哺乳动物,对猫、牛、羊、马等有致死性。PR是猪群中重要的直接或间接接触性传染病,猪是PRV病毒的唯一自然中间宿主,携带此病毒的猪可终身排毒,使得PR快速暴发,并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PRV基因组全长约150 kb, GC含量高达74%,可编码70种以上病毒蛋白。其中,糖蛋白E(gE)作为PRV的重要毒力而非必需糖蛋白,对PRV感染神经组织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将gE基因从病毒全基因组中敲除,可得到经过弱化的基因缺失疫苗。在我国,感染PRV的猪场主要表现为猪群gE抗体的阳性率显著升高,母猪产下弱仔、死胎,并且仔猪出现了神经症状及死亡等情况;暴发疫情的养猪场接种了PRV gE基因缺失疫苗后,在死亡的仔猪以及流产胎儿的身上仍能分离到PRV野毒株,且存在gE基因的变异。说明仅接种gE基因缺失疫苗,而不配合使用gE蛋白的抗体诊断技术是无法有效控制PR疾病的。gE在所有野毒株中都有表达,可作为区分疫苗株与野毒株感染的标记蛋白。因此,建立快速高效的gE-ELISA诊断方法是非常必要的。目前,临床上我国主要使用昂贵的进口gE-ELISA试剂盒,不利于大面积推广。为建立一种适合我国的敏感、特异的猪伪狂犬病毒野毒抗体血清学检测方法,本研究通过对河南南阳猪场分离的PRV野毒株HNNYV1进行主要抗原表位区gE基因的克隆,PCR扩增了长约318 bp的gE片段,将此gE片段克隆至pET28a(+)表达载体,转化BL21菌株,经37℃、220 rpm、0.5 mM IPTG诱导8h获得重组gE蛋白的最大量表达。因重组蛋白具有His标签,经亲和层析柱纯化后,获得了高纯度的gE蛋白。通过免疫印迹检测证明具有良好的抗原性和特异性。同时,以纯化蛋白为包被抗原,经间接ELISA反应条件的优化,建立了检测伪狂犬病毒野毒抗体的间接gE-ELISA方法。具体如下:以纯化的gE蛋白做包被抗原,包被量为0.5 μg/mL,4%明胶37℃封闭2 h,待检血清1:100稀释、37℃孵育1.5h,酶标抗体1:40000稀释、37℃孵育1h, TMB显色10 min,测OD450nm,大于0.463判为阳性,小于0.402判为阴性,介于两者之间判定为可疑,可重复实验判定。该方法与猪圆环病毒(PCV)、蓝耳病(PRRSV)、PRV gB基本无交叉反应,批内与批间重复性试验的变异系数较小,显示重复性良好。该方法与IDEXX gE-ELISA抗体检测试剂盒的符合率为91.67%。本研究建立的间接gE-ELISA检测方法为PRV野毒抗体检测以及野毒感染的快速诊断与流行病学调查提供了一种新的血清学检测方法。
【学位授予单位】:南阳师范学院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7
【分类号】:S852.651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程晓霞;陈少莺;胡奇林;朱小丽;林锋强;;猪伪狂犬病病毒在几种细胞中增殖情况的比较[J];福建畜牧兽医;2006年06期
2 杨润德;郁宏伟;张洪德;刘晓慧;崔奕杰;秦彤;李潭清;范京惠;;猪伪狂犬病病毒的分离鉴定[J];中国兽医杂志;2008年01期
3 皇甫和平;王川庆;;猪伪狂犬病病毒豫A株的分离鉴定[J];上海畜牧兽医通讯;2008年06期
4 彭丽英;倪建平;张婉华;何锡忠;徐伟林;;猪伪狂犬病病毒在不同细胞中增殖的研究[J];上海农业学报;2011年04期
5 鲍玉林;;一例猪伪狂犬病病毒的分离鉴定[J];中国畜牧兽医;2012年11期
6 张亮;张坦;郑杰;张发明;张红;孙丰廷;杨国良;陈玲;张洪;王文泉;;猪伪狂犬病病毒北京株的分离鉴定[J];中国畜牧兽医;2012年10期
7 彭丽英;倪建平;冯晓东;徐伟林;;猪伪狂犬病病毒的分离与鉴定[J];上海农业学报;2012年04期
8 邓舜洲,何后军,邬向东,花象柏,谌南辉;二株江西地区猪伪狂犬病病毒的分离与初步鉴定[J];江西农业大学学报;1999年04期
9 韩勇;李文刚;项朝荣;高卫科;王鑫;魏娟;;猪伪狂犬病病毒的分离和鉴定[J];动物医学进展;2007年03期
10 尹秀凤;丁美娟;张海涛;秦进进;孙鑓;许秀梅;汪爱芬;张小飞;薛家宾;;猪伪狂犬病病毒的分离鉴定及免疫原性初步研究[J];中国畜牧兽医;2014年04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超范;刘杉杉;胡泉博;崔尚金;;猪伪狂犬病病毒野毒环媒恒温检测方法的建立及应用[A];中国畜牧兽医学会养猪学分会第五次全国会员代表大会暨养猪业创新发展论坛论文集[C];2010年
2 张超范;崔尚金;刘杉杉;胡泉博;;猪伪狂犬病病毒野毒环媒恒温检测方法的建立及应用[A];中国畜牧兽医学会畜牧兽医生物技术学分会暨中国免疫学会兽医免疫分会第八次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0年
3 李富强;张莉;刘尚高;王双山;靳玉芬;欧阳素贞;;分泌抗猪伪狂犬病病毒(北京株)单克隆抗体杂交瘤细胞株的建立[A];猪的重要传染病防治研究新成果——中国畜牧兽医学会家畜传染病学分会第五届理事会第二次全体会议暨防检疫专业委员会第7次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2年
4 郭广君;吕素芳;肖跃强;毕研丽;魏凤;沈志强;丁壮;;猪伪狂犬病病毒诊断方法研究进展[A];第五届中国畜牧科技论坛论文集[C];2011年
5 李富强;张莉;刘尚高;杨汉春;王双山;靳玉芬;欧阳素贞;;抗猪伪狂犬病病毒基因工程抗体的研究[A];猪的重要传染病防治研究新成果——中国畜牧兽医学会家畜传染病学分会第五届理事会第二次全体会议暨防检疫专业委员会第7次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2年
6 刘建柱;崔玉东;潘兴广;朴范泽;;猪伪狂犬病病毒的分离与鉴定[A];猪的重要传染病防治研究新成果——中国畜牧兽医学会家畜传染病学分会第五届理事会第二次全体会议暨防检疫专业委员会第7次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2年
7 易升;胡绍良;;三种不同方法检测猪伪狂犬病病毒血清抗体的比较[A];中国畜牧兽医学会动物传染病学分会第三届猪病防控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8 沈强;卫秀余;刘婧怡;瞿慧;;一株分离自上海某猪场的猪伪狂犬病病毒(PRV)的生物学特性研究[A];中国畜牧兽医学会家畜传染病学分会第七届全国会员代表大会暨第十三次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上册)[C];2009年
9 樊淑华;李文刚;吴凤笋;项朝荣;韩勇;卢中华;;猪伪狂犬病病毒闽A株gE基因的克隆表达及其表达蛋白变性复性的研究[A];中国畜牧兽医学会家畜传染病学分会第六届理事会第二次会议暨教学专业委员会第六届代表大会论文集[C];2006年
10 张超范;刘长明;危艳武;刘霓虹;;致病性猪伪狂犬病病毒PRV-JF株的分离与鉴定[A];中国畜牧兽医学会畜牧兽医生物技术学分会暨中国免疫学会兽医免疫分会第七次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郭广君;猪伪狂犬病病毒野毒与基因缺失疫苗株鉴别检测方法的建立及应用[D];吉林大学;2013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吴博;猪伪狂犬病病毒gE蛋白的表达及间接ELISA的建立[D];南阳师范学院;2017年
2 杨天宁;抗猪伪狂犬病病毒的中草药制剂筛选[D];湖南农业大学;2010年
3 饶宝;猪伪狂犬病病毒和三种主要致病菌的基因芯片检测技术研究[D];河南农业大学;2010年
4 蒋增海;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和猪伪狂犬病病毒的分离、鉴定[D];华中农业大学;2004年
5 邹蔚然;猪伪狂犬病病毒蛋白激酶基因的克隆和生物信息学分析[D];四川农业大学;2008年
6 赵丽;猪伪狂犬病病毒PCR诊断方法的建立[D];河南农业大学;2007年
7 董筱萍;猪伪狂犬病病毒LN/1301株的分离鉴定及其毒力基因遗传变异分析[D];辽宁医学院;2015年
8 王键义;猪伪狂犬病病毒gC基因的克隆及生物信息学分析[D];四川农业大学;2008年
9 曾显成;猪伪狂犬病病毒FZ株的分离鉴定及gD基因的克隆[D];福建农林大学;2007年
10 王小武;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猪圆环病毒Ⅱ型、猪伪狂犬病病毒SYBR Green-Ⅰ实时荧光定量PCR方法及多重SYBR Green-Ⅰ实时荧光PCR方法的建立[D];中国农业科学院;2008年
,本文编号:129683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oufeilunwen/zaizhiyanjiusheng/129683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