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硕博论文 > 农业硕士论文 >

氮磷肥配施菌肥对覆膜马铃薯抗旱生理特性及产量影响机制

发布时间:2018-01-23 05:49

  本文关键词: 氮磷配施菌肥 马铃薯 抗旱 产量 出处:《内蒙古农业大学》2017年硕士论文 论文类型:学位论文


【摘要】:为探究氮磷肥配施菌肥对黄土高原丘陵区覆膜马铃薯抗旱特性的影响及在该地区的增产机制,以马铃薯品种"克新一号"为供试材料,研究氮磷肥配施菌肥的处理对土壤理化指标、叶片光合特性、叶片生理指标、根系生理指标、马铃薯品质的影响,为菌肥的推广应用提供理论依据。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施入菌肥的各处理在不同年际间均表现出可增加马铃薯根际土壤含水率的效果。2015年,施入菌肥各处理的不同土层土壤含水率较CK增加0.76%~17.91%;2016年,施用菌肥的各处理的不同土层的土壤含水率较CK增加1.87%~40.16%,不同年际间菌肥、尿素和磷酸二铵配施的处理为最优处理。施用菌肥改善了根际土壤环境,增加土壤含水率,为植株所受到干旱胁迫提供一个缓冲阶段,保证马铃薯的正常生长发育。2.菌肥对马铃薯叶片光合特性影响显著,施用菌肥各处理的马铃薯叶片SPAD值较对照提高1.33%~28.92%,光合速率较对照提高4.65%~29.41%,蒸腾速率较对照提高3.84%~37.23%,气孔导度较对照提高1.26%~14.68%,菌肥、尿素和磷酸二铵配施处理的效果最明显,提高叶片的叶绿素含量和植株的光合能力,增强叶片光合效率,有利于植株进行同化作用。3.菌肥处理后,马铃薯叶片MDA含量降低了 4.67%~26.16%,根系MDA含量降低了 2.83%~18.35%,研究表明菌肥有利于降低了马铃薯叶片、根系的质膜透性,缓解干旱对马铃薯细胞膜的伤害,且在降雨量较少的2015年,菌肥作用效果显著。经菌肥处理后,马铃薯叶片和根系中游离脯氨酸含量较对照分别降低5.36%~32.24%和2.29%~29.51%,说明施用菌肥可减少游离脯氨酸的积累,帮助马铃薯植株适应干旱的逆境环境,增强植株的抗旱能力。4.马铃薯在苗期、块茎形成期、块茎膨大期的叶片和根系中SOD活性较对照分别降低1.31%~17.43%和1.03%~23.18%;POD活性分别降低3.39%~~26.32%和4.24%~39.63%;而在淀粉积累期,叶片和根系中SOD活性较对照分别提高3.55%~12.61%和 4.81%~13.97%;POD 活性分别提高 9.31%~32.15%和 10.54%~48.49%。5.不同年际间,施用菌肥处理根系活力较对照提高9.15%~47.85%,说明菌肥有利于活化根际土壤微生物,提高马铃薯各个生育期的根系活力,进而提高根系吸收水分及矿质营养的能力,促进产量的增加。6.在不同年际间施用菌肥均可提高马铃薯薯块中的营养品质,马铃薯薯块中淀粉含量提高了 3.17%~14.19%,Vc含量提高了 1.17%~8.9%,还原糖含量降低了9.82%~32.65%,说明菌肥的施入有利于改善马铃薯薯块的营养品质。7.不同年际间,菌肥处理均可增加马铃薯的产量、商品薯率及经济效益,2015年施入菌肥处理的产量提高了 9.52%~20.83%,经济效益提高了922.5~2662.5元;2016年施入菌肥处理的产量提高了 8.32%~28.06%,经济效益提高了 1869~5080.5元。8.相关分析表明,叶片气孔导度、根系的S0D含量、根系活力均与产量呈极显著正相关;叶片中光合速率、蒸腾速率、SOD含量、POD含量产量呈极显著正相关,而叶片中丙二醛含量与产量呈极显著负相关;根系中丙二醛含量与产量呈显著负相关。
[Abstract]:The results were as follows : 1 . The soil moisture content of potato leaves increased by 4.67 % 锝,

本文编号:1456864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oufeilunwen/zaizhiyanjiusheng/1456864.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0a300***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