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个人所有的生态公益林补偿标准意愿影响因素研究
本文关键词:福建省个人所有的生态公益林补偿标准意愿影响因素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全球环境问题日益突出,能源、气候、污染等问题日益严峻。人类对环境及生态的关心也不断的增长,改善生态环境迫在眉睫。生态公益林承受着这些艰巨的任务,因此建设和保护生态公益林意义重大。生态公益林的保护剥夺了大量农户的林地木材砍伐收入,对农户造成了大量的损失。虽然我国从2001年开始已经展开森林生态效益补助工作,但是目前国家15元/亩·年的生态公益林补偿与农户的造林成本和管护成本相比,是远远不足的。这对农户来说有失公平,因此有关提高生态公益林补偿的研究意义重大,制定一个相对合理的补偿标准迫在眉睫。本研究站在农户个人的立场上,通过随机抽样调查法对福建省5个县的250个拥有生态公益林的农户进行问卷调查,基于实地访谈调查数据和搜集的资料数据,找出了福建省生态公益林建设存在的问题,如补偿标准过低,制定标准不合理、补偿资金不到位、补偿标准单相应的法律法规不够完善、管理机制缺失、对生态公益林相关的宣传不到位等。研究选取农户期望的生态公益林补偿标准作为因变量,自变量选取了年龄、受教育程度、是否当过村干部、家庭年总收入、家庭年林业收入占家庭总收入的比例、家庭耕地面积、家庭林地面、是否存在借贷情况、林龄、每亩重置成本、公益林立地质量等级、林分起源和公益林离家距离等13个。研究运用排序Probit模型进行计量分析,根据计量实证结果得出“受教育程度、家庭年总收入、家庭林地面积、是否存在借贷情况、林龄、每亩重置成本和公益林离家距离”这7个影响因素对福建省个人所有的生态公益林补偿标准意愿具有显著影响、根据调查存在的问题和计量实证结果,为政府生态公益林建设提出了以下建议:一是适当提高补偿标准,提高农户积极性;二是分类补偿,综合考虑相关影响因素;三是出台相应的贷款扶持政策;四是加强文化教育,提高农民素质;五是完善生态公益林相应的法律法规;六是构建和完善的生态公益林补偿参与制度。
【关键词】:生态公益林 影响因素 补偿标准意愿 福建省
【学位授予单位】:福建农林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F326.27
【目录】:
- 摘要7-8
- ABSTRACT8-10
- 1 绪论10-24
- 1.1 本文的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10-12
- 1.1.1 研究背景10-11
- 1.1.2 研究目的和意义11-12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存在的问题12-21
- 1.2.1 国外研究概况12-13
- 1.2.2 国内研究概况13-20
- 1.2.3 国内外研究评述20-21
- 1.3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21-24
- 1.3.1 研究方法21
- 1.3.2 技术路线21-22
- 1.3.3 本文的创新点和不足之处22-24
- 2 福建省生态公益林及其生态效益补偿现状24-28
- 2.1 福建省生态公益林现状24
- 2.2 福建省生态公益林生态效益补偿现状24-25
- 2.3 福建省生态公益林生态效益补偿存在的问题25-28
- 3 福建省个人所有的生态公益林补偿标准意愿影响因素的定性分析28-35
- 3.1 因变量的选取与赋值28
- 3.2 自变量的选取与相关理论依据28-32
- 3.2.1 农户个人特征影响因素变量的选取与理论依据29-30
- 3.2.2 农户家庭特征影响因素变量的选取与理论依据30-31
- 3.2.3 生态公益林特征影响因素变量的选取与理论依据31-32
- 3.3 研究假设32-35
- 4 福建省个人所有的生态公益林补偿标准意愿影响因素的描述性统计分析35-43
- 4.1 数据来源35
- 4.2 变量的描述性统计分析35-36
- 4.3 样本描述性统计分析36-43
- 4.3.1 农户的生态公益林补偿标准意愿统计分析36
- 4.3.2 样本个人基本情况统计分析36-38
- 4.3.3 样本家庭基本状况统计分析38-40
- 4.3.4 生态公益林特征基本情况统计分析40-43
- 5 福建省个人所有的生态公益林补偿标准意愿影响因素的计量分析43-47
- 5.1 计量模型的选择43
- 5.2 模型的计量结果43-47
- 5.2.1 农户个人特征因素对个人所有的生态公益林补偿标准意愿的影响分析44-45
- 5.2.2 农户家庭特征因素对个人所有的生态公益林补偿标准意愿的影响分析45-46
- 5.2.3 生态公益林特征因素对个人所有的生态公益林补偿标准意愿的影响分析46-47
- 6 福建省生态公益林建设的相关建议47-50
- 6.1 适当提高补偿标准,调动农户积极性47
- 6.2 分类补偿,综合考虑相关影响因素47-48
- 6.3 出台生态公益林贷款扶持政策48
- 6.4 加强文化教育,提高农民素质48-49
- 6.5 完善生态公益林相应的法律法规49
- 6.6 构建和完善生态公益林补偿参与制度49-50
- 参考文献50-52
- 附录52-53
- 致谢53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胡晓红;安徽省黟县生态公益林体系建设的思考[J];华东森林经理;2003年02期
2 胡晓红;;黟县生态公益林体系建设的思考[J];安徽林业科技;2003年01期
3 张吉祥,余佰根;永嘉县生态公益林现状及发展对策[J];防护林科技;2005年02期
4 董振国 ,鲁法涛;山东建立县级生态公益林补助制度[J];林业财务与会计;2005年05期
5 张勇;;浅谈新疆山区国有公益林的保护与管理[J];新疆林业;2008年03期
6 张根伟;国鸣;刘传达;;云和县生态公益林的发展现状与管理对策[J];河北农业科学;2008年10期
7 陈钦;;公益林供给与需求分析[J];中国农学通报;2009年22期
8 孙丹;赵冬越;刘玉凤;李国栋;;生态公益林管护建议[J];内蒙古林业调查设计;2010年03期
9 柏方敏;;绿色丰碑——湖南公益林保护建设10周年纪实[J];林业与生态;2011年01期
10 杨帆;石长德;潘猛;;浅谈生态公益林的宣传与保护[J];防护林科技;2011年0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8条
1 李瑞平;宋立功;;保定市生态公益林现状、存在问题与发展探讨[A];第十五届中国科协年会第19分会场:中国西部生态林业和民生林业与科技创新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3年
2 范少君;支玲;;我国各级财政公益林补偿政策研究概述[A];绿色经济与林业发展论——第六届中国林业技术经济理论与实践论坛论文集[C];2012年
3 陈钦;;福建省不同权属的生态公益林管护政策需求的调查和统计分析[A];绿色经济与林业发展论——第六届中国林业技术经济理论与实践论坛论文集[C];2012年
4 唐颖;刘华;;林权改革中生态公益林存在的潜在风险及应对策略——以广西省平果县为例[A];生态文明与林业法治--2010全国环境资源法学研讨会(年会)论文集(上册)[C];2010年
5 向佐群;;我国生态公益林保护的专门立法构想——《公益林保护条例》[A];生态文明与林业法治--2010全国环境资源法学研讨会(年会)论文集(上册)[C];2010年
6 陈钦;刘伟平;;公益林生态效益补偿资金分配探讨[A];中国林业技术经济理论与实践(2008)[C];2008年
7 汪海燕;张红霄;;森林生态政府补偿机制研究[A];可持续发展·环境保护·防灾减灾——2012年全国环境资源法学研究会(年会)论文集[C];2012年
8 李忠魁;陈绍志;高发全;陈洁;张爽;马一博;;林改后公益林生态效益补偿问题与解决路径思考[A];2014中国环境科学学会学术年会(第三章)[C];2014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程丽红 李树果;刘政奎委员建议:抓紧出台公益林条例[N];人民政协报;2011年
2 本报记者 周彰军 本报通讯员 李依麦;生态公益林为绿色湖南奠基[N];中国绿色时报;2011年
3 CUBN记者 邓丽娟;149亿元支持公益林保护管理合理平衡三大效益[N];中国联合商报;2013年
4 记者 周彰军 通讯员 张瑜;湖南省级以上公益林管护率99.99%[N];中国绿色时报;2014年
5 通讯员 欧光辉;红河铸就公益林绿色丰碑[N];云南经济日报;2014年
6 本报记者 王志贤 采写;我省着力建设生态公益林[N];福建日报;2002年
7 湖北省武汉市政协经济委员会;湖北武汉———应加强生态公益林保护与管理[N];人民政协报;2005年
8 本报特派记者 朱雪军;为生态公益林“输血”[N];江西日报;2006年
9 任鹏飞 王海涛;公益林林权改革与保护发展[N];中国绿色时报;2007年
10 建阳市市长 葛晓华;联户托管:探索生态公益林管护新模式[N];福建日报;2007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孙金华;面向服务的生态公益林协同管理平台研究[D];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2009年
2 校建民;密云集水区公益林补偿研究[D];北京林业大学;2004年
3 李土生;浙江省公益林监测评估及地籍管理系统研建[D];南京林业大学;2007年
4 胡长清;湖南省生态公益林服务功能及其补偿机制研究[D];湖南农业大学;2012年
5 张眉;条件价值评估法下公益林生态效益补偿研究[D];福建农林大学;2011年
6 严会超;生态公益林质量评价与可持续经营研究[D];中国农业大学;2005年
7 蔡细平;生态公益林项目评价研究—理论、方法与实践[D];浙江大学;2008年
8 杨洪国;国家重点生态公益林生态补偿标准调整系数的研究[D];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2010年
9 王忠诚;湖南省国家级公益林生态效益监测与评价研究[D];中南林业科技大学;2013年
10 汤勇;森林生态服务(产品)市场化交易制度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2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馨蔚;北京市公益林管护绩效及农户参与意愿研究[D];北京林业大学;2012年
2 周莉莉;仙游县生态公益林现状及发展对策[D];福建农林大学;2015年
3 徐一鸣;莲都区公益林群落结构特征、种间关系及生态服务功能评估研究[D];浙江农林大学;2015年
4 胡云华;广西生态公益林空间格局及其补偿机制研究[D];广西师范学院;2015年
5 郑丽娟;福建省个人所有的生态公益林补偿标准意愿影响因素研究[D];福建农林大学;2015年
6 陈玲;生态公益林融资政策研究[D];福建农林大学;2009年
7 蒋良勇;中国公益林生态补偿研究[D];湖南农业大学;2009年
8 张洁;公益林管护和经营制度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09年
9 沈玲玲;我国生态公益林可持续经营研究[D];东北林业大学;2011年
10 刘博;集体生态公益林法律制度研究[D];中南林业科技大学;2009年
本文关键词:福建省个人所有的生态公益林补偿标准意愿影响因素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32951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oufeilunwen/zaizhiyanjiusheng/32951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