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硕博论文 > 农业硕士论文 >

浑源黄芪内生细菌菌群组成及其功能研究

发布时间:2021-11-21 02:24
  目的意义:着眼于山西省大宗道地药材-浑源黄芪微生物资源及其应用潜力挖掘,本研究以浑源黄芪特有的浓重“豆腥味”属绿叶挥发物为线索,以多年生浑源黄芪为实验材料,表征其内生菌群组成及功能。结果表明,绿叶挥发物是影响浑源黄芪内生菌招募、促生菌功能的重要因素,绿叶挥发物及其微生物转化产物均具有诱导黄芪活性成分合成积累的作用。因此,研究结果对于基于生态适应的经济作物及中药材微生物资源挖掘与利用,对于发展可持续发展的中药材种植业、中药资源持续利用具有一定的启迪和示范作用。研究内容与方法:(1)浑源黄芪内生细菌菌群组成及其功能:以传统采收期黄芪药材为实验材料,稀释平板法进行菌株分离,16S r RNA测序法进行菌株鉴定;通过添加色氨酸、钾长石、绿叶挥发物等外源物质的方法进行促生菌筛选,顶空GC-MS法测定黄芪绿叶挥发物含量;(2)E-2-己烯醛促进菌株H65生长作用机制:采用冰水浴预处理接种剂、E-2-己烯醛处理的方法首先表征绿叶挥发物促进H65生长的特性,采用高通量测序方法找出与E-2-己烯醛处理有关的基因并进行代谢途径富集及转化产物预测,最后采用q RT-PCR、GC-MS法进行验证;(3)E-2... 

【文章来源】:山西大学山西省

【文章页数】:70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浑源黄芪内生细菌菌群组成及其功能研究


属水平上的浑源黄芪内生细菌菌株分布图

植物,菌株,黄芪,菌群


属水平的植物生长促进分离菌株分布

内生菌,脱氨,黄芪,绿叶


第二章浑源黄芪内生细菌菌群组成及其功能研究15就最高浓度处理组(6250μM)而言,正己醛处理组生长的菌株数量为3,分别是H35、H53和H82;正己醇处理组生长的菌株包括H35、H44、H53、H65和H82,共5株;而Z-3-己烯醛处理组无菌株生长。就1250μM处理组而言,10株菌在含正己醛的培养液中均有不同程度的生长,且菌株H44相对生长率明显高于溶剂对照;而Z-3-己烯醛处理组中,仅有3株菌(H35、H65和H82)生长。该结果提示,较高浓度的Z-3-己烯醛抑菌作用较正己醛强,正己醇抑菌作用最弱,与文献报道一致[76]。图2.3浑源黄芪主要绿叶挥发物对含ACC脱氨酶的10株内生菌株生长的影响Figure2.3EffectsofmaingreenleafvolatilesinAstragaliRadixinHunyuanonthegrowthofthetenstrainswithACCdeaminase.Theiconsintherectangleframecorrespondtothedifferentstrainsexamined.(VC:Vehiclecontrol;A:hexanal;B:Z-3-hexenal;C:hexanol.)A)B)C)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浑源黄芪内生细菌的菌群组成及其功能[J]. 高红,盛剑,白旭,康宝铃,孙欢欢,孙海峰,曹秋芬.  微生物学报. 2020(08)
[2]小麦内生耐盐菌株YN1的分离鉴定及其生物学特性研究[J]. 李星志,王虹,赵丹,石运幸,刘爱新.  山东农业科学. 2019(05)
[3]Recently duplicated sesterterpene(C25) gene clusters in Arabidopsis thaliana modulate root microbiota[J]. Qingwen Chen,Ting Jiang,Yong-Xin Liu,Haili Liu,Tao Zhao,Zhixi Liu,Xiangchao Gan,Asis Hallab,Xuemei Wang,Juan He,Yihua Ma,Fengxia Zhang,Tao Jin,M.Eric Schranz,Yong Wang,Yang Bai,Guodong Wang.  Science China(Life Sciences). 2019(07)
[4]黄芪和当归的主要活性成分配伍对骨髓抑制小鼠造血功能的影响[J]. 徐昊,黄小平,张伟,邓常清.  中国药理学通报. 2019(05)
[5]盐碱戈壁药用植物骆驼刺内生菌的分离、培养与鉴定[J]. 张晓波,马燕,熊文娟,郑倩,魏婕,陈锋,刘素辉,孙玉萍.  生物资源. 2019(01)
[6]植物根际促生菌Bacillus mycoides Gnyt1铁载体分泌相关功能基因的挖掘[J]. 杨晓玫,李建宏,姚拓,李琦,冯影.  微生物学报. 2019(05)
[7]碱处理在微量黄芪药材质控指标成分含量测定中的应用研究[J]. 孙欢欢,孙海峰,柴智,白云娥,高建平.  药物分析杂志. 2018(09)
[8]4株茶树根际促生菌菌株的鉴定及促生作用[J]. 王欢,韩丽珍.  微生物学通报. 2019(03)
[9]柠条根际产铁载体促生菌的分离鉴定及其促生特性[J]. 周波,代金霞.  北方园艺. 2017(21)
[10]黄芪甲苷的药理作用及其机制的研究进展[J]. 曹玉冰.  现代药物与临床. 2017(05)

硕士论文
[1]促生菌株S61参与黄芪药材品质形成作用及其机制研究[D]. 孔留利.山西大学 2019
[2]高产铁载体根际促生菌的筛选及其在土壤修复方面的潜在应用[D]. 李韵雅.江南大学 2018
[3]山西黄芪根际及根微生物组初探[D]. 康宝玲.山西大学 2017
[4]桉树土壤高效解磷菌的筛选及其对桉树生长的影响[D]. 俞新玲.福建农林大学 2011



本文编号:3508574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oufeilunwen/zaizhiyanjiusheng/3508574.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f9a21***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