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硕博论文 > 农业硕士论文 >

热应激奶牛代谢蛋白质需要量的研究

发布时间:2017-05-30 06:11

  本文关键词:热应激奶牛代谢蛋白质需要量的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为了探索热应激奶牛对代谢蛋白(MP)的需要量,本文考察了五个不同MP水平的日粮对荷斯坦奶牛在热应激条件下的生产性能和血液相关指标的影响,为热应激条件下奶牛的精细饲养提供科学依据。选择胎次(1~2胎)、泌乳天数(30±20d)体重(480±40kg)、泌乳量(15.5±1.1kg)均相近的20头健康荷斯坦奶牛为试验动物,随机分为5组,每组4头,分别接受5个等能但MP水平不同的饲粮。试验采用单因子试验设计,5个处理的MP含量(干物质基础)分别为7.70%(A组)、8.23%(B组)、8.72%(C组)、9.23%(D组)和9.71%(E组)。试验于2012年夏季(7月~8月)在四川邛崃永华奶牛场进行,共计49天,其中预饲期14天,正式期35天。试验期间每日定时记录牛舍内的温度和相对湿度,并得出温湿度指数。试验奶牛测定的指标有干物质采食量、产奶量、乳蛋白率、乳脂率、乳糖率、血清中总蛋白、尿素氮、皮质醇、内毒素水平。结果如下:1)试验期间的温湿度指数(THI)大于72,全期平均值为81.34,奶牛处于热应激环境;2)C组干物质采食量为13.28kg/d,显著高于其他四个试验组(P0.05),B组干物质采食量显著低于D组和E组(P0.05),A组干物质采食量显著低于B组(P0.05),D组和E组无显著性差异(P0.05);3)C组产奶量为15.00kg/d,显著高于其他四个试验组(P0.05),B组、D组和E组产奶量无显著差异(P0.05),A组产奶量显著低于其它四个试验组(P0.05);4)C组乳蛋白率显著高于其他四个试验组(P0.05),D组和E组乳蛋白率无显著差异(P0.05),A组和B组乳蛋白率无显著差异(P0.05);5)C组乳脂率显著高于其他四个试验组(P0.05),A组乳脂率显著低于其他四个试验组(P0.05),B组、D组和E组乳蛋脂率无显著差异(P0.05);6)C组乳糖率显著高于其他四个试验组(P0.05),A组乳糖率显著低于其他四个试验组(P0.05),B组、D组和E组乳糖脂率无显著差异(P0.05);7)E组血清总蛋白和血清尿素氮显著高于其他四个试验组(P0.05),各试验组之间奶牛血清皮质醇含量和内毒素含量差异不显著(P0.05);8)本研究得到了奶牛生产性能指标(y)与日粮MP水平(x)的回归关系:MP与奶牛干物质采食量间的回归关系为:y---1.1098x2+20.064x-77.653(R2=0.8842)MP与奶牛产奶量间的回归关系为:y=-3.0051x2+54.531x-229.30(R2=0.8996)MP与奶牛乳糖率间的回归关系为:y=-0.1466x2+2.6405x-6.8400(R2=0.6389)MP与奶牛乳脂率间的回归关系为:y=-0.1049x2+1.8759x-5.2731(R2=0.8975)MP与奶牛乳蛋白率间的回归关系为:y=-0.0724x2+1.3018x-2.7167(R2=0.6738)试验得出结论:改变日粮中的MP水平可在一定程度上缓解热应激,可显著提高热应激奶牛的采食量和产奶量,并一定程度的改善奶牛的乳成分,从而有效的缓解奶牛的热应激状态,从而提高热应激奶牛生产性能。综上所述:饲粮中MP含量可显著影响泌乳前期热应激奶牛的采食量和产奶量,从全期平均统计结果显示,MP还有改善热应激奶牛乳成分的作用,但对皮质醇、内毒素无影响。本试验结果最好的试验组是C试验组,因此可得出泌乳前期热应激奶牛的最适MP需要量为干物质采食量的8.72%。因此可以考虑调节采用日粮中MP的水平来搭配泌乳前期热应激奶牛的日粮组成情况,从而有效的改善奶牛的热应激状态,并最终在一定程度上缓解热应激对奶牛的危害。
【关键词】:中国荷斯坦奶牛 热应激 代谢蛋白质
【学位授予单位】:四川农业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S823.5
【目录】:
  • 摘要5-7
  • Abstract7-9
  • 符号说明9-12
  • 前言12-14
  • 第一章 文献综述14-29
  • 1 热应激对荷斯坦奶牛的影响14-23
  • 1.1 热应激的概述14-15
  • 1.2 热应激的评判标准15-17
  • 1.3 热应激对奶牛生理代谢的影响17
  • 1.4 热应激对奶牛产奶量和乳成分的影响17-19
  • 1.5 热应激对奶牛采食量的影响19-20
  • 1.6 热应激对奶牛养分消化率的影响20
  • 1.7 热应激对奶牛血液生化指标的影响20-21
  • 1.8 热应激奶牛的营养需求21-23
  • 2. 代谢蛋白概述23-27
  • 2.1 代谢蛋白质调控技术23-27
  • 3 本研究的目的与意义及主要研究内容27-29
  • 3.1 存在的问题27
  • 3.2 本试验的目的与意义27-28
  • 3.3 本实验的总体设计28-29
  • 第二章 试验研究29-44
  • 引言29
  • 1. 材料与方法29-32
  • 1.1 试验设计29-30
  • 1.2 试验动物及饲养管理30
  • 1.3 日粮组成及营养水平30-31
  • 1.4 测定指标及方法31-32
  • 2 结果32-40
  • 2.1 日粮营养成分实测32-33
  • 2.2 试验牛舍温湿度指数(THI)33-34
  • 2.3 日粮不同代谢蛋白水平对热应激奶牛采食量的影响34
  • 2.4 日粮不同代谢蛋白水平对热应激奶牛泌乳量的影响34-35
  • 2.5 日粮不同代谢蛋白水平对热应激奶牛乳成分的影响35-37
  • 2.6 日粮不同代谢蛋白水平对热应激奶牛血液生化指标的影响37-39
  • 2.7 日粮不同代谢蛋白水平与生产性能之间的曲线回归关系39-40
  • 3. 讨论40-44
  • 3.1 THI与奶牛热应激40
  • 3.2 日粮不同代谢蛋白水平对热应激奶牛采食量的影响40-41
  • 3.3 日粮不同代谢蛋白水平对热应激奶牛产奶性能的影响41
  • 3.4 日粮不同代谢蛋白水平对热应激奶牛乳成分的影响41-42
  • 3.5 日粮不同代谢蛋白水平对热应激奶牛血液生化指标的影响42-44
  • 第四章 全文总结44-45
  • 1. 全文结论44
  • 2. 本试验研究创新点44
  • 3. 需进一步研究的问题44-45
  • 参考文献45-55
  • 致谢55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陈婕;尚宏华;;鸭热应激及其防治[J];中兽医学杂志;2008年01期

2 林敏;;今夏,如何迎战热应激?[J];今日畜牧兽医;2008年06期

3 程仁虎;阎翠芝;;鸡热应激的危害与防治措施[J];养殖技术顾问;2009年05期

4 李雪平;费景春;付春海;;夏季防止蛋鸡热应激[J];国外畜牧学(猪与禽);2010年02期

5 郑建强;;鸡热应激反应的预防措施[J];养殖技术顾问;2011年11期

6 戴届全;;生猪热应激的防控措施[J];湖南农业;2012年07期

7 刁其玉;;预防仔鸡热应激的管理措施[J];中国家禽;1992年03期

8 顾宪红,王新谋;鸡的热应激反应及其机制[J];农业工程学报;1993年S1期

9 范石军,,韩友文,李荣文,尹清强;家禽热应激机理及其研究进展(续)[J];饲料博览;1996年06期

10 李志才;缓解蛋鸡热应激反应的对策[J];山东畜牧兽医;1998年0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郑冬梅;顾宪红;王晓亮;;热应激条件下热休克蛋白90对肉鸡血淋巴细胞糖皮质激素受体表达水平的影响[A];畜牧业环境、生态、安全生产与管理——2010年家畜环境与生态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0年

2 林海;;热应激的营养与饲养措施[A];饲料营养研究进展——第五届全国饲料营养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3 张起胆;陈长溪;郑德华;;宁化地区鸡热应激防制[A];福建省家畜寄生虫病学会第三次学术讨论会论文选(1996)[C];1996年

4 张居农;张春礼;;公牛的热应激与防止措施[A];第三届中国奶牛发展大会论文集[C];2008年

5 岳丽娜;张巧兰;孟艳芳;;夏季鸡只热应激防治措施[A];2010畜牧业与低碳经济科技论文集[C];2010年

6 王松波;朱晓彤;江青艳;;热应激导致畜禽采食量降低的中枢调控机制[A];全国动物生理生化第十二次学术交流会论文摘要汇编[C];2012年

7 高民;杜瑞平;温雅丽;;热应激对奶牛生产的影响及应对策略[A];发展低碳农业 应对气候变化——低碳农业研讨会论文集[C];2010年

8 王圆圆;谷子林;陈丹丹;刘亚娟;陈赛娟;;缓解家兔热应激的调控措施[A];生态环境与畜牧业可持续发展学术研讨会暨中国畜牧兽医学会2012年学术年会和第七届全国畜牧兽医青年科技工作者学术研讨会会议论文集——T03环境与动物健康专题[C];2012年

9 杜卫佳;张英杰;李发弟;;羊热应激及营养调控[A];中国畜牧兽医学会养羊学分会2012年全国养羊生产与学术研讨会议论文集[C];2012年

10 林海;;家禽热应激反应的生理与营养学机制[A];中国畜牧兽医学会2009学术年会论文集(上册)[C];2009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畜牧兽医专家 薄晓威;夏季怎样防治鸡热应激反应[N];吉林农村报;2014年

2 山西恒丰强动物药业有限公司 王华听;鸡热应激的危害与防治(下)[N];中国畜牧兽医报;2005年

3 上海恒丰强动物药业有限公司技术部 王华听;鸡热应激的防治措施[N];中国畜牧兽医报;2008年

4 施仁波 王青炳;夏季养鸡应防热应激[N];中国畜牧报;2002年

5 本报记者 王玉芳 通讯员 冯雪s

本文编号:406546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oufeilunwen/zaizhiyanjiusheng/406546.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a0f01***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