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硕博论文 > 农业硕士论文 >

不同调控措施对毛竹生长以及吸收重金属的影响

发布时间:2017-06-21 04:04

  本文关键词:不同调控措施对毛竹生长以及吸收重金属的影响,,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本文以毛竹幼苗作为试验材料,以富阳重金属复合污染土壤为研究对象,分析在三种不同的调控措施下毛竹在重金属污染土壤中的的生长状况以及对重金属的吸收、转运与富集能力的影响,为今后毛竹应用于大田试验或重金属污染土壤修复提供有力的参考。本文主要结论如下:(1)以木条、竹秆、稻秆和山核桃壳为原料制成的生物炭分别以5%(w/w)的投加量添加到毛竹生长的重金属复合污染土壤中。结果表明,四种生物炭对毛竹根、茎、叶的生长促进效果较好,其中稻秆炭对毛竹生物量的增加量最大。生物炭对本实验中的土壤pH值影响并不显著,但显著提高了电导率。四种生物质炭都能显著降低土壤中的Cu、Zn、Cd、Pb溶解度,同时还能明显降低毛竹根系对于土壤中Cu、Zn、Cd、Pb的吸收量,最多能减少77%对于Cd的吸收量。在本实验中,四种生物质炭中,添加5%的稻秆炭对于毛竹生物量以及降低重金属在植物体内的含量效果最好。因此,适当的添加生物质炭能够修复较轻污染水平的土壤。(2)将人工螯合剂和天然有机酸作为对比研究,分别以低(1mmol·kg-1)、中(5mmol·kg-1)、高(10 mmol·kg-1)三种浓度加入毛竹生长的重金属复合污染土壤中,结果如下:从毛竹的生长量看,EDTA和柠檬酸均降低了植物根部和地上部的生物量,但是并未出现明显的生长受阻现象。在施加中、高浓度的EDTA时,能够大大促进毛竹根部和地上部对于Cu的吸收,在10 mmol·kg-1时达到最大值分别为271.5和18.6mg·kg-1,分别比对照增加了56%和85%;Pb含量分别增加了52%与211%。螯合剂的添加对重金属的活化作用要显著高于天然有机酸。人工螯合剂对植物修复的强化作用要明显强于天然有机酸,同时也并未对植物造成较大的毒害作用。(3)将不同浓度(30、50、100mg·L-1)的IAA、GA3、6-BA施加于毛竹生长的重金属复合污染土壤中,结果显示:三种植物生长调节剂分别能够不同程度的增加毛竹根部和地上部的生物量,IAA、GA3、6-BA分别增加了2.4%~22.4%、10.0~57.3%、0.6%~73.0%地上部的生物量。对于毛竹吸收重金属而言,植物生长调节剂并未明显增加Cu、Cd、Pb的含量,甚至还出现了一定量的减少。从数值上看,植物生长调节剂对于毛竹吸收重金属并未有明显的效果,但同时却增加了毛竹的生物量,因此今后的研究中可以尝试植物生长调节剂协同螯合剂,共同促进毛竹对重金属的吸收、转运和积累,显著增加植物提取效率。
【关键词】:植物修复 毛竹 重金属 生物质炭 螯合剂 有机酸 植物生长调节剂
【学位授予单位】:浙江农林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X53;X173
【目录】:
  • 摘要4-6
  • ABSTRACT6-10
  • 1 植物修复强化技术研究进展及毛竹修复重金属污染土壤可行性分析10-19
  • 1.1 植物修复强化机理及技术途径10-14
  • 1.1.1 引言10
  • 1.1.2 促进植物生长性状途径10-12
  • 1.1.3 改善根际生态环境12-14
  • 1.1.4 基因工程调控14
  • 1.2 毛竹修复重金属污染土壤可行性分析14-19
  • 1.2.1 引言14
  • 1.2.2 毛竹强化修复重金属污染土壤可行性分析14-15
  • 1.2.3 毛竹生长调控技术研究进展15-19
  • 2 论文研究目的、意义、内容19-21
  • 2.1 研究目的及意义19
  • 2.2 研究内容19-20
  • 2.3 技术路线20-21
  • 3 生物质炭对重金属污染土壤的修复作用研究21-29
  • 3.1 引言21
  • 3.2 材料与方法21-23
  • 3.2.1 材料准备21-22
  • 3.2.2 试验设计22
  • 3.2.3 植物收获和样品分析22-23
  • 3.2.4 数据处理23
  • 3.3 结果与分析23-26
  • 3.3.1 生物质炭对植物生长的影响23-24
  • 3.3.2 对土壤EC和pH的影响24
  • 3.3.3 生物质炭对植物吸收重金属的影响24-26
  • 3.3.4 生物质炭对土壤可溶性重金属含量的影响26
  • 3.4 讨论26-28
  • 3.5 结论28-29
  • 4 人工螯合剂和天然有机酸对毛竹生长和吸收重金属的影响29-36
  • 4.1 引言29
  • 4.2 材料与方法29-30
  • 4.2.1 材料准备29
  • 4.2.2 试验设计29-30
  • 4.2.3 植物收获和样品分析30
  • 4.2.4 数据处理30
  • 4.3 结果与分析30-33
  • 4.3.1 人工螯合剂和天然有机酸对植物生长的影响30-31
  • 4.3.2 人工螯合剂和天然有机酸对植物重金属含量的影响31-32
  • 4.3.3 人工螯合剂与天然有机酸对于土壤内重金属活性的影响32-33
  • 4.4 讨论33-34
  • 4.5 结论34-36
  • 5 植物生长调节剂对毛竹修复重金属污染土壤的影响36-42
  • 5.1 引言36
  • 5.2 材料与方法36-37
  • 5.2.1 材料准备36
  • 5.2.2 试验设计36-37
  • 5.2.3 植物收获和样品分析37
  • 5.2.4 数据处理37
  • 5.3 结果与分析37-40
  • 5.3.1 植物生长调节剂对植物生长的影响37-38
  • 5.3.2 不同植物生长调节剂对毛竹根部和地上部积累重金属的影响38-40
  • 5.4 讨论40-41
  • 5.5 结论41-42
  • 6 结论、创新点与研究展望42-44
  • 6.1 结论42
  • 6.2 主要创新点42-43
  • 6.3 研究展望43-44
  • 参考文献44-52
  • 个人简介52-53
  • 致谢53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汪晶晶;;水稻重金属富集规律研究[J];农业灾害研究;2012年06期

2 李双文;;重金属进入人体的渠道[J];百科知识;2011年01期

3 袁旭音,陶于祥,王润华,姜月华,王爱华;湖州市不同土壤重金属的污染现状[J];上海地质;2002年03期

4 胡省英,冉伟彦,范宏瑞;土壤—作物系统中重金属元素的地球化学行为[J];地质与勘探;2003年05期

5 陈芳,董元华,安琼,钦绳武;长期肥料定位试验条件下土壤中重金属的含量变化[J];土壤;2005年03期

6 谢宝贵,刘洁玉;重金属在三种食用菌中的累积及对其生长的影响[J];中国食用菌;2005年02期

7 薛艳,沈振国,周东美;蔬菜对土壤重金属吸收的差异与机理[J];土壤;2005年01期

8 张炜鹏;陈金林;黄全能;王擎运;赵好;薛丹;;南方主要绿化树种对重金属的积累特性[J];南京林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7年05期

9 孙嘉龙;肖唐付;周连碧;何立斌;宁增平;李航;彭景权;;微生物与重金属的相互作用机理研究进展[J];地球与环境;2007年04期

10 刘晓辉;吕宪国;刘惠清;;沟谷地不同植被下土壤重金属纵向分异研究[J];环境科学;2007年1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何文珊;陆健健;;迁徙滨鹬对重金属的富集及其环境检测意义[A];中国动物科学研究——中国动物学会第十四届会员代表大会及中国动物学会65周年年会论文集[C];1999年

2 褚武英;俞膺浩;袁维佳;;淡水动物体内重金属的生态化学特征[A];动物学专辑——上海市动物学会2002年年会论文集[C];2002年

3 张文英;;福州市蔬菜地重金属污染状况调查[A];食品安全的理论与实践——福建省科协第四届学术年会“食品安全与农民增收”分会场暨福建省农学会第五届青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4年

4 李绪平;吴堑虹;戴塔根;;地貌及风向对长沙-株洲-湘潭地区土壤重金属富集的影响[A];中国矿物岩石地球化学学会第11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7年

5 高洁;刘文英;陈卫军;;电镀污染区植物对复合重金属的富集、转移和修复潜力[A];十一五农业环境研究回顾与展望——第四届全国农业环境科学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6 罗永婷;钱忠英;盛春;李新国;;上海地区几种淡水动物体内重金属的富集[A];2008年上海市动物学会学术会议论文集(二)[C];2008年

7 李薇;肖翔林;吴文如;;药用动、植物重金属富集作用的利与弊[A];2007年中华中医药学会第八届中药鉴定学术研讨会、2007年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中药专业委员会全国中药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8 杨刚;伍钧;;甘洛废弃铅锌矿区几种草本植物的重金属耐性研究[A];四川省第十次环境监测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5年

9 王爱霞;张敏;方炎明;;重金属在南京城市树木中的富积及大气污染评价[A];中国植物学会植物结构与生殖生物学专业委员会、江苏省植物学会2007年学术年会学术报告及研究论文集[C];2007年

10 张乃明;李阳红;;污水灌区土壤-作物系统对三种重金属吸收富集特征研究[A];首届全国农业环境科学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张芳;成都经济区生态研究获多项重要成果[N];中国矿业报;2007年

2 范玲 刘应平;长江水质受流域内特殊地质体影响明显[N];地质勘查导报;2007年

3 本报记者 康传义 陈艳 实习生 赵佳 陈欢;我们的土地被污染了吗?[N];陕西日报;2011年

4 本报记者 童光来;蜈蚣草拯救“中毒”土壤[N];北京科技报;2004年

5 本报记者 郑荣 罗会江 本报特约记者 金光;农业地质开路 品牌农业强省[N];地质勘查导报;2009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康薇;微生物—蓖麻联合修复铜污染土壤的机理与应用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2014年

2 潘峗;我国生活垃圾焚烧飞灰毒性行为及其资源化利用过程的风险评估[D];上海大学;2015年

3 万甜;超声溶胞污泥回流-SBR工艺典型重金属再分配及累积的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4年

4 杨婷;微生物细胞表面的化学/基因改性调控用于重金属分离及(形态)分析[D];东北大学;2013年

5 杨玉荣;丛枝菌根真菌(AMF)提高植物修复土壤重金属Pb污染的作用机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5年

6 张海燕;大蒜重金属抗性基因的克隆及其功能分析[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植物研究所);2005年

7 李其林;重庆市土壤—作物系统重金属特征研究[D];西南大学;2008年

8 薛红喜;黄河包头段沉积物重金属吸附机制及污染生态学研究[D];内蒙古大学;2007年

9 陆引罡;铅镍富集植物的筛选及其根际微生态特征[D];西南大学;2006年

10 何峰;重庆市农田土壤—粮食作物重金属关联特征与污染评价[D];西南农业大学;2004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宋昱璇;滇池疏浚底泥中重金属在四种蔬菜中的累积效应及其风险评价[D];昆明理工大学;2015年

2 高丽洁;海带内非蛋白巯基化合物的检测分析及重金属诱导转化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5年

3 侯运楠;重金属抗性菌的生物吸附特性及抗性基因CzcA的克隆表达[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5年

4 安红梅;三峡库区耐淹植物内生真菌重金属抗性研究[D];西南大学;2015年

5 马新旺;不同种植密度对春小麦积累土壤重金属的影响研究及人体健康风险评价[D];兰州大学;2015年

6 朱赛勇;玉米和豆科植物单播及混播对弱碱性土壤中重金属的植物提取效果研究[D];兰州大学;2015年

7 李少丛;河南省砂姜黑土基本性质时空变化分析及重金属风险评价[D];郑州大学;2015年

8 叶美玲;南极酵母AN5重金属Cu~(2+)胁迫的转录组学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5年

9 吕世峰;松花江哈尔滨段沉积物污染评估及重金属富集规律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5年

10 曾东梅;有机—无机复合稳定剂对土壤重金属稳定化处理的研究[D];广西大学;2015年


  本文关键词:不同调控措施对毛竹生长以及吸收重金属的影响,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467581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oufeilunwen/zaizhiyanjiusheng/467581.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cdc93***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