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发处理对无籽西瓜种子活力及幼苗素质的影响
本文关键词:引发处理对无籽西瓜种子活力及幼苗素质的影响
更多相关文章: 引发 无籽西瓜 种子活力 活力指数 幼苗素质
【摘要】:本试验以2006年制种的蜜红无籽西瓜种子为材料,采用滚筒引发和蛭石引发的方式,通过测定种子的发芽率、发芽势和发芽指数,研究了适宜这两种引发处理方式的的温度、湿度和引发时间;研究了引发处理对无籽西瓜种子的过氧化氢酶、过氧化物酶、超氧化物歧化酶以及6-磷酸葡萄糖脱氢酶和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等的影响;还研究了蛭石结合不同药剂引发处理对无籽西瓜种子萌发及幼苗素质的影响。研究结果如下:1.引发处理无籽西瓜种子的最适条件蜜红无籽西瓜种子用滚筒引发的最适条件为:温度21℃、相对湿度70%、引发时间2d,在此条件下蜜红无籽西瓜种子的发芽率提高了48.7%,发芽势提高了43.7%,发芽指数提高了11.0。药剂浸种结合蛭石引发对提高种子的萌发特性有显著的作用,蛭石引发的最适条件为:温度25℃、含水量60%、引发时间24h。引发回干后在短期内能保持与引发初期相近的发芽率,保持较高的活力;但随着时间的推移,种子的发芽率开始下降,但在4个月内下降不是很明显,与对照相比,发芽率还是显著要高。经加速老化后,引发后的种子的发芽率下降明显,由最初的66.7%下降到25.3%,但仍比对照的5.3%要高。2.引发处理对无籽西瓜种子生理生化指标的影响引发技术能有效的提高无籽西瓜种子内过氧化氢酶、过氧化物酶、超氧化物歧化酶以及6-磷酸葡萄糖脱氢酶和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的活性,降低其体内丙二醛的含量,提高种子的活力;药剂浸种结合蛭石引发比单一的引发效果要更好。引发能提高无籽西瓜种子体内6-磷酸葡萄糖脱氢酶和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的活性,且其活性随种子的萌发进程呈一定的变化规律,说明这两种酶的联合活性在种子的萌发过程中可能起重要的作用。3.引发处理对无籽西瓜种子萌发及幼苗生长的影响不同的引发处理均能提高无籽西瓜种子的发芽率和出苗率,对幼苗的长势也有显著的增强作用。用药剂浸种结合蛭石引发处理能起到更好的效果,其中用H202或GA3浸种再引发蜜红无籽西瓜种子,发芽率分别提高了57.0%和53.9%,出苗率则分别提高了56.0%和52.6%,幼苗的根长、根重、茎粗和株高等反映幼苗长势和素质的指标相比其他的引发处理更好。
【关键词】:引发 无籽西瓜 种子活力 活力指数 幼苗素质
【学位授予单位】:湖南农业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S651
【目录】:
- 摘要4-6
- Abstract6-13
- 第一章 文献综述13-23
- 1.1 无籽西瓜种子萌发障碍13-14
- 1.1.1 种皮13-14
- 1.1.2 种子胚结构14
- 1.1.3 种子内酶的活性14
- 1.2 种子引发方法14-16
- 1.2.1 固体基质引发14-15
- 1.2.2 渗调引发15
- 1.2.3 滚筒引发15-16
- 1.2.4 其他引发方法16
- 1.3 种子引发的条件16-18
- 1.3.1 种子引发剂的选择16-17
- 1.3.2 渗透压17
- 1.3.3 种子引发温度和时间17-18
- 1.3.4 引发回干和储藏条件18
- 1.4 种子引发效果18-20
- 1.4.1 促进萌发,提高种子出苗的整齐度,促进幼苗的生长18-19
- 1.4.2 增强植物的抗逆性19
- 1.4.3 提高未成熟和老化种子的活力19
- 1.4.4 打破种子休眠19
- 1.4.5 促进种子的生理生化反应19-20
- 1.5 无籽西瓜种子处理技术研究现状20-21
- 1.5.1 浸种20
- 1.5.2 破壳20-21
- 1.5.3 种子引发技术21
- 1.6 研究目的和意义21-23
- 第二章 引发处理对无籽西瓜种子萌发的影响23-33
- 2.1 试验材料23
- 2.1.1 供试材料23
- 2.1.2 试验仪器23
- 2.1.3 试验试剂23
- 2.2 试验方法23-25
- 2.2.1 滚筒引发23-24
- 2.2.2 蛭石引发24
- 2.2.3 种子储藏24-25
- 2.3 发芽指标及计算方法25
- 2.4 数据处理25
- 2.5 结果与分析25-30
- 2.5.1 滚筒引发对无籽西瓜种子萌发的影响25-27
- 2.5.2 蛭石引发对无籽西瓜种子萌发的影响27-29
- 2.5.3 引发后无籽西瓜种子的储藏效果29-30
- 2.6 讨论30-31
- 2.7 结论31-33
- 第三章 引发对无籽西瓜种子生理生化特性的影响33-42
- 3.1 试验材料和方法33-34
- 3.1.1 试验材料33
- 3.1.2 试验试剂33
- 3.1.3 试验仪器33-34
- 3.2 试验方法34-36
- 3.2.1 种子处理34
- 3.2.2 丙二醛(MDA)含量的测定34
- 3.2.3 过氧化氢酶(CAT)活性的测定34-35
- 3.2.4 过氧化物酶(POD)活性的测定35
- 3.2.5 超氧化物酶(SOD)活性的测定35
- 3.2.6 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与6-磷酸葡萄糖脱氢酶的联合活性35-36
- 3.3 数据处理36
- 3.4 结果与分析36-39
- 3.4.1 引发对无籽西瓜种子丙二醛(MDA)含量的影响36-37
- 3.4.2 引发对无籽西瓜种子过氧化氢酶(CAT)活性的影响37
- 3.4.3 引发对无籽西瓜种子过氧化物酶(POD)活性的影响37-38
- 3.4.4 引发对无籽西瓜种子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的影响38-39
- 3.4.5 引发对无籽西瓜种子发芽过程中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G-6-PDH)和6-磷酸葡萄糖脱氢酶(6-P-GDH)联合活性的影响39
- 3.5 讨论39-41
- 3.6 结论41-42
- 第四章 蛭石引发对无籽西瓜幼苗素质的影响42-46
- 4.1 试验材料和方法42-43
- 4.1.1 试验材料42
- 4.1.2 试验器材42
- 4.1.3 试验试剂42
- 4.1.4 试验方法42-43
- 4.2 数据处理43
- 4.3 结果和分析43-44
- 4.3.1 引发对无籽西瓜种子萌发及幼苗生长的影响43-44
- 4.4 讨论44-45
- 4.5 结论45-46
- 第五章 全文总结与展望及创新点46-48
- 5.1 全文总结46
- 5.1.1 引发处理对无籽西瓜种子萌发的影响46
- 5.1.2 引发对无籽西瓜种子生理生化特性的影响46
- 5.1.3 蛭石引发对无籽西瓜种子幼苗的影响46
- 5.2 展望46-47
- 5.3 论文主要创新点47-48
- 参考文献48-53
- 致谢53-54
- 作者简介54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胡晓玲,孙强;种子活力在种子质量评估中的重要性[J];种子科技;2003年01期
2 周龙发;种子活力在种子质量评估中重要性的分析[J];农业与技术;2004年02期
3 吴赤宇;土法检测种子活力[J];当代蔬菜;2004年07期
4 宋海德;;鉴定果树种子活力的几种方法[J];果树实用技术与信息;2001年11期
5 胡尔良;种子活力下降原因探析[J];种子;2001年06期
6 顾玉民;浅谈测定种子活力的重要性[J];上海农业科技;2003年05期
7 石思信;;种子活力与贮藏[J];农业科技通讯;1980年02期
8 顾增辉,徐本美,郑光华;测定种子活力方法之探讨(Ⅱ)发芽的生理测定法[J];种子;1982年03期
9 尹经章,翟桂兰,陈祖麒;新疆六个冬麦品种(系)种子活力的初步测定[J];种子;1982年04期
10 蔡士宾;种子活力的衰变及其与贮藏条件的关系[J];种子;1987年05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李梦;叶建青;董婷婷;宋松泉;;玉米种子活力的发育变化[A];第二届全国种子科学与技术学术研讨会论文摘要集[C];2011年
2 李晓峰;陈雪平;申书兴;王俊玲;余哲;轩淑欣;罗双霞;;贮藏时间对茄子种子活力的影响[A];2008园艺学进展(第八辑)——中国园艺学会第八届青年学术讨论会暨现代园艺论坛论文集[C];2008年
3 邢勇;侯雅君;;稀土对高粱种子活力的影响[A];中国植物学会七十五周年年会论文摘要汇编(1933-2008)[C];2008年
4 吴萍;宋顺华;邢宝田;李海真;张帆;郑晓鹰;;南瓜种子形态与种子活力的关系[A];第二届全国种子科学与技术学术研讨会论文摘要集[C];2011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省林木种苗站 李锦文;种子活力研究方法[N];山西科技报;2005年
2 苏林;果树种子活力鉴别法[N];江苏科技报;2000年
3 广平县农业局 王英霞 路丽燕;小麦备播三要点[N];河北科技报;2006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史艳玲;胞外ATP(eATP)在小麦种子活力和萌发率调控中的作用及其机制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5年
2 袁晓华;玉米种子活力的研究[D];天津农学院;2016年
3 童龙;引发处理对无籽西瓜种子活力及幼苗素质的影响[D];湖南农业大学;2015年
4 吴道藩;提高甘蓝(Brassica oleracea L.var.capitata)种子活力的方法与机理研究[D];西南农业大学;2002年
5 孙仁毅;杂交水稻制种条件下种子活力影响因素的初步研究[D];海南大学;2013年
6 孙楠;烘干温度对辽单565种子活力及生理生化特性的影响[D];中国农业科学院;2012年
7 刘海艳;玉米种子活力与赤霉素和脱落酸的关系研究[D];河南农业大学;2010年
8 陈绍宁;玉米种子活力的生理学和蛋白质组学研究[D];河南农业大学;2009年
9 周建勇;希蒙德木扦插繁殖技术及种子活力的研究[D];南京林业大学;2004年
10 崔路路;甘蓝种子前处理技术的研究[D];东北农业大学;2014年
,本文编号:65047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oufeilunwen/zaizhiyanjiusheng/65047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