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肘山野生荞麦分布及其环境影响研究
本文关键词:龙肘山野生荞麦分布及其环境影响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野生荞麦 群落生态 TWINSPAN DCCA PCCA 遗传多样性
【摘要】:野生荞麦资源是研究荞麦属分类、系统进化、物种起源和生物多样性的重要材料,但随近年来生态环境的恶化,四川的野生荞麦资源正逐渐减少。横断山脉以其特殊的地形及复杂的自然环境,造就了多样的生态气候类型,从而为野生荞麦资源的种质多样性创造条件。凉山州会理县和攀枝花市米易县境内的龙肘山,位于横断山脉西部,其生境相对封闭,拥有金荞麦(Fagopyrum cymosum)、细柄野荞(Fagopyrum gracilipes)、齿翅野荞(Fagopyrum gracilipes var. odontopterum)、普格野荞(Fagopyrum pugense)及大量介于细柄野荞与普格野荞之间的过渡类型。当前对于我国西南地区的野生荞麦资源分布与遗传多样性的研究有大量报道,但基于生态学原理的分析研究较少,特别是针对特定封闭环境条件下的野生荞麦资源分布与遗传进化的研究还鲜见报道。鉴于此,本研究以龙肘山为研究区域,通过双向指示种分析(TWINSPAN)、除趋势典范对应分析(DCCA)和影响因子变量分离(PCCA)等群落生态研究方法,对龙肘山封闭环境下的野生荞麦资源分布进行研究,同时根据过渡类型在不同海拔环境的变化,并结合对其遗传多样性的研究,对野生荞麦的进化趋势进行探讨,研究结果如下:(1)影响龙肘山植物群落的因子主要以海拔为主的空间因子和以土壤全氮为主的生境因子。金荞、齿翅野荞、细柄野荞、普格野荞及介于细柄野荞与普格野荞5种过渡类型在海拔梯度上有一定分布规律,金荞麦在海拔2000-2450m零星分布,普格野荞主要分布于海拔1800-1900m,过渡类型Ⅰ主要分布于海拔1900-2000m,齿翅野荞及过渡类型Ⅱ、Ⅲ、Ⅳ、Ⅴ主要分布于海拔2000-2300m,细柄野荞则主要分布于海拔2300以上。(2)本研究选取的12个影响因子解释了龙肘山植物群落分布格局的58.98%,另外41.02%可能由于其他因素未能被解释。12个因子中生境因子单独解释了植被分布格局的38.65%,空间因子单独解释了16.55%,两者交互作用解释为3.78%。在龙肘山植物群落中,影响植物分布的主导因素是生境因子,而对野生荞麦而言,主导因素是以海拔为主的空间因子及在不同海拔各生境条件下的生境因子与海拔的交互影响。(3)龙肘山野生荞麦资源总体遗传多样性较高,多态位点比率为98.46%,Nei's多样性指数0.3663,Shannon's信息指数0.5450,平均多态位点比率72.87%、平均Nei's多样性指数0.2348、平均Shannon's信息指数0.3571,远低于总体水平。龙肘山野生荞麦居群居群间的遗传变异占35.95%,居群内的遗传变异占64.05%,居群间基因流较小,仅为0.8907。海拔对龙肘山野生荞麦资源遗传多样性有较大影响,龙肘山野生荞麦在海拔2115-2276m范围内具有较高的遗传多样性,其分布范围低于2100m或超过2300m遗传多样性均有下降的趋势。(4)结合龙肘山野生荞麦及其过渡类型在形态学差异、亲缘关系远近两方面和在海拔梯度下分布的规律性可知,相对封闭环境中大量的过渡类型在环境(以海拔为主)的选择下,形成了一定的趋向性,即随着海拔的升高逐渐由普格野荞向细柄野荞过渡。(5)龙肘山野生荞麦居群分布分散,居群间生境间断较为严重,基因交流不足,在海拔梯度上其类型分布和遗传多样性均有较大的变化。因此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应该对垂直方向尽可能的多的野生荞麦居群进行保护,建议在横断山区野生荞麦种质资源集中的区域建立野生荞麦自然保护区。
【关键词】:野生荞麦 群落生态 TWINSPAN DCCA PCCA 遗传多样性
【学位授予单位】:四川农业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S517
【目录】:
- 摘要4-6
- ABSTRACT6-11
- 前言11
- 1 研究现状11-18
- 1.1 荞麦研究11-13
- 1.1.1 野生荞麦的种类和分布11-13
- 1.1.2 荞麦利用价值13
- 1.2 群落生态学研究13-16
- 1.2.1 群落数量分类和排序研究14-15
- 1.2.2 影响因子变量分离研究15-16
- 1.3 遗传多样性研究16-18
- 1.3.1 形态学标记16
- 1.3.2 细胞生物学标记16-17
- 1.3.3 生物化学标记17
- 1.3.4 分子标记17-18
- 2 材料与方法18-26
- 2.1 研究区概况18-19
- 2.2 野外调查与采样19-22
- 2.2.1 野外调查方法19-21
- 2.2.2 样品采样与处理方法21-22
- 2.3 数量分类与排序分析方法22-24
- 2.3.1 基于双向指示种分析(TWINSPAN)群落分类22-23
- 2.3.2 群落除趋势典范对应分析(DCCA)排序23
- 2.3.3 生境因子和空间因子变量分离23-24
- 2.4 遗传多样性研究方法24-26
- 2.4.1 野生荞麦基因组DNA提取24-25
- 2.4.2 ISSR-PCR反应25-26
- 2.4.3 遗传多样性数据处理26
- 3 结果与分析26-40
- 3.1 环境与龙肘山植物群落及野生荞麦的关系研究26-35
- 3.1.1 龙肘山植物群落TWINSPAN分类26-29
- 3.1.2 龙肘山植物群落DCCA排序29-34
- 3.1.3 生境因子和空间因子变量分离34-35
- 3.2 龙肘山11个野生荞麦居群遗传多样性35-40
- 3.2.1 不同ISSR引物在各野生荞麦居群扩增产物的多态性36-37
- 3.2.2 龙肘山野生荞麦居群的遗传多样性37-39
- 3.2.3 龙肘山野生荞麦居群间的遗传一致度和遗传距离39-40
- 4 讨论40-47
- 4.1 环境对龙肘山野生荞麦的影响40-43
- 4.1.1 龙肘山野生荞的生存与分布特征40-41
- 4.1.2 环境对龙肘山野生荞麦生存与分布的影响41-42
- 4.1.3 龙肘山野生荞麦及植物群落影响因子的变量分离42-43
- 4.2 龙肘山野生荞麦的遗传多样性43-45
- 4.2.1 龙肘山野生荞麦遗传多样性评价43-44
- 4.2.2 龙肘山野生荞麦居群遗传多样性与环境的关系44-45
- 4.2.3 龙肘山野生荞麦居群的遗传分化45
- 4.3 环境对龙肘山野生荞麦进化的影响45-46
- 4.4 龙肘山野生荞麦资源的保护策略46-47
- 5 结论47-49
- 参考文献49-55
- 致谢55-56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情况56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以忠,陈庆富;荞麦研究的现状与展望[J];种子;2004年03期
2 段毅;论天水市荞麦资源的开发利用[J];甘肃科技;2004年08期
3 南益丽;陈利;刘鹏;张文君;;铝对荞麦种子萌发的影响[J];安徽农业科学;2006年22期
4 何红中;惠富平;;古代荞麦种植及加工食用研究[J];农业考古;2008年04期
5 刘柏玲;张凯;聂恒林;翟胜男;;铜对荞麦种子萌发及幼苗生长的影响[J];山东农业科学;2009年09期
6 潘时妍;荞麦[J];江西农业科技;1985年07期
7 方金重;;怎样种荞麦[J];河北农业科技;1993年07期
8 王桂英;具有广泛开发前景的作物——荞麦[J];农民致富之友;1995年09期
9 徐宗俦;;杂粮精品“荞麦”[J];农家科技;1998年11期
10 汪敬生;荞麦芽的栽培[J];吉林农业;1999年05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陈庆富;Sai.L.K.Hsam;Friedrich J.Zeller;;大粒组荞麦种的细胞学、同工酶及种间杂交研究[A];贵州省自然科学优秀学术论文集[C];2005年
2 岳鹏;陈庆富;;普通荞麦落粒性、尖果、红色茎秆的遗传规律研究[A];中国作物学会50周年庆祝会暨2011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1年
3 杨洪兵;;荞麦主要拒Na~+部位Na~+的累积与分配[A];山东植物生理学会第七次代表大会暨植物生物学与现代农业研讨会论文集[C];2012年
4 曹文明;张燕群;苏勇;;荞麦中手性肌醇的提取及降糖功能的研究[A];上海市粮油学会2005年学术年会论文汇编[C];2005年
5 王莉花;叶昌荣;刘继梅;;云南荞麦野生种DNA的提取与RAPD反应体系的构建[A];云南省作物学会2004—2006年优秀论文选集[C];2006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6条
1 文秋生;慧眼识荞麦[N];中国特产报;2001年
2 高晗;早荞麦品种:藜麻道[N];湖北科技报;2002年
3 安化县苦荞研究开发中心 李良军 郭宣传;种植“四改”荞麦丰产[N];湖南科技报;2006年
4 本报记者 高建华;我国首个荞麦杂交种在榆林诞生[N];榆林日报;2010年
5 陈学荣;荞麦常见病害及防治方法[N];江苏农业科技报;2013年
6 王丽红 沐顺友;秋荞高产栽培中后期管理[N];云南科技报;2009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闫文娜;荞麦花叶总黄酮对2型糖尿病大鼠心肌损伤及PI3K的影响[D];河北联合大学;2014年
2 王晋雄;96份荞麦种质SSR遗传多样性分析[D];山西大学;2015年
3 史建强;荞麦遗传多样性分析与指纹图谱的构建[D];山西大学;2015年
4 刘强;龙肘山野生荞麦分布及其环境影响研究[D];四川农业大学;2015年
5 戴丽琼;农艺措施对荞麦产量和品质形成的影响[D];内蒙古农业大学;2011年
6 成少宁;萌发荞麦抗氧化活性及抑菌效果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10年
7 尤海磊;荞麦聚类分析及生长模型的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0年
8 臧小云;氮素营养对荞麦生长及黄酮代谢的影响[D];南京农业大学;2006年
9 杨晓清;荞麦储藏期间品质保持工艺的试验研究及设备选用[D];内蒙古农业大学;2002年
10 丰凡;荞麦多肽制备及生物活性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07年
,本文编号:74272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oufeilunwen/zaizhiyanjiusheng/74272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