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轮作方式与种植年限对植烟土壤肥力因子的影响
本文关键词:不同轮作方式与种植年限对植烟土壤肥力因子的影响
【摘要】:烟草是我国重要的经济作物,四川是全国的产烟大省。随着烤烟种植面积逐年扩大,烟田连作的现象存在于很多烟区。轮作是保持土壤肥力、提高烟叶产量和质量、降低病虫害的有效途径,及时地了解四川烟区土壤肥力质量特征,在烤烟生产中选择轮作方式显得尤为重要。因此本文以四川五大烟区土壤样品为材料,使用GPS定位技术采集土壤样品2728个,研究了四川烟区土壤肥力现状及不同轮作方式对土壤肥力的影响,以期为该区域植烟土壤可持续利用与烤烟生产稳定发展提供理论依据和生产实践参考。主要研究结论如下。(1)四川省主要肥力特征现状为:四川植烟土壤pH中值为6.28,土壤中各种养分含量变异性较大,分布不均。四川烟区土壤的有机质含量普遍较低,其平均值为23.2g/kg;土壤中碱解氮的含量较为丰富,全省平均值为111mg/kg;土壤中有效磷、速效钾的含量变异较大,处于中等水平。从微量元素来看,四川烟区土壤有效铁、锰含量丰富,平均值分别为85.3 mg/kg和39.6 mg/kg土壤有效硼含量缺乏,平均含量为0.32 mg/kg,变幅为0.08~3.38 mg/kg。(2)与烤烟单作相比,烤烟轮作后,对土壤pH、有机质及大量元素的影响主要表现在:烤烟与红薯、油菜轮作后,土壤pH值升高了0.32和0.17。烤烟与绿肥(光叶紫花苕、箭舌豌豆)或荞麦轮作,显著提高了土壤中有机质的含量,其含量较烤烟单作分别增加了33.3%(烤烟-光叶紫花苕)、23.8%(烤烟-荞麦)和20.6%(烤烟-箭舌豌豆)。烤烟单作或烤烟与需氮量大的作物(如水稻)轮作后,土壤中碱解氮的含量显著降低于烤烟与豆科作物(豌豆、胡豆、光叶紫花苕)轮作。烤烟与荞麦轮作后土壤有效磷较烤烟单作方式显著高出17.1 mg/kg,烤烟与水稻、小麦或豌豆轮作后,土壤中有效磷的含量分别提高了23.2%(烤烟-水稻)、37.2%(烤烟-小麦)和36.0%(烤烟-豌豆)。烤烟与胡豆轮作,土壤中速效钾含量显著高出烤烟单作方式163mg/kg,烤烟与小麦或荞麦轮作后,土壤速效钾含量较烤烟单作分别增加了56.9%和56.2%。烤烟轮作后,对土壤中、微量元素的影响主要表现在:烤烟与红薯或小麦轮作后,土壤中交换性钙的含量分别高出烤烟单作方式下27.1 cmol/kg和22.8cmol/kg。与烤烟单作方式相比,烤烟与小麦、豌豆、油菜或胡豆轮作后,土壤中交换性镁的含量分别高出19.5%(烤烟-小、麦)、45.7%(烤烟-豌豆)、38.6%(烤烟-油菜)和83.3%(烤烟-胡豆)。烤烟与光叶紫花苕、荞麦或油菜轮作后,土壤中有效铁的含量分别增加了164%(烤烟-光叶紫花苕)、108%(烤烟-荞麦、烤烟-油菜)。(3)烤烟连作后,四川五大烟区土壤肥力特征表现为:①凉山烟区随种植年限增加,烤烟单作方式下连作10年及以上,土壤pH下降0.15,有机质含量显著下降了27.7%;碱解氮、有效磷、速效钾含量分别增加了10.6mg/kg、4.56mg/kg和25.6mg/kg,烤烟-荞麦轮作方式下土壤pH提高了0.12,碱解氮和有效磷变化不显著,速效钾含量增加了11.1mg/kg。表明烤烟与荞麦轮作能提高土壤pH,减小碱解氮、有效磷和速效钾的不均衡富集。②攀枝花烟区随种植年限增加,烤烟单作方式连作10年及以上,土壤pH降低0.29,土壤有机质显著下降20.1%,土壤碱解氮、有效磷和速效钾分别增加了32.2mg/kg、6.07mg/kg和22.4mg/kg;烤烟-油菜轮作方式下连作10年及以上土壤碱解氮和有效磷分别下降了4.76mg/kg和1.93mg/kg,土壤速效钾增加了15.1mg/kg。③泸州烟区随种植年限增加,烤烟单作方式下,土壤pH下减少了0.25,有机质显著下降20.3%,碱解氮、有效磷和速效钾分别上升了16.8mg/kg、6.10mg/kg和49.4mg/kg;烤烟与玉米轮作方式下,土壤有效磷和速效钾含量分别增加了3.10mg/kg和21.2mg/kg。④宜宾烟区随种植年限增加,单作和轮作方式下,烤烟单作方式下连作10年及以上,土壤pH从5.87下降到5.30,下降了0.57,有机质显著下降19.9%,碱解氮、有效磷、速效钾的含量分别增加了20.0mg/kg、6.07mg/kg和25.6mg/kg;烤烟与箭舌豌豆轮作方式下,土壤pH降低了0.26,有机质、碱解氮和有效磷分别增加了34.3%、28.3%和21.8%。⑤广元烟区随种植年限的增加,烤烟单作方式下,土壤pH下降了0.58,有机质、有效磷和速效钾分别下降了28.1%、9.47%和8.07%;烤烟与红薯轮作方式下,有效磷和速效钾分别增加了14.4%和23.5%。
【关键词】:植烟土壤 肥力特征 轮作方式 种植年限
【学位授予单位】:四川农业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S572
【目录】:
- 摘要4-6
- Abstract6-10
- 1. 绪论10-11
- 2. 文献综述11-20
- 2.1 土壤肥力对烤烟生长的影响11-16
- 2.1.1 pH11
- 2.1.2 有机质11-12
- 2.1.3 大量元素12-15
- 2.1.4 中、微量元素15-16
- 2.2 轮作方式对土壤肥力状况的影响16-18
- 2.3 不同种植年限对土壤肥力的影响18-20
- 3. 材料与方法20-24
- 3.1 上样采集20
- 3.2 不同轮作方式的植烟上壤调查20-22
- 3.3 化学指标与测定方法22
- 3.4 数据分析方法22-24
- 3.4.1 常规统计分析22
- 3.4.2 地统计学方法22-24
- 4. 结果与分析24-66
- 4.1 四川烟区土壤肥力现状24-41
- 4.1.1 土壤pH值24-25
- 4.1.2 土壤有机质25-28
- 4.1.3 土壤大量元素28-35
- 4.1.4 土壤中微量元素35-39
- 4.1.5 讨论39-41
- 4.2 不同轮作方式对土壤肥力因子的影响41-59
- 4.2.1 四川烟区总体情况41-44
- 4.2.2 凉山烟区44-47
- 4.2.3 攀枝花烟区47-49
- 4.2.4 泸州烟区49-52
- 4.2.5 宜宾烟区52-54
- 4.2.6 广元烟区54-57
- 4.2.7 讨论57-59
- 4.3 不同种植年限对土壤肥力因子的影响59-66
- 4.3.1 凉山烟区59-60
- 4.3.2 攀枝花烟区60
- 4.3.3 泸州烟区60-61
- 4.3.4 宜宾烟区61-62
- 4.3.5 广元烟区62-63
- 4.3.6 讨论63-66
- 5. 结论66-68
- 参考文献68-73
- 致谢73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诚,王振飞;烤烟适宜施氮量试验初报[J];江西农业学报;2005年03期
2 黄上芬;叶靖平;欧丽萍;;“三避”技术在烤烟生产上的应用初探[J];广西农学报;2007年06期
3 高志强;邓小华;陈冬林;李阿利;刘爱玉;周冀衡;;湖南省烤烟生产比较优势的县域分布研究[J];中国烟草学报;2009年03期
4 钟君;;黔西南州发展烤烟种植的机遇与困境[J];兴义民族师范学院学报;2013年02期
5 ;2013年广东省烤烟生产预计成本上升、收益下降[J];市场经济与价格;2013年07期
6 王伯毅;烤烟土专家谈烤烟的深耕与施肥[J];土壤通报;1960年05期
7 王毅之;;轻工业部王毅之副部长在全国烤烟生产现场经验交流会上的讲话[J];烟草科技通讯;1975年03期
8 ;烤烟良种工作试行方案(草稿)[J];中国烟草;1979年01期
9 洪福长;;有关烤烟出口的要求和意见[J];烟草科技;1983年04期
10 文家仁;;烤烟早花发生的原因及预防措施[J];云南农业科技;1990年06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赵鹏;党军政;丁明石;;安康烟区氮、磷、钾营养对烤烟产量、均价和产值的影响[A];中国烟草学会2009年年会论文集[C];2009年
2 常宝勋;;对入世后河南烤烟发展的思考[A];中南片2003年烟草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4年
3 浦吉存;蓝光汉;;曲靖烤烟气候分析及产量年景趋势预测[A];2004年滇桂黔三省区五州市气象协作区交流会特刊论文集[C];2004年
4 周洪林;普匡;罗金文;缪一飞;普金安;徐艳红;;复旦Ⅰ号系列微肥对烤烟产量与质量的试验示范[A];第七届全国肥料双交会论文集[C];2005年
5 顾欣;田楠;付继刚;王洪斌;杨胜忠;;利用区域自动站资料对黔东南烤烟种植气候适宜性及精细区划归类分析[A];第十四届中国科协年会第14分会场:极端天气事件与公共气象服务发展论坛论文集[C];2012年
6 黄廷炎;沈长华;邱泉成;陈志厚;;南平市烤烟生产气象条件分析与气象服务[A];第26届中国气象学会年会农业气象防灾减灾与粮食安全分会场论文集[C];2009年
7 赵巧梅;杜彩月;方彦召;刘玉巧;;气候条件对许昌烤烟产量的影响及对策[A];天气、气候与可持续发展——河南省气象学会2010年年会论文集[C];2010年
8 谢志坚;涂书新;李进平;陈振国;许汝冰;王学龙;曹仕明;李建平;陈良存;郭利;曹祥练;胡功军;张允政;;基肥时间和氮肥对烤烟产量、产值及氮素(~(15)N)利用率的影响[A];中国核科学技术进展报告——中国核学会2009年学术年会论文集(第一卷·第8册)[C];2009年
9 罗国安;田吉林;;烤烟不同生育阶段的养分吸收规律的研究[A];中国植物营养与肥料学会2010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0年
10 王保平;;烤烟植物油施用技术示范[A];山西省烟草学会2006年学术交流获奖论文集[C];2006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崔永红;全市烤烟预整地现场会在新平召开[N];玉溪日报;2008年
2 杨颜 特约通讯员 鲁明;河坝场乡“三早三新”抓实2009年烤烟生产[N];铜仁日报;2008年
3 袁宣;元江全力打好今年烤烟生产攻坚战[N];玉溪日报;2010年
4 特约通讯员 卢旭峰;印江烤烟搭起农民致富路[N];铜仁日报;2011年
5 汪靖云;玉溪农民烤烟收入人均648元[N];云南日报;2005年
6 本报记者 张义 范洪春;黎溪烤烟富农民[N];凉山日报(汉);2006年
7 郭子松;剑阁烤烟丰收成定局[N];四川日报;2006年
8 朱学文;烤烟实施轮作的具体措施[N];云南科技报;2006年
9 杨林邋侯新虎;科技示范促进洛南烤烟提质增效[N];商洛日报;2007年
10 杨林;洛南力促烤烟生产再上新台阶[N];商洛日报;2007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杨超;重庆烟区主要生态因子特征及其对烤烟产质量的影响[D];西南大学;2015年
2 黄松青;烟稻复种体系养分高效利用关键技术研究[D];湖南农业大学;2014年
3 朱英华;烤烟硫营养特性及其调控技术研究[D];湖南农业大学;2008年
4 刘青丽;土壤供氮特征及其对烤烟氮素营养的影响[D];中国农业科学院;2009年
5 常思敏;砷对烤烟碳氮代谢的影响及铁和黄腐酸的减害效应[D];河南农业大学;2006年
6 邓阳春;遵义烤烟营养特性及其产量、品质研究[D];西南大学;2010年
7 冯晓英;不同基因型烤烟营养特性的研究[D];西南大学;2012年
8 王瑞;恩施州不同海拔下烤烟光合作用与产量、质量的差异性研究[D];河南农业大学;2010年
9 李辉;湖南浓香型烤烟代谢特征和分子基础研究[D];湖南农业大学;2013年
10 袁仕豪;水氮互作对烤烟氮素吸收利用及烟叶产量和品质的影响[D];河南农业大学;2008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阳波;施肥对烤烟产质量及土壤微生物的影响[D];西南大学;2015年
2 王瀚增;饼肥与化肥不同配比对延边烤烟产量和质量的影响[D];延边大学;2015年
3 朱经伟;石灰与有机物料对整治烟田的改良研究[D];中国农业科学院;2015年
4 陈福新;吉林省烤烟小苗膜下移栽技术研究[D];延边大学;2015年
5 杨波;硫酸钾用量对烤烟根际养分有效性及微生物区系的影响[D];中国农业科学院;2015年
6 张焕菊;大理州烤烟减量化施肥技术研究[D];中国农业科学院;2015年
7 蔡鑫;云烟87在恩施山地不同栽培模式下烤烟产量品质形成规律的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5年
8 何林卫;种植模式及施肥对遵义烤烟产质量和土壤的影响[D];西南大学;2015年
9 刘洋;有机肥对植烟土壤NPK转化及烤烟香气物质的影响[D];贵州大学;2015年
10 孟源;烤烟轮作周期内养分循环规律及肥料统筹技术研究[D];贵州大学;2015年
,本文编号:798085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oufeilunwen/zaizhiyanjiusheng/79808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