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汉语式日语形成原因的分析
本文关键词:对汉语式日语形成原因的分析
【摘要】:由于在日语学习的过程当中经常会碰到汉语式日语的问题,这对于日语教学质量造成直接的影响,通过对汉语式日语形成的原因进行分析,其中最根本原因就是因为受到汉语的干扰,笔者针对这一问题开展研究,相信从一定程度上能够减少甚至杜绝汉语式日语的产生。
【作者单位】: 吉林大学;
【关键词】: 汉语式日语 教学质量 原因 分析
【分类号】:H36
【正文快照】: 引言由于在日常的日语教学过程当中,经常会出现一些句子、会话或者文章不符合日本人表达习惯的现象,在初学日语者当中这种现象显得特别突出。这些句子虽然有着正确的语法,可是这种表达方式并没有做到与日本人的表达习惯相符,受到汉语的影响严重制约其思维和表达。而目前汉语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杨龙俊;;《牛津初中英语》教学难点破解[J];考试周刊;2008年13期
2 任书玲;;中职英语课堂教学中的几点思考——让英语课堂活起来[J];科技信息(学术研究);2008年21期
3 杨力;;大学英语教学现状调查与分析[J];科技信息;2008年31期
4 周致迎;丁宏毅;刘京莲;;代培学员英语学习困难原因及对策分析[J];科技信息(科学教研);2008年21期
5 沈柳芳;;律己律人 益己益人[J];新课程(中);2011年02期
6 沈一菲;;探讨小学英语课堂教学的优化策略[J];海外英语;2010年05期
7 彭国庆,罗毅,张丽华;汉英语言中的歧义现象及其排除[J];武汉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0年02期
8 罗毅,张丽华;汉、英语言中的歧义现象及排除[J];四川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1年02期
9 赵靖岩;英语中的性别歧视现象[J];长春师范学院学报;2002年06期
10 巫绍华;我校非英语专业语言测试现状与改革策略[J];江西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04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谯绍萍;;论《大俄汉词典》法学术语译名失误之故[A];中国辞书学会双语词典专业委员会第三届年会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1998年
2 郑晶;;中国英语和中式英语之对比分析[A];福建省外国语文学会2005年年会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3 凌莉;;大学英语教学中的英美文化因素[A];福建省外国语文学会2005年年会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4 匡晓玲;;论提高体育中专的英语教学质量[A];重庆工程图学学会第十四届图学研讨会交流暨第二届CAD应用、CAI软件演示交流大会论文集[C];2004年
5 付海燕;;初中英语新教材教法探析[A];国家教师科研基金十一五阶段性成果集(湖北卷)[C];2010年
6 聂思林;;试析翻译英汉谚语的跨文化现象[A];贵州省翻译工作者协会2006年会暨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6年
7 付承英;;针对留学生的教学特点提高全英文教学质量[A];中国解剖学会第四届组织学与胚胎学专业委员会暨全国医学院校组织学与胚胎学教研室主任会议论文汇编[C];2009年
8 付海燕;;初中英语新教材教法探析[A];国家教师科研基金“十一五”成果集(中国名校卷)(三)[C];2009年
9 陈鹏;;大学英语的教学模式探讨[A];语言与文化研究(第一辑)[C];2007年
10 杨炼红;;浅谈小学英语集体备课[A];国家教师科研基金十一五阶段性成果集(四川卷)[C];2010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沁阳市第十六中学 张建荣;优化教学方法 提高教学质量[N];焦作日报;2011年
2 王芝平;摆正英语教学中教与学的关系[N];黔西南日报;2008年
3 ;有关部门要共同加强农村小学英语教学工作[N];山西政协报;2006年
4 时贵仁;信息化时代,我们怎样学英语[N];中国教育报;2008年
5 陈延九;在教学中渗透素质教育[N];济宁日报;2008年
6 市高级实验学校 刘丹子;浅谈如何创新教法激活英语课堂[N];潮州日报;2008年
7 句容市第三中学 王正丽;初中生英语自学能力培养之我见[N];成才导报.教育周刊;2008年
8 杜艳春;谈高校英美文学课的教学合作[N];科技日报;2007年
9 商州区杨峪河初级中学 任健康;英语教学中要预防两极分化现象发生[N];商洛日报;2007年
10 镇沅县第三初级中学 黄华贤;谈外语课堂教学改革[N];经济信息时报;2008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高战荣;大学英语教师知识结构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8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雷;中国式英语分析及其对第二语言习得的启示[D];华北电力大学(北京);2006年
2 谭娟;英译汉中的翻译腔问题探析[D];湖南师范大学;2008年
3 蒋小菊;俄罗斯报刊政论作品中的代用语[D];广东外语外贸大学;2007年
4 李燕燕;英语新闻语篇中模糊语言的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7年
5 冯新书;高中生英语口语交际能力偏低的原因探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7年
6 金庆爱;韩汉“原因”表达对比[D];延边大学;2007年
7 李娟;SLA中僵化现象产生原因及其对英语口语教学的启示[D];武汉科技大学;2007年
8 杨永红;民办中学英语分层教学模式的研究与探讨[D];湖南师范大学;2006年
9 杜鹃;大学英语教学质量保障体系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08年
10 江慧浩;中日因果复句互译问题的研究[D];吉林大学;2008年
,本文编号:111025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aiyulunwen/lxszy/111025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