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外语论文 > 日语论文 >

试论《红楼梦》日译本的底本选择模式——以国译本和四种百二十回全译本为中心

发布时间:2017-11-03 03:20

  本文关键词:试论《红楼梦》日译本的底本选择模式——以国译本和四种百二十回全译本为中心


  更多相关文章: 日译本 底本选择模式 背景分析


【摘要】:本文以翻译了《红楼梦》前80回的国译本与四种120回全译本这五种日译本为代表,探讨了《红楼梦》日译本的底本选择模式。结合各译本产生时中国的《红楼梦》版本情形、出版状况、红学研究进展和日本的《红楼梦》翻译情况、译者对中国红学研究进展的掌握以及译者的身份等的背景分析,试图探明日译者们底本选择背后的诸种影响因素,并总结《红楼梦》日文全译本的底本使用特征。
【作者单位】: 南开大学外国语学院日语系;
【关键词】日译本 底本选择模式 背景分析
【分类号】:H36;I046
【正文快照】: 一、五种译本的基本情况(一)国译本1920年12月至1922年7月,幸田露伴、平冈龙城的《红楼梦》前80回全译本分上、中、下三卷由国民文库刊行 会出版,分别作为《国译汉文大成文学部》的第14、15、16卷收录在该套日译丛书里(标题和下文均简称“国译本”)。《国译汉文大成》与《续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孙玉明;“日本红学”的奠基人——森槐南[J];红楼梦学刊;2004年01期

2 森中美树;;维经堂藏板《绣像红楼梦》版本考略[J];红楼梦学刊;2009年04期

3 伊藤漱平;二十一世纪红学展望── 一个外国学者论述《红楼梦》的翻译问题[J];红楼梦学刊;1997年S1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宋庆中;;“红学”成词背景探究[J];曹雪芹研究;2013年02期

2 kP明俊;;论吴世昌对王国维词学思想的“扬弃”[J];词学;2011年02期

3 陈菁楠;;“韩愈驱鳄”考[J];古籍研究;2003年03期

4 王卫星;;元yP词坛的词体特征论新探[J];长江学术;2015年01期

5 王人恩;;森槐南的题《红楼梦》诗词——《森槐南与红楼梦》补论(之二)[J];红楼梦学刊;2007年02期

6 张娅丽;;黄遵宪与《红楼梦》[J];红楼梦学刊;2012年03期

7 陈飞;;偏见与执著——吴世昌评韩愈读后[J];河南教育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年02期

8 黄一农;;嘉庆癸酉之变与曹雪芹家族[J];红楼梦学刊;2013年01期

9 郑幸;;从《随园诗话》早期家刻本看涉红史料真伪问题[J];红楼梦学刊;2013年03期

10 森中美树;;日本全译《红楼梦》的历程简述——平冈龙城《国译红楼梦》与白话翻译[J];华西语文学刊;2010年02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军政;中国古代词学批评方法论[D];南开大学;2010年

2 潘建伟;对立与互通:新旧诗坛关系之研究(1912-1937)[D];浙江大学;2012年

3 王金波;弗朗茨·库恩及其《红楼梦》德文译本[D];上海外国语大学;2006年

4 肖家燕;《红楼梦》概念隐喻的英译研究[D];浙江大学;2007年

5 韩梅;唐宋词与唐宋文人日常生活[D];浙江大学;2007年

6 郑志峰;重建社会重心:战后自由知识分子群体研究(1945-1949)[D];华东师范大学;2008年

7 王丽耘;中英文学交流语境中的汉学家大卫·霍克思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12年

8 陈骁;清代《红楼梦》的图像世界[D];中国美术学院;2012年

9 马强;沤社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4年

10 鲁小俊;论《三国演义》的现代误读[D];武汉大学;2009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高伟;《世纪评论》与战后中国政治[D];赣南师范学院;2010年

2 刘晖;红楼梦大观园空间艺术探究[D];中南林业科技大学;2011年

3 张俊锋;《红楼梦》中的文化意象翻译策略初探[D];上海外国语大学;2004年

4 邓丽君;乔治·斯坦纳翻译四步骤理论关照下的译者主体性[D];武汉大学;2005年

5 侯其强;寄意于时俗[D];广西大学;2008年

6 唐青;试论霍克思英译《红楼梦》的创新[D];华东师范大学;2008年

7 李雅博;西方视界中的中国近三十年文学[D];西南大学;2010年

8 岳智宇;王世贞诗文创作理论研究[D];重庆师范大学;2013年

9 张娅丽;《红楼梦》考论三题[D];集美大学;2013年

10 甘华莹;常州派词选评点研究[D];广西大学;2014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黄河浪;关于文玉楼藏木版《绣像红楼梦》[J];红楼梦学刊;2000年02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戴天恩;■夫和第一个中文全译本《奥尼金》[J];社会科学家;1996年02期

2 李培平;;《红楼梦》译介及其全译本对比赏析[J];文学界(理论版);2011年03期

3 梁永华;;浅析《三国演义》两个英语全译本的特征分析[J];青年文学家;2012年02期

4 史瑞雪;;斯坦纳翻译四步骤视野下的《女神》日文全译本浅析[J];现代中国文化与文学;2013年01期

5 郭昱;;邓罗对《三国演义》的译介[J];中国翻译;2014年01期

6 李东;;释“道”——最早《道德经》英语全译本注释研究[J];苏州教育学院学报;2011年03期

7 吴华杰;王晓彤;郭美岐;;系统功能理论翻译视角下《红楼梦》的预叙重建[J];宜春学院学报;2011年07期

8 崔溶澈;《红楼梦》在韩国的流传和翻译——乐善斋全译本与现代译本的分析[J];红楼梦学刊;1997年S1期

9 李露;《红楼梦》英译述要[J];西安教育学院学报;2000年02期

10 庄国卫;;《红楼梦》双关语人名翻译中的归化与异化[J];中共桂林市委党校学报;2007年02期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张欣欣;《红楼梦》两全译本中人名翻译对比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2年

2 蔡馥谣;从符号学角度看《红楼梦》中色彩符号“红”与“绿”的德译处理[D];西南交通大学;2013年



本文编号:1134421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aiyulunwen/lxszy/1134421.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59d2d***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