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英、日情绪惯用语的人体器官喻体研究
本文关键词:汉、英、日情绪惯用语的人体器官喻体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汉、英、日语 情绪惯用语 喻体选择 共性和差异
【摘要】: 人最熟悉的莫过于自己的身体,因此人体成为人类认知世界、认知抽象事物的基础。分属孤立、屈折和黏着类型的汉、英、日语中,均有大量的以人体器官为喻体的情绪惯用语。人们在表达某种情绪时,为什么常选择人体器官作为喻体,汉、英、日语在喻体选择上有怎样的异同,这些都是本文关注的焦点。 在人体器官喻体的选择上,不同语言的情绪惯用语既有共性又有差异。共性主要是由人类相似的生理结构和认知共性决定的;差异则是认知、思维习惯和文化等方面的不同在语言中的体现。此外,对比积极和消极情绪惯用语的喻体,可以发现不同文化群体对待积极或消极情绪的态度不同,选择的喻体也存在差异。特别是在表现消极情绪的惯用语中,日1语和汉语多选择内脏器官,英语多选择四肢器官作喻体。但是,无论情绪的性质如何,其喻体数量与情绪反应的强度之间存在正相关关系。 情绪惯用语中存在“一喻多解”现象,它与几种情绪本体间的关系密不可分。本体间某一情绪维度上的相近以及相似的生理反应,是一喻多解惯用语必须满足的条件。 在使用方面,惯用语的形式比较灵活,但也有一定的制约规则。情绪惯用语的变异多发生在动词上,而人体器官名词是其中最为稳定的,一般不发生变异。此外,汉、英、日语情绪惯用语的主要变异形式也体现了三种语言的一部分类型学特点。最后,通过对惯用语及其变异形式的分析,进一步预测其发展趋势。
【学位授予单位】:中央民族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0
【分类号】:H15;H315;H36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夏书章;;不拘小节[J];中国行政管理;2011年06期
2 朱科;王尧;;对外汉语中的惯用语研究[J];重庆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4期
3 潘洪超;;对外汉语教学中的惯用语偏误分析及启示[J];现代语文(语言研究版);2011年07期
4 苗丽;;网络语言中的隐喻现象研究[J];现代语文(语言研究版);2011年08期
5 徐慧;;汉日语中与“虫”有关惯用语文化异同分析[J];时代教育(教育教学);2011年08期
6 高黎;;中外礼貌惯用语与和谐文化[J];华夏文化;2010年03期
7 热孜万古丽;;汉语与维吾尔语谚语动物喻体对比研究[J];民族翻译;2009年04期
8 吴元培;;与“盐”有关的惯用语拾零[J];青苹果;2009年02期
9 李新;刘晓霜;;英汉惯用语中的隐喻现象与文化认知[J];华北电力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4期
10 苏岚;;隐喻理解互动特点下语境对隐喻理解的影响[J];安顺学院学报;2011年04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佘贤君;王莉;刘伟;张必隐;;汉语惯用语的理解:构造还是提取[A];第八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文摘选集[C];1997年
2 徐祖友;;惯用语的性质和惯用语词典的收词[A];中国辞书论集2000[C];2000年
3 孟繁杰;;试析惯用语的典型性与非典型性[A];第六届汉语词汇语义学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4 王向征;曾红玲;刘思耘;;汉语不同结构惯用语的听觉词汇化研究[A];“改革开放与心理学”学术研讨会——湖北省暨武汉心理学会2008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8年
5 王崇芳;;试论世界语惯用语[A];湖北省世界语协会11届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6 杨成虎;;喻体的事件性[A];第四届全国认知语言学研讨会论文摘要汇编[C];2006年
7 佘晨光;;英汉隐喻喻体共性和个性比较与隐喻翻译——从Newmark的理论说开去[A];福建省外国语文学会2004年会论文集[C];2004年
8 陈斌;;英汉比喻性表达的比较[A];贵州省翻译工作者协会2006年会暨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6年
9 刘春卉;;诗歌的比兴寄托、语言的潜显理论及其他——从杜甫的咏物诗谈起[A];修辞学新视野——汉语修辞与汉文化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10 安娜;刘海涛;侯敏;;语料库中熟语的标记问题[A];第三届全国语言文字应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周伟良;俗语典市场呈割据态势[N];中国图书商报;2007年
2 上海嘉定区李园中学 王泽清;趣谈人体外部名称[N];中国教育报;2000年
3 王邵文;学习规范汉语的好帮手[N];中国邮政报;2003年
4 宋子牛;不说“好”,行不?[N];中华新闻报;2003年
5 江苏镇江市教育局办公室 裴伟;“读书得间”多年不见了[N];中国教育报;2006年
6 通讯员 侯晓斌;运用现代科学技术研究中国传统文化[N];中国社会科学院院报;2006年
7 ;欧洲官员发出严词警告[N];国际商报;2004年
8 关海山 王丽佒;勤于钻研 勇于创新[N];中国社会科学院院报;2005年
9 魏有恒;割胶挖潜需要“小题大做”[N];海南农垦报;2007年
10 江苏省如东高级中学 曹津源;记叙文运用比喻三法[N];云南经济日报;2002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朴昌姬;中韩初中教科书惯用语的比较研究[D];延边大学;2012年
2 沈玮;论汉语俗语的文学图像[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3 王萍;英汉短语结构受限搭配的对比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1年
4 徐睿渊;厦门方言一百多年来语音系统和词汇系统的演变[D];厦门大学;2008年
5 陈万会;中国学习者二语词汇习得认知心理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6年
6 桂朴成(Supachai Jeangjai);汉泰熟语对比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09年
7 周新玲;词语搭配研究与对外汉语教学[D];上海外国语大学;2007年
8 周琳娜;清代新词新义位发展演变研究[D];山东大学;2009年
9 申修瑛;现代汉语词语搭配研究[D];复旦大学;2007年
10 郭爱萍;明喻和隐喻的心理语言学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畅;汉、英、日情绪惯用语的人体器官喻体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10年
2 赵冀;《现代汉语词典》(第5版)惯用语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11年
3 陈娅美;喻体特征的认知研究[D];河南师范大学;2011年
4 崔舜圭;中韩惯用语教学比较研究[D];苏州大学;2012年
5 钟金鑫;数字对出式惯用语分析[D];天津大学;2012年
6 田中妙依;汉日惯用语的对比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1年
7 沈杜丽;汉韩常用惯用语对比研究[D];黑龙江大学;2011年
8 朱祷青;与“眼”相关的汉、韩惯用语对比研究[D];浙江大学;2012年
9 魏慧兰;汉语惯用语及其课堂教学[D];河南大学;2012年
10 李英子;韩国语关于“手”的惯用语语义分析[D];延边大学;2012年
,本文编号:1307608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aiyulunwen/lxszy/130760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