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外语论文 > 日语论文 >

日语“AはBよりC”句式研究

发布时间:2017-12-30 21:14

  本文关键词:日语“AはBよりC”句式研究 出处:《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2010年04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更多相关文章: AはBよりC 隐含 语义条件


【摘要】:"AはBよりC"句式中比较内容是比较对象共同拥有的某一属性或某一方面,一般由名词来充当,它可以出现在比较对象、比较结果的位置,也可以以话题的形式出现在句首,或者隐含。比较内容隐含时,可以在句内通过比较结果或比较对象的信息找回,也可以通过语境找回。比较结果通常是非对等比较句的谓语,一般由形容词性词语或动词性词语充当,可以是单个的词,也可以是一个短语。能够充当"AはBよりC"比较谓语的有:性质形容词、感情形容词、描写形容词,数量变化动词、心理动词、不完全变化动词、所有动词、状态动词。
[Abstract]:In the sentence of "A / B / C", the comparative content is a common attribute or aspect of the comparative object, which is generally served by a noun. It can appear in the position of the comparative object and the result of the comparison. It can also appear in the form of topic at the beginning of the sentence, or implied. When the content is implied, it can be found in the sentence by comparing the result or the information of the comparative object. It can also be retrieved by context. The result of comparison is usually the predicate of non-equivalent comparative sentence, which is usually used by adjective words or verb words, and can be a single word. Can also be a phrase. Can act as "A / B / C" comparative predicate are: nature adjectives, emotional adjectives, descriptive adjectives, quantitative change verb, psychological verb, incomplete change verb. All verbs, state verbs.
【作者单位】: 北方工业大学文法学院;
【基金】:浙江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课题“日语测试语言学研究”(08CGWW007YB)
【分类号】:H36
【正文快照】: 0.引言日语“AはBよりC”为典型非对等比较句,安达太郎(2001)系统考察了这一句式的谓语,将其分为程度谓语、相对性名词谓语、比较动词谓语、变化动词谓语、数量和频度动词谓语、变化趋势谓语、评价语气谓语和行为动词谓语。渡边实(1990)认为比较句中出现的程度副词分为“とて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条

1 聂中华;;论日语非对等比较句中的程度副词[J];北方工业大学学报;2010年02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方蒙;;现代汉语比较句比较项的不对称研究[J];安徽文学(下半月);2011年07期

2 李建萍;;安丘凌河方言中的比较句[J];潍坊教育学院学报;2009年01期

3 房艳平;高蒙蒙;;侗语差比句类型及其来源初探[J];贵州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年06期

4 张雪;;三个平面角度浅谈“A+不比+B+形容词”的特点[J];辽宁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09年07期

5 盛银花;;湖北安陆方言的比较句[J];湖北第二师范学院学报;2010年12期

6 李凤吟;;双音节性质形容词ABAB式的重叠——兼与AABB式比较[J];集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年02期

7 刘振平;;表比较的“有”字句研究述评[J];信阳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年04期

8 王晶;;《元刊杂剧三十种》“比”字句研究[J];现代语文(语言研究版);2010年08期

9 何洪峰;黄冈方言的比较句[J];语言研究;2001年04期

10 郑巧斐;胡洪显;;韩国留学生三种否定比较句式的习得研究——“没有”句“不如”句“不比”句[J];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对外汉语教学与研究版);2009年0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李凤吟;;双音节性质形容词ABAB式的重叠——兼与AABB式比较[A];海峡两岸辞书学研讨会暨福建省辞书学会第十七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5年

2 周国炎;;布依语比较句的结构类型[A];布依学研究(之六)——贵州省布依学会第二届第二次年会暨第六次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1997年

3 刘红霞;;“AB的VP/NP”结构中的AB的功能考察[A];江西省语言学会第五届会员大会暨2002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2年

4 袁天明;施丽萍;俞惠民;杜立中;;新生儿先天性膈疝的临床特点和死亡相关因素分析[A];浙江省医学会围产医学分会成立大会暨“围产医学热点问题”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8年

5 唐厚广;;语言与逻辑问题探索[A];辽宁省哲学社会科学获奖成果汇编(2003—2004年度)[C];2003年

6 权红;;“和肝汤”治疗胃食管反流病40例[A];中华中医药学会第二十一届全国脾胃病学术交流会暨2009年脾胃病诊疗新进展学习班论文汇编[C];2009年

7 陈万涛;张萍;张志愿;MA Kuriakose;;头颈鳞癌发生相关基因的高通量筛选和验证[A];2004年口腔颌面肿瘤基础研究学术研讨会会议日程及论文集[C];2004年

8 经霄;;钬激光前列腺剜除术(HOLEP)的体会(附64例报告)[A];第十五届全国泌尿外科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8年

9 张欣;邓小玲;管大伟;郑焕英;郭雪;杨杏芬;柯昌文;;2008年广东省肠道病毒71型分离株全基因组核苷酸序列分析[A];新发和再发传染病防治热点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10 张思佳;何春娜;乔乐士;吕春英;陈兴国;周民伟;;中药仙甲冲剂镇痛、抗炎的实验研究[A];中国中医药学会建会20周年学术年会专辑(下)[C];1999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记者 李学刚;多方“失衡”导致煤市尴尬[N];现代物流报;2005年

2 陈红升邋陈茜;兴化掀起春耕电灌热[N];中国电力报;2007年

3 英文虎报记者;亚行研究报告显示港人购买力居亚太首席[N];经济观察报;2007年

4 杜海涛 臧鹤;空调样本比较结果引争议[N];人民日报;2006年

5 东吴证券 郑民中;选股要看个性指标(一)[N];上海证券报;2006年

6 ;买节能灯要“货比三家”[N];消费日报;2007年

7 本报记者 孙荣飞;人事部拟建公务员与企业工资水平调查比较制度[N];第一财经日报;2008年

8 黄雪芳;马德里申请美国和美国直接申请的比较[N];国际商报;2004年

9 河北远征药业 秦建华;猪细小病毒病诊断与预防[N];中国畜牧兽医报;2006年

10 上海博物馆 周浩;银器文物防变色缓蚀保护处理[N];中国文物报;2008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耿直;基于语料库的比较句式“跟、有、比”的描写与分析[D];北京大学;2012年

2 常瑛华;《醒世姻缘传》语序类型研究[D];山东大学;2009年

3 谢白羽;面向对外汉语教学的比较句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4 兰佳睿;现代汉语心理动词的量性特征[D];复旦大学;2008年

5 邓凤民;汉藏语系语言差比句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10年

6 殷相印;微山方言语法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6年

7 阮桂君;宁波方言语法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6年

8 赵春利;形名组合的静态与动态研究[D];暨南大学;2006年

9 边成妍;韩中两国本科基础汉语教材语法项目编写比较分析[D];北京语言大学;2008年

10 王欣;汉日否定表达对比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金燕;朝汉比较范畴表达对比[D];延边大学;2007年

2 刘冰;现代汉语程度副词“很”的多角度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10年

3 张亚明;汉语形容词的情状类型及句法选择[D];上海师范大学;2005年

4 王跟国;句法位置对性质形容词的句法语义特征的制约[D];山西大学;2006年

5 杨玉玲;不及范畴比较句的考察[D];上海师范大学;2006年

6 缄西勤;汉日否定词对比[D];上海外国语大学;2008年

7 李书业;现代汉语状位形容词研究[D];首都师范大学;2007年

8 黄晓晔;性质形容词作状语的句法现象研究[D];苏州大学;2009年

9 董秀玲;佤语形容词分类及特征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07年

10 邵长超;文艺语体和科技语体形谓句对比研究[D];暨南大学;2007年



本文编号:1356534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aiyulunwen/lxszy/1356534.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257e1***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