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外语论文 > 日语论文 >

晚清民初日语词汇进入汉语及其启示

发布时间:2017-12-31 14:30

  本文关键词:晚清民初日语词汇进入汉语及其启示 出处:《深圳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9年04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更多相关文章: 日语借词 晚清民初 汉语词汇 翻译


【摘要】:从19世纪中期开始,日本成为中国主张强国富民的先进人士的学习对象,日语借词随之大量涌入汉语。日语借词进入汉语的渠道主要有:访日游记、学生留日活动、日书翻译、日语教科书翻译、词典引进。这一时期的日语借词主要是科学名词,辅之以生活类词语,主要是名词,其他词性中动词为多。数量多,规模大,传入渠道多,延续时间长,社会反响大,更新迅速,成为推动汉语演变的重要推动剂,同时承载着思想观念、科学技术知识的输入。这时对日语借词也进行了一定的整理工作。对外来词的规范整理,是本土语言有效吸收外来词、健康发展的必经之途。
[Abstract]:From the middle of nineteenth Century, Japan became the advanced people Chinese advocated enriching learning objects, along with the influx of Japanese Loanwords in Chinese. Japanese loanwords into Chinese channels are: Japan travel, students day, day book translation, Japanese translation textbooks, dictionaries. The introduction of Japanese Loanwords in this period is mainly scientific terms life, assisted by the words, the main verb is a noun, the other part of speech as much. The number, size, the incoming channel, lasting for a long time, social repercussions, update quickly, become an important driving agent to promote the evolution of Chinese, while carrying ideas, knowledge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input. Then in Japanese loanwords are also some finishing work. On the regulation of loanword is the native language of finishing, effective absorption of foreign words, the way of healthy development.

【作者单位】: 厦门大学外文学院日语系;
【分类号】:H136.5;H36
【正文快照】: 一、日语借词大量进入汉语是中国社会改革的需要19世纪中期以前中日之间的文化交流主要是中国影响日本,汉语与日语之间亦是如此。19世纪中期开始,中日两国关系开始发生变化。1868年日本幕府倒台,明治政府上台后实行的第一个政策就是开放国门。明治革新的成功,使日本国力巨增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条

1 齐沪扬;邵洪亮;;新词语可接受度的多角度审视——兼谈新词语的规范问题[J];上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年02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周俊勋;从高诱注看东汉北方代词系统的调整[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0年01期

2 沈岚;;中国近代警察制度之建立考析[J];安徽大学法律评论;2011年01期

3 倪爱山,徐国利;简论清末民初新史学[J];安徽大学学报;2000年04期

4 汤奇学,陈宝云;“救国”与“救人”——辛亥革命时期与新文化运动时期改造国民性思想之比较[J];安徽大学学报;2003年04期

5 王娟;翻译研究中的历时描写[J];安徽大学学报;2003年06期

6 朱洪军;解构与重建——试析康有为复兴儒学的思想[J];安徽大学学报;2004年02期

7 郭昭昭;;抗战期间国民参政会中女参政员群体的考察[J];安徽大学学报;2006年06期

8 张晓丽;;论晚清西学书目与近代科技传播[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年02期

9 王媛媛;;中古汉语中的介词“着”[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年03期

10 褚福侠;;元曲“量词+儿”用法考[J];合肥师范学院学报;2009年05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董志凯;;毛泽东与新中国经济建设[A];纪念毛泽东同志诞辰110周年学术研讨会论文[C];2003年

2 张聪;;试论杨昌济的身体观及对毛泽东早期教育思想的启蒙[A];教育领导研究(第二辑)[C];2012年

3 孙殿玲;;论美与过程[A];中华美学学会第七届全国美学大会会议论文集[C];2009年

4 安定祥;;岐黄文化的内涵[A];中国庆阳2011岐黄文化暨中华中医药学会医史文献分会学术会论文集[C];2011年

5 高新民;高原;;岐黄文化与庆阳远古文明[A];中国庆阳2011岐黄文化暨中华中医药学会医史文献分会学术会论文集[C];2011年

6 岸本美绪;;从新思考中国“近世”史[A];北京论坛(2005)文明的和谐与共同繁荣——全球化视野中亚洲的机遇与发展:“历史变化:实际的、被表现的和想象的”历史分论坛论文或摘要集(下)[C];2005年

7 狭间直树;;历史家和其所写的传记——关于梁撰两种〈谭嗣同传〉及其它[A];北京论坛(2005)文明的和谐与共同繁荣——全球化视野中亚洲的机遇与发展:“历史变化:实际的、被表现的和想象的”历史分论坛论文或摘要集(下)[C];2005年

8 沈艳;;惠山大阿福源流考——大阿福和善业佛、化生、磨wz罗的关系[A];首届中国高校美术与设计论坛论文集(下)[C];2010年

9 何玲;;1903年汴城会试论略[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3)——中国教育制度史研究[C];2009年

10 肖承罡;;万木草堂的道德教育模式及其影响[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3)——中国教育制度史研究[C];2009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王东;马克思主义知识分子论[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2 孙永娟;毛诗郑笺研究[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3 邱闯仙;现代汉语插入语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4 曲丽玮;元刊杂剧复字词汇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5 郑现U,

本文编号:1360179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aiyulunwen/lxszy/1360179.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e8832***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